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月亭记
历时半年,由上海昆剧团倾力打造的昆剧《拜月亭记》于年7月31日在太仓大剧院成功试演。
该剧脱胎自元代大戏剧家关汉卿杂剧《幽闺佳人拜月亭》及元末施惠改编的南戏《幽闺记》(俗名《拜月亭》)。上世纪二十年代,昆剧传字辈在上海曾演出《踏伞》《请医》等折子戏,周传瑛饰蒋世隆,华传萍饰王瑞兰。年,为纪念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年,上海戏曲学校改编演出昆剧《拜月亭》,当时由上海戏校昆剧大班学员蔡正仁和张洵澎主演。五十多年后的年,《拜月亭》由一批刚从上海戏曲学校毕业升入上海戏剧学院本科的“昆五班”学生演出。该剧曾在苏州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中获“优秀剧目奖”,广受好评。
今年,上海昆剧团再度推出昆剧《拜月亭记》,是上昆继“临川四梦”之《南柯梦记》后,又一部为“昆五班”青年演员量身打造的传统经典剧目。为促进人才培养,排练过程中,该剧由卫立、汪思雅,谭许亚、蒋诗佳分别担任两组主演,饰演蒋世隆与王瑞兰,陶思妤饰演蒋瑞莲。通过“以戏推人、以戏育人”,使青年一代从唱、念、表演以及人物塑造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历练和提升。
此版《拜月亭记》不同于戏校的改编本,是汲取精华、回归传统,打造得更为完整、完善的昆剧创作。从文本而言,本次改编主要依据南戏《幽闺记》,在剧情上“立头脑、剪头绪”,既删繁就简又精益求精,同时参考了当年由上海戏曲学校校长周玑璋和汪一鹣的改编本,删去了陀满兴福这条情节线,以王瑞兰和蒋世隆的爱情线索展开,突出和加强了王蒋两人追求爱情幸福、敢于反抗的精神品质。全剧分为七出,结构清晰、人物线索明了,文辞雅致生动又不乏趣味。疫情期间,编剧唐葆祥老师与两位艺术指导蔡正仁、张洵澎以及导演郭宇反复商榷,几易其稿,始成新剧《拜月亭记》。
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为确保作品质量,上昆不遗余力、“大动干戈”,不仅从文本上进行重新梳理调整,在二度的导演、舞美、灯光、服装、妆容等方面也做了重新设计和制作。主创团队阵容强大,由国家一级编剧唐葆祥执笔改编,上海戏剧学院教授郭宇担任导演,著名舞美设计、舞美教授伊天夫为舞美设计;在唱腔设计和音乐设计方面,上昆作曲李琪在原有唱腔的基础上翻新,并邀请李樑老师担任音乐设计;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张洵澎作为该剧的艺术指导,更是不辞辛苦,与副导演丁芸一起全方位地对演员们的表演进行指导和编排。
此次《拜月亭记》看点颇多,除经典生旦对子戏《踏伞》之外,又新增《请医别妻》一折,并将王瑞兰一人的“拜月”改为王瑞兰与蒋瑞莲的“双拜月”,使得情节行当更加富有色彩,人物也更为丰满。南戏中翁太医这个富有特色的人物被保留下来,在剧中起到了极好的“插科打诨”效果,为全剧增色不少。舞台呈现尽显空灵简洁,让光的色彩与戏曲服饰的色彩成为舞台视觉的主体,让人物的行动更好地呈现出戏曲的身段美,让声腔的表达从词曲内涵之意境到情感表达更加到位,让舞台时空的转换更加自由灵活。
今年由于疫情关系,昆剧《拜月亭记》的演出时间一再延期,但上昆始终以“守正不排斥创新,创新不丢弃传统”为创作宗旨,以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艺起前行”、凝心聚力,在这段刻骨铭心的日子里,我们以优质作品记录时代,以执着精神弘扬传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印记。
试演后,我们还将对昆剧《拜月亭记》进一步打磨提升,致力以更好的面貌呈现给广大戏迷朋友们,为昆曲寻觅更多“知音”。
第一出番兵犯境
第二出避难奇遇
A组卫立饰蒋世隆汪思雅饰王瑞兰
B组谭许亚饰蒋世隆蒋诗佳饰王瑞兰
第三出旅邸结亲
A组卫立饰蒋世隆汪思雅饰王瑞兰
B组谭许亚饰蒋世隆蒋诗佳饰王瑞兰
第四出和番回京
第五出请医别妻
A组卫立饰蒋世隆汪思雅饰王瑞兰
B组谭许亚饰蒋世隆蒋诗佳饰王瑞兰
第六出幽闺拜月
A组汪思雅饰王瑞兰陶思妤饰蒋瑞莲
B组蒋诗佳饰王瑞兰陶思妤饰蒋瑞莲
第七出劫后重圆
A组卫立饰蒋世隆汪思雅饰王瑞兰
B组谭许亚饰蒋世隆蒋诗佳饰王瑞兰
*现场摄影尹雪峰;刘磐
主演介绍
卫立饰蒋世隆
卫立
上海昆剧团优秀青年演员,工小生。师承蔡正仁、岳美缇、周志刚等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主演《南柯梦记》《四声猿翠乡梦》《拜月亭》等剧目及二十多出传统折子戏。曾获全国青少年戏曲邀请赛文华戏曲院校奖金奖,第五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和表演奖,主演《四声猿翠乡梦》参加第六届中国艺术昆剧节深受好评、凭借《南柯梦记》“淳于棼”一角获第27届上海白玉兰戏剧奖新人主角奖,并获上海市新剧目展演作品奖和新人奖。
汪思雅饰王瑞兰
汪思雅
