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末世是指哪个朝代

作者:至真斋主《红楼梦》只因作者未明确指出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在阅读理解上产生了极大歧义。上个世纪初,以胡适为首的所谓新红学考证派认为,《红楼梦》只是描写了清中期贾家的没落史,作者是家谱没有的曹寅的孙子“曹雪芹”,其风头盖过了以蔡元培为首的索隐派认为明末清初改朝换代的时代背景说。后来在上个世纪中期特殊的政治环境下,胡适派观点成为官方观点,时至今日依然占据统治地位,致使广大读者被误导。一部小说如果定错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就必然导致对主旨思想的错误解读,如果这种解读成为主流观点,那就必然误导广大读者。胡适派红学之所以定错了时代背景,主要原因是无视书中众多的时代背景信息,尤其无视多个人物和作者出生在“末世”的事实,仅凭清中期一些人对本书的阅读感受当做所谓的“史料”,从而导致对本书的解读全盘错误。我们首先看各类词典对“末世”一词的解释。《辞海》:1、指一个朝代衰亡的时期。例如:殷之末世。2、指一个历史阶段终结的时代。例如:封建末世。《古汉语时间范畴词典》:一个朝代的后期。“昔秦末世,肆暴恣情,虐流天下,毒被生民,下不堪命,故遂土崩。”(《三国志·魏书》)《古今词义辨析词典》:指一个历史阶段的末尾时期。《周易·系辞下》:“《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代汉语词典》:1、一个历史阶段的末期:封建末世。2、趋于衰落的时代:时遭末世。《新华汉语词典》:一个历史阶段的末尾的时期。我们再拆分解释“末世”一词。“末”字在这里只当“最后”、“终了”讲。如末尾、末日、末代。“世”字跟“末”字搭配时,“世”字可以有两种意思:一、父子相继为世。如果“末世”针对家族,那就是这个家族绝种不再延续。二、时代、朝代。如果“末世”针对时代或朝代,那就是指这个时代或朝代的最后阶段,即行将结束或灭亡的时期。例如:《荀子·议兵》:“秦四世有胜,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此所谓末世之兵,未有本统也。”;《史记·太史公自序》:“末世争利,维彼奔义;让国饿死,天下称之。作《伯夷列传》第一。”根据以上解释,末世一词一般都是在评述前朝时使用,如果用“末世”指责当朝,私下里为之尚可,若公开行文用“末世”,在文字狱时代会有杀身之祸。我们再看《红楼梦》中“末世”一词的用法:第一回:“这士隐正痴想,忽见隔壁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者走了出来。这贾雨村原系胡州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甲戌本侧批:又写一末世男子。〗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在这里“末世”一词是指贾雨村生在朝代的末世,而不是指贾雨村的家族到了末世。因为贾雨村正值人生旺年,何来家族绝种而到了“末世”之说?而且本段情节的侧批:“又写一末世男子”,透露了《石头记》正文出场的第一个男子甄士隐也出生在末世。(贾雨村)第二回:“雨村因问:‘近日都中可有新闻没有?’子兴道:‘倒没有什么新闻,倒是老先生你贵同宗家,出了一件小小的异事。’雨村笑道:‘弟族中无人在都,何谈及此?’子兴笑道:‘你们同姓,岂非同宗一族?’雨村问是谁家。子兴道:‘荣国府贾府中,可也不玷辱了先生的门楣了?’雨村笑道:‘原来是他家。若论起来,寒族人丁却不少,自东汉贾复以来,支派繁盛,各省皆有,谁逐细考查得来?若论荣国一支,却是同谱。但他那等荣耀,我们不便去攀扯,至今故越发生疏难认了。’子兴叹道:‘老先生休如此说。如今的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甲戌本侧批:记清此句。可知书中之荣府已是末世了。〗因宁荣两府不景气,批书人便说荣府(也包括宁府)已是“末世”。一个家族或朝代到了末世常常显现萧疏、衰败的景象,但是萧疏、衰败并不一定就到末世,因为中期萧疏、衰败也屡见后来中兴之时。在这里批书人说荣府已是末世,是明确地告诉我们荣府已经到了最后时期,眼看着就要衰亡了。一个家族衰亡意味着什么?那就是不仅衰败而且亡种。贾家不是有贾琏、贾宝玉、贾蓉、贾蔷、贾兰、贾菌等那么多后代子孙吗?怎么会亡种呢?而且据李纨的判词图谶“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暗喻李纨之子贾兰爵禄高登,东山再起。是批书人用词不当吗?非也,而是批书人把贾府认为是影射皇宫,朝代到了末世,这样就解释通了。接下来的情节。雨村道:“当日宁荣两宅的人口也极多,如何就萧疏了?”〖甲戌本侧批:作者之意原只写末世,此已是贾府之末世了。〗此处批语用了两个“末世”,第一句话的“末世”是指朝代末世,第二句话的“末世”是指贾府末世。批书人故意把朝代末世与贾府末世等同起来,透露了贾府影射皇家。在后文冷子兴说贾敬“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处,甲戌本侧批:〖亦是大族末世常有之事。叹叹!〗这里的“末世”是在影射皇家到了末世的现象。第五回:贾探春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甲戌本双行夹批:感叹句,自寓。