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娱乐圈中明星和粉丝结婚并不常见,在八十年代也是如此。
当赵静嫁给大自己6岁的男粉丝后,身边很多人都说:“你嫁错人了。”
但赵静心里清楚,自己能够嫁给丈夫丹宁军是嫁对了。
直到现在她依旧这么认为。
80年代,赵静是家喻户晓的女明星,出演过《笔中情》《海之恋》《新风歌》等经典作品。
认识她的人都知道,为了在荧幕上贡献出色的演技,她付出了很多。
但赵静心里明白,自己之所以能在荧幕上如此顺利,离不开丈夫在背后默默无闻的付出......
赵静的文艺细胞受家人的影响很深,她的父母都是从事这方面工作的。
出生在50年代的赵静,小时候就很喜欢看电影,一听说附近哪里搭了露天电影的台子,她总会跑过去挤在一群大人中间。
年,刘世龙凭借《英雄儿女》成为了许多影迷心中的“英雄”,而这部电影也让赵静彻底爱上了表演。
在学校的时候,赵静总是积极参加各种文艺活动,无论是表演节目还是上台主持她都毫不怯场。
16岁的时候,她顺利考上了河南曲艺团,虽然没有经历过专业的科班学习,但她很懂得自学。
刚进曲艺团的时候,赵静帮着前辈们端茶倒水,有时还会帮着后勤收拾舞台道具。
她的努力得到了前辈们的认可,大家都很喜欢这个勤劳的小姑娘,经常会在演技方面点拨她一下。
渐渐的,赵静在曲艺团里开始参演一些配角,三年后,在团里站稳了脚跟。
年,是赵静事业转折的一年,也是她遇见爱情的一年。
当时上影厂的导演鲁韧正在为电影《新风歌》的选角发愁,在找了好几家文艺团体后都没能遇见合适的演员。
赵静没想到,司机无意间的一句话给了她这个机遇。
司机也是本地人,见鲁韧着急,便顺口说到:“河南曲艺团里有个演员不错,要不带您过去看看?”
在看到赵静后,鲁韧和赵焕章两位导演激动不已:“就是她,就是她。”
当天下午,导演组就带着化妆师和摄影师过来给赵静试镜。
过程十分的顺利,可就在他们想要赵静跟组的时候却遇到了“难题”。
当时赵静正在准备跟随曲艺团去北京演出,团里自然不愿意放人。
导演组也舍不得这么合适的演员,于是双方商量后决定让赵静先被上影厂“借”去拍戏,拍完了要尽快回来。
没想到的是,这一“借”,直接把赵静带到了电影演员这条路上。
《新风歌》上映后,饰演女主“宋文英”的赵静很快火了起来,不仅成为了许多影迷心中的“女神”,也吸引了她未来的丈夫丹宁军。
丹宁军比赵静大六岁,在文工团工作,从事的也是文艺方面,自从《新风歌》上映后他便喜欢上了这位女主演。
没想到两人经长辈介绍后竟然在相亲的时候相识了。
作为赵静的粉丝,丹宁军自然是很快展开了追求,两人很快进入了热恋期,并在年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此时的赵静22岁。
本以为拍完《新风歌》后可以回到曲艺团,没想到又被著名导演谢晋“拦”了下来,请她出演《盛大的节目》中的女主角。
而这第二部电影还没拍完,珠影厂又来“借”人了。
珠影厂的电影拍完后舍不得赵静,想让她留下来当演员,还没等曲艺团那边拒绝,峨眉电影制片厂的人也来“借”人了。
而这边三家电影厂中,赵静最终还是选择了再次和上影厂合作。
赵焕章拿着《海之恋》的剧本再次找到赵静,电影播出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赵静的名气更大了,在国内影坛都有了一席之地。
为了留住赵静,上影厂亲自去曲艺团把赵静调了过来,从这时起赵静正式成为了上影厂的演员。
年,严碧丽导演带着《笔中情》的剧本找上了赵静。
这部作品被誉为“中国四大古装故事片”之一,另外三部分别是《桃花扇》、《秋翁遇仙记》和《乔老爷上轿》。
而《笔中情》也是赵静首次尝试古装角色,这对她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尤其是这部作品属于群像戏,搭戏的还有程之、孙景路、朱曼芳这些演艺界的前辈。
而赵静饰演的“齐文娟”是才女,为了演好这个角色,赵静将练习融入到生活中。
无论是吃饭走路,还是说话,都按照角色的形象来。
她还特意每天抽时间练习书法。
《笔中情》播出后,还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奖项,赵静的演技也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进步。
只是到了这个时候,赵静并没有骄傲,她意识到自己在表演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于是决定沉淀下来,去北京电影学院进修一下。
年,赵静考进了北影的进修班,这个班上的同学很多都是当时的当红演员,就连唐国强也在里面。
进入了科班学习赵静才知道什么是人外有人,当时有老师让她表演《骆驼祥子》的“虎妞”,赵静从未演过这种性格的角色,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入手。
后来还是老师耐心的引她入戏才找到了感觉。
从进修班毕业后,赵静的演技更上一层楼,回到演艺圈后先后出演了《夜雨霏霏》《三个未婚妈妈》《午夜阳光》《欢颜》等作品。
在事业上蒸蒸日上的赵静能够有如此成就,离不开丈夫在背后的默默支持。
赵静在外面拍戏回家的时间不多,夫妻俩也没时间要孩子,这一拖就拖成了高龄产妇。
但在这个过程中丹宁军从未有过埋怨,他的态度始终如一:“你放心去演戏,家里一切有我。”
后来儿子出生后,赵静又向制作人方向发展,依旧忙碌,大多数时候照顾孩子的重任就担在了丈夫的肩上。
丹宁军原本是不会做饭的人,有一次儿子吃了他炒的菜,面露苦色。
“爸爸,这个菜怎么咸呀,我想吃妈妈做的菜,为什么妈妈不回来做菜?”
丹宁军尝了一口后发现是自己盐放多了,他摸着儿子的头安慰着。
“妈妈正在为我们这个家忙碌,我们要理解她,爸爸以后炒菜会进步的。”
为了照顾孩子,也为了支持妻子的事业,丹宁军从不会做饭成为了“家庭煮夫”。
而他为妻子付出的又何止这一点。
用赵静的话说就是:“我嫁给他44年,他宠了我44年,我嫁对人了。”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赵静也减少了拍戏的次数,将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家人。
曾经为了拍《笔中情》而练习的书法也成了她中年以后的爱好之一。
据说她还是书法大师陈佩秋的弟子。
但她也并没有放弃演戏,偶尔有好的剧本也会出演,即便只是客串一下她也觉得开心。
今年年初,赵静还参加了东方卫视的春晚,3月份参演的《昆仑山下大医生》也正式开机。
如今赵静已经66岁,都说“岁月从不败美人”,即便是过了退休的年龄,赵静依旧保养的很好,气质不减当年,更多了一分岁月的沉淀。
赵静和丹宁军相互扶持走过了44年的时光,恩爱如初,儿子也已经成家立业,十分孝顺。
她用无数个角色撑起了一个个故事,也撑起了这份相濡以沫的爱情。
他们相互扶持的爱情就像溪水,没有激烈的大风大浪,但却平静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