上海昆剧团优秀青年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10级昆剧表演班,主工闺门旦。师从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张洵澎,之后曾向王芝泉、张静娴、华文漪、张继青、王君惠、胡锦芳等老师学习。基本功扎实,扮相恬静秀美,嗓音清雅温润,表演细腻传神。曾主演经典昆剧《牡丹亭》、《玉簪记》、传统折子戏《红梨记?亭会》、《白蛇传?断桥》、《凤凰山?赠剑》、《贩马记?写状》、《蝴蝶梦?说亲》、《疗妒羹?题曲》、《西楼记?楼会》等。年获第五届江苏省“红梅杯”大奖赛优秀表演奖,年赴日本参加日本国际艺术节《惊梦》一折荣获好评。
谭许亚饰蒋世隆
谭许亚
上海昆剧团优秀青年演员,工小生,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昆剧表演班,师从岳美缇、蔡正仁、周志刚、王泰琪、周清明等昆曲名家。表演风格沉稳韵籍、大气谦和。主演剧目有《牡丹亭》、《玉簪记》、《西楼记》、《西厢记》等大戏及《牧羊记望乡》、《雷峰塔断桥》、《贩马记写状》、《红梨记亭会》等传统折子戏。年凭《牡丹亭惊梦》曾获中国戏曲红梅奖优秀表演奖。
蒋诗佳饰王瑞兰
蒋诗佳
上海昆剧团优秀青年演员主工闺门旦兼正旦、刀马旦,在校师从王英姿、华文漪,进团后随张静娴、王芝泉、张洵澎、张继青、胡锦芳、王芳、罗艳、龚隐雷等学戏。学演昆曲剧目《牡丹亭》、《玉簪记》、《长生殿》、《桃花扇》、《白蛇传》、《狮吼记》、《贩马记》、《墙头马上》;《西楼记?楼会》、《凤凰山?赠剑》、《金雀记?乔醋》、《跃鲤记?芦林》、《货郎担?女弹》、《西游记?借扇》、《白兔记?养子》、《窦娥冤?斩娥》、《铁冠图?刺虎》、《醉杨妃》等。13岁出演“新人版”牡丹亭。年荣获第十届中国戏曲“小梅花”金奖。年主演毕业大戏《偶人记》。
陶思妤饰蒋瑞莲
陶思妤
上海昆剧团优秀青年演员,工花旦、正旦。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昆剧表演班。师承昆曲名家梁谷音老师。嗓音甜美,扮相清丽,演唱细腻,台风稳重。主演剧目有《牡丹亭》、《渔家乐?刺梁》、《西厢记?佳期》、《焚香记?阳告》、《水浒传?借茶》、《孽海记?双下山》、《白蛇传?断桥》、《百花赠剑》等大戏、折子戏。年获得第十届中国戏曲“小梅花”金奖。
昆剧《拜月亭记》
主创名单:
出品人∶谷好好
制作人∶张咏亮武鹏冯元君
统筹∶徐清蓉
编剧:唐葆祥
导演:郭宇
艺术指导:蔡正仁张洵澎
副导演:丁芸
唱腔设计:顾兆琳李琪
音乐设计:李樑
舞美设计:伊天夫叶皛蒋志凌
灯光设计:伊天夫叶皛庄兆法
服装设计:徐洪清
化妆造型:符凤珑
道具设计:徐磊
打击乐设计:王一帆
英文翻译:谭许亚
场记:陆珊珊
演员表
蒋世隆∶卫立、谭许亚饰
王瑞兰∶汪思雅、蒋诗佳饰
蒋瑞莲∶陶思妤饰
王镇∶周喆饰
王母∶岳琳饰
翁太医∶张前仓饰
店主∶朱霖彦饰
番将∶安新宇饰
店小二∶娄云啸饰
六儿∶谭笑饰
说书人∶张伟伟饰
院公∶倪振康饰
指挥∶林峰
司鼓∶王一帆
司笛∶张思炜
伴奏:上海昆剧团乐队
上海昆剧团
上海昆剧团是国家重点保护和扶持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成立于年,首任团长为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现任团长为青年昆剧表演艺术家谷好好。
上海昆剧团以保护和传承昆剧艺术为己任。自建团以来,抢救、整理、演出近出精品传统折子戏,近70部整本大戏。剧团在致力于艺术继承的同时,有效推动新剧目的创作,曾四次获文化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三次获中国戏曲学会奖,多次获中宣部、文化部、中国剧协等部门授予“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文华新剧目奖、中国戏剧节剧目奖、中国昆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等国家级艺术奖励。
剧团行当齐全、阵容完备、群英荟萃,先后共有12人13次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2人2次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22人29次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等。年荣获文化部振兴昆剧第一奖,被誉为是“一流剧团、一流演员、一流剧目、一流演出”。
上海昆剧团以精彩的剧目、精湛的演出为艺术追求,曾赴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捷克、比利时、希腊、丹麦、瑞典、荷兰、俄罗斯、阿尔巴尼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演出,获得海内外观众的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享有盛誉。
上昆新浪微博
上海昆剧团上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