〗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生于末世运偏消”,明指贾探春生于朝代的末世。甲戌本双行夹批:〖感叹句,自寓。〗这条批语指出贾探春的境遇也是作者自寓,作者也生在末世。这是关于作者问题的重要信息。王熙凤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明确说她出生在朝代末世。第十三回:靖本批语:〖此回可卿梦阿凤,作者大有深意,惜已为末世,奈何奈何!〗这条批语里的“惜已为末世”既指朝代末世,也指贾府末世,而贾府末世只能是影射皇家末世。第十八回:“此时王夫人那边热闹非常。原来贾蔷已从姑苏采买了十二个女孩子,并聘了教习,以及行头等事来了。那时薛姨妈另迁于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居住,将梨香院早已腾挪出来,另行修理了,就令教习在此教演女戏。又另派家中旧有曾演学过歌唱的众女人们,如今皆已皤然老妪了,〖庚辰本双行夹批:又补出当日宁、荣在世之事,所谓此是末世之时也。〗着他们带领管理。”这里批语中的“末世”也是影射皇家末世。综合以上文本内容,有时是作者直说某人物生于末世,有的是批语提示某人物生于末世,批书人也提示作者自寓生于末世,说明这部书的时代背景是朝代的末世。而批书人说的贾府末世只能是对皇家的影射,否则就不能用“末世”来形容一个家族。跛足道人的《好了歌》和甄士隐对《好了歌》的注解,说的就是改朝换代造成的社会大动荡时期,导致很多家庭无法想象的悲惨境遇。红楼梦曲子《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虚花悟》:“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以及“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也是在说改朝换代导致很多家庭衰落乃至灭绝的悲惨情景。书中的通灵宝玉影射传国玉玺,通灵宝玉上镌刻的八个篆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正如传国玉玺上镌刻的“受命于天,仙寿恒昌”,这已经成为很多读者的共识。传国玉玺是皇权的标志。通灵宝玉嘲讽诗:“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就是争夺皇权造成生灵涂炭、白骨累累的惨景写照!把《红楼梦》仅仅当做一部家族兴衰史如何解释得通?(通灵宝玉)其实在清初明遗民的文章中也用“末世”一词特指明末。在明遗民朱彝尊等举博学鸿儒后,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批评道:“末世人情弥巧,文而不惭,固有朝赋《采薇》之篇而夕有捧檄之喜者。”顾炎武引用孔子的话说:在末世,百姓就变得贪利而取巧,花言巧语而大言不惭,互相残害,互相欺骗。早上读着伯夷、叔齐的《采薇》之歌,不食周粟;晚上却捧着朝廷的任命书暗暗自喜。顾炎武有感于清初有些明遗民唱着不仕新朝的高调,后来却和清廷打得火热,讽刺他们朝秦暮楚。孔尚任的戏曲《桃花扇》以复社名士侯朝宗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演说南明弘光王朝灭亡的历史。其创作宗旨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孔尚任在《桃花扇小引》中说明了创作立意,即揭示明朝“三百年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时,歇于何地”,从而“不独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矣!”这跟《红楼梦》的主旨立意惊人的一致。有的胡适派研究者看出了把末世仅仅当做贾府一个家族的末世很牵强,于是就把末世解读成什么封建社会的末世,并且认为作者是在为封建社会的末世敲丧钟,这不但没有理解末世一词的含义,而且也没有参悟《红楼梦》的主旨根本不是什么反封建。在中国古籍中有“封建”一词,意思是“封国土、建诸侯”。唐朝柳宗元写有《封建论》,将夏、商、周、汉四个朝代认定为“封建”。《红楼梦》作者所处的时代对“封建”一词的理解只能是分封制的社会管理制度,而秦朝和晋朝至清朝时期的中国社会是“宗法郡县制”,《红楼梦》作者不可能有反封建的思想。即便是按照马克思定义的“封建社会”,是指地主占有土地并剥削农民或农奴的社会形态,那么从《红楼梦》中我们看到歌颂奴才反抗主子了吗?那些丫头、婆子、管家们哪个不愿意留在贾家?他们都以被赶出去为耻辱。还有的红学家说什么《红楼梦》是启蒙的人文主义思想,这种思想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那么作者借顽石之口痛悔无才补苍天是何意?宁荣二公委托警幻仙子规劝警示贾宝玉是何意?秦钟临终忏悔并叮嘱贾宝玉是何意?等等不再赘述。《红楼梦》的时代背景只能是明末清初,其“末世”就是指明朝末世。这样定位时代背景才能悟出《红楼梦》旨意。————————————————校对:王华东编辑:潇湘夜雨深度解读,高屋建瓴。吴氏红学,高端学术。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新观点、新视角,同一部红楼梦,不一样的文章。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