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济南中考作文走向深处05附

学考落下帷幕,学生回忆考场作文,我略作点评。走向深处稼轩弘雅一班胡明蕾青衣水袖半遮颜,台上风光喝彩间。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红。台上灯光一聚,水袖一甩,嗓音一吊,青衣低颜。窗外簇簇槐花再次开放,槐树下的故事,乘着槐香,渐渐飘向我心深处。那时春日的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庭院中星点嫩绿在春风中涌动。阳光洒下金粉,梨花色的猫儿慵懒的趴在墙角,爷爷躺在院中央的躺椅上,手边摆个收音机,闭着眼,听着戏。村口的老槐又生了洁白的花簇,树下的屋子又敞了门扉,我们知道,又有戏看了。提个马扎,跟在奶奶身后,穿过村里那条幽深的巷子,提前赶到戏班子门前的空地上,浸着槐香,静候开场。同我们一起的,还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我们就那样坐在槐树下,任阳光洒下,村庄在春色中静谧着,村庄宁静平和,俨然像是一幅挂在人间岁月的水墨画。我倚在奶奶的肩头,听着她一遍又一遍的给我讲戏子的故事,期待着一场又一场即将开演的戏。我们身前堆着几个梨木箱,里面放着绸衫戎装,浸着脂粉郁香。戏子们则在屋前忙碌着,抹上脂粉,披上长袍,戴上发冠,含上唇釉,这一切都令我神往。也曾偷偷地戴上过发冠,似下一秒台步一起,我就穿越了千百年流转的时光,越走越深,难以自拔。最妙的还是戏的开场,弦音一起,乐手与戏子的默契便在无言中蔓开,踮脚,抬步,转身,戏子的声紧紧牵着振动的弦。台上那人水袖一抛,便是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有时盯得出了神,就像是走进了戏嗓的深处。那些日子里,那个马扎上,我同奶奶一起看过多少场戏,赏过多少场不同的人生。闲适的乡村生活随着城市的扩张而消失,槐树下的戏班子也渐渐变得无人问津,最终消逝在人们视线中。据说之后也曾有人想重拾旧业,可却因扰民而被迫驱逐。扰民?我曾最难忘的春日记忆竟这样消散了。难道那小憩时悠然的一曲如今只能在内心深处唱响了吗?人总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们在这生活中,曾为生命中的过客做了多少场陪衬,演了多少场不知名的戏?可,戏中人物,几笔纸墨,落定命运,而人生,谁又能够预料?正如这百年的戏,那时的我又怎会料到,终有一天会无人唱响。梦中,青衣仍旧对镜扮装,闪亮登场,嗓音嘹亮,可孤独的只能够同燕呢喃诉心殇,唱着难以再登台的故事。醒来,自己的戏仍旧演着,只是少了那最美的青衣。窗外的槐花再次开放,顺着风带来扑鼻的香气,在风中,我似乎听到了儿时似懂非懂的戏腔,飘入我心,越飘越深,难以忘却。再次站在那幽深的巷口,想再看,再看一场戏的花开花落。李老师点评:01究竟什么样的选材才是最佳的?胡明蕾同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复:有文化内涵、有一定社会意义、有历史的深思、有独特的思考、值得人们思索……正如我在平时讲评作文时提到的——见别人之未见,闻别人之未闻。当然,别人也见了、闻了,但作者在所见、所闻的基础之上能深入题材深处,能“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能针对题材发出自己的真知灼见,这一切与作者的历练和阅读底蕴是分不开的。同时,作为稼轩合唱团的优秀团员,胡明蕾从初一到初二一直活跃在学校的合唱活动中,这无疑给她增添了相关体验。“写自己最熟悉的题材”,这也是我给孩子们的建议,在自己熟悉的题材中挖掘新颖深刻的东西,这正是“见别人之未见”。02关于语言。作者语言富有诗意,这需要大量的阅读和积累。在指导作文的语言时,我提出向名家、名篇学习,先模仿、后领会、运用,化为己有。我曾提到——名篇中有许多经典句子值得我们借鉴,而且其中的一些语言已经成为现在我们经常用的成语,例如《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巧的是作者在文中运用了《洛神赋》中的两个成语形容演员的身姿优美,这的确显示出作者语言的深厚功底。03关于立意。走出乡村的深巷,走进对戏曲的回忆,沉入“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思考,引发人们关于乡村戏曲及人类发展的一些深思。切入点小,但挖的深,值得学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