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玫,南京大學學士(77級),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夏威夷大學博士。曾先後供職於中國藝術研究院、新加坡國立大學、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現為台灣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此外,曾以訪問學者的身份赴英國學習,也曾作為中國戲劇家代表團成員訪問印度考察梵劇。著有《中國戲曲跨文化研究》《中國戲曲跨文化再研究》《探尋戲曲古今之變》等書,也曾發表英文論文二十餘篇。
摘要:《西厢记》和《琵琶记》均为古代戏曲名著,前者是北剧,后者为南戏。中国古代戏曲早期的、一北一南的这两座高峰,恰好形成一种有趣的对照。首先,它们都是作者在前人创作的基础之上写成的,然后又在几百年中持续不断地搬演、衍变。事实上,无论是《西厢记》还是《琵琶记》,它们的重要性都已经超出了其作品自身的范围,而具有了关乎中国戏曲历史发展之重要意义。其次,古人、今人关于《西厢记》和《琵琶记》评价大不相同。在传统社会,《西厢记》被视为“诲淫”,其作者身后遭人诅咒,而《琵琶记》则得到了当时的皇帝的嘉许和褒扬。然而,到了现代社会,对于《西厢记》和《琵琶记》的评价却发生了与古代截然相反的戏剧性翻转。
关键词:戏曲;《西厢记》;《琵琶记》;南戏
《西厢记》和《琵琶记》是古代戏曲早期的两座高峰。这两部戏分属于北杂剧和南戏两个不同的系统,但是它们都深远地影响了后世的戏曲,因此在戏曲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将对照论述《西厢记》和《琵琶记》,讨论它们在戏曲发展史上特殊的意义,及其在古代和现代社会的不同境遇。
01
《西厢记》和《琵琶记》的戏曲史意义
翻阅一些通行的中国文学史著作[1],可以看到:《西厢记》《琵琶记》这两部戏与《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作品一起,作为古代戏曲的代表作,被放在大体相当的地位上进行论述。这本无可厚非,文学史自然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