西厢记里的崔莺莺到底有多美汤显祖也忍

《西厢记》自从问世里来,就引发了才子佳人的热潮,元代作家王实甫在这部作品中刻画了一个个栩栩如生、过目不忘的人物形象,诸如红娘、张生、崔莺莺等。而女主人公崔莺莺更是完美动人,真实感人,千百年来不仅被口口相传,更是在诸多作品中被描绘传颂,成为男人们心中的梦想女神。

及至今日,可以说,以崔莺莺的才气容貌依然不输于任何一个小鲜肉。然而,这个传说中的崔莺莺到底有多美,究竟有什么魅力能够迷倒众人,一起来看看。

大家公子张生第一次见到莺莺就被惊得神魂颠倒

张生,父亲是礼部尚书,可谓是典型的大家公子,见多识广,英俊洒脱,温文尔雅,富有胆略,才华出众,也是《西厢记》中的男主人公。

当他赴京赶考,一路游历到相国寺时,第一次见到莺莺,瞬间就被惊到了:颠不剌的见了万千,这般可喜娘罕曾见!我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去半天。

当通过莺莺的丫环红娘对她有了进一步了解时,张生的相思之情更加浓厚了:“乍相逢记不真娇模样,尽无眠手抵着牙儿慢慢地想。”以至于“也坐不成,睡不能。”

在得知莺莺小姐晚上要给亡父烧香时,就早早地藏在围墙外面,心急火燎地:等着我那齐齐整整,袅袅婷婷,姐姐莺莺。

念好你的经,胡瞅啥

莺莺的父亲崔相国去世,崔家母女在扶灵柩赶回老家的路上,到普救寺暂住歇脚。期间,也在寺中为故去的崔相国超度。

没想到,在法会上莺莺一亮相,就惊诧众人,整个场面都不好了:“大师年纪老,高座上也凝眺;举名的班首真呆僗,将法聪头做磐敲”。

原本在这个场面,六根清净、俗念俱寂的出家人应该专心致志,目不斜视地念好经,做好人家交代的事情。不成想,连老和尚也不放过饱看莺莺的机会,当班领头的和尚更是看得出神,竟然把法聪和尚的光头当金馨木鱼来敲!

而那现场更是不可收拾,端端地把个庄重肃穆,悲伤难过的的祭奠道场办成了热闹的追星会。“老的少的,村的俏的,没颠没倒,胜似闹元宵。”结果,出现了拥挤混乱,“烛影红摇,香霭云飘;贪看莺莺,烛灭香消。”悲剧变成了喜剧。

漂亮的红娘也羡慕得要命

在普救寺遇难,崔莺莺面临巨大的灾祸时,张生挺身而出,想办法解围,得到了众人的仰慕。而莺莺母亲曾经许诺说,谁能解救莺莺,不论僧俗,就把莺莺许配给他。

这一来,才子配佳人,皆大欢喜,相国寺上上下下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平时爱睡懒觉的莺莺这一天也起得格外早,天气好,心情更好,认真洗漱,仔细装扮,让漂亮的红娘也无比羡慕地感叹:“小姐脸儿吹弹得破,张生你好有福也!”

同时,红娘在张生面前也极尽所能地夸耀莺莺,“眉是远山浮翠,眼是秋水无尘,肤是凝脂,腰是弱柳,俊是庞儿俏是心,体态是温柔性格是沉”。

金银财宝不稀罕,劫匪们只要莺莺。

作为相国之家,崔家自然是家底殷实,尤其是相国去世后,家中只剩母女两人,免不了遭人惦记。然而,当镇守河桥的孙飞虎听说崔家到了普救寺停丧借居,其女“眉黛青颦,莲脸生春,有倾国倾城之容,西真太子之色。”马上就起了歹心,号令手下“人尽衔枚,马皆勒口,连夜进兵河中府。”

但并不是看上了崔家的金银细软,只劫色不劫财。孙飞虎直奔着莺莺而去,专门强调手下:“掳掠莺莺为妻,是我平生愿足。”

千呼万唤始出来,莺莺现身,惊艳!

《西厢记》一开篇,老夫人就概要介绍了莺莺的相关情况:“年方一十九岁,针织女工,诗词书算,无有不能”。可谓是典型的才女,让人忍不住急急地想看看莺莺到底长什么样儿。

然而,作品却先把欢郎、郑恒、红娘等一干人介绍完,又让张生登场亮相,做了许多铺垫后,才款款地介绍起莺莺来。

1、外在美:

远看:“行一步,可人怜。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在晚风前。”

近看:“檀口点樱桃,粉鼻倚琼瑶,淡白梨花面,轻盈杨柳腰。”

气质:“未语人先腼腆,樱桃红破,玉梗白露,半晌,恰方言。”

这一极具东方神韵的刻画,完美展示出了人们心中无比美好的淑女形象。

2、诗文素养:

作为大家闺秀,老夫人开篇已经介绍了莺莺的诗词能力,在与张生交往中,能够出口成章,娴熟驾驭诗词的能力也让人见识了淑女并非空有其表。

当张生在墙外偷听莺莺,又因为生疏不好造次,便高声吟诗一首,想试探一下莺莺的才华。

“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

没想到,莺莺听后,马上赞叹:好清新之诗。并随即依韵和了一首:

“兰闺深寂寞,无计度芳春;料得高吟者,应怜长叹人。”

莺莺的诗不仅语句音律应和工整,而且情感更加丰富细腻,充分表达了青春少女的苦闷心情,听到这首诗后,张生顿时拜服不已。

后来,在接到张生的情书时,莺莺又大胆热烈地回了一首诗《明月三五夜》约会张生。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凝是玉人来。”

而张生被崔老夫人逼去进京赶考,在十里长亭,莺莺送别张生时,再次为他赋诗一首:

“弃掷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归来意,怜取眼前人。”

3、情感细腻,爱情忠贞

崔莺莺知书达理,深沉含蓄。虽说是大家女子,千金小姐,但勇于冲破封建的礼教束缚,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同时,用情专一,对张生关心体贴,温柔备至。淋漓尽致地展现出男人心中所追求的完美女人形象。

尤其是在长亭送别时,莺莺无不伤感地对张生说:我会时常给你写信,你切莫“金榜无名誓不归”,并认真叮嘱张生:“若见些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同时,宽慰张生到:“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者。”俨然是一位妻子给丈夫交待的口吻和语气。

结语:可以说,莺莺的美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高度统一,她的人格魅力更加光彩夺目。汤显祖曾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莺莺正是因为爱才夺目耀眼,而源自于内心的那份真性情,那份爱,才是莺莺真正光芒耀眼的原因所在,而这,正是我们永恒追求的

(配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4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