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红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宋晏殊
注:此处桃花扇为歌舞时的道具,借此引出正题
借晏殊一首词引入今天讲座的正题孔尚任的《桃花扇》。
一部有关侯方域和秦淮八艳之一李香君凄美的爱情和南明王朝的兴衰的戏剧。
相信看到此处,大家肯定是懵逼.jpg
侯方域是谁?李香君又是谁?南明是什么鬼?和明朝有关系吗?
暂且按下这些疑问,待我娓娓道来。
在讲之前我们先定义一个概念:
秦淮八艳
大家或许会说,秦淮八艳不就是明末清初的八个美女吗,有什么可定义的?
那我且先问你一个问题:秦淮八艳是那八个人?
所谓秦淮八艳,就是指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畔八位色艺才气俱佳的名妓,她们兼具过人的美貌与才华,有着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更以在乱世中的侠义气节为人传颂。
她们都是有故事的人,顾首便惊艳了历史。
那么到底是哪八位呢?
李香君、柳如是、陈圆圆、董小宛、马湘兰、顾横波、卞玉京、寇白门。
而这其中的李香君既是秦淮八艳中较为杰出的人物,也是今天我们要讲的《桃花扇》的女主角。
公子侯生,秣陵侨寓,恰偕南国佳人。谗言暗害,鸾凤一宵分。又值天翻地覆,据江淮藩镇纷纭。立昏主,徵歌选舞,党祸起奸臣。
良缘难再续,楼头激烈,狱底沉沦。却赖苏翁柳老,解救殷勤。半夜君逃相走,望烟波谁吊忠魂?桃花扇,斋坛揉碎,我与指迷津。
这是作者在全剧开始前对自己作品的概括,具有简练性和美感。
词中的“公子侯生”指的是侯方域,他是男主人公;“南国佳人”是李香君;“昏主”是弘光皇帝;“苏翁柳老”分别是苏昆生和柳敬亭;“望烟波谁吊忠魂”说的是史可法的结局;“奸臣”是阮大铖和马士英。
这样看来,这出剧有八个主要人物:
侯方域、李香君、弘光、苏昆生、柳敬亭、史可法、阮大铖、马士英。
就是这八个人演绎出了精彩纷呈的故事,这些故事或欢乐,或悲伤,或无奈,却能深深触动心灵。
在全剧的末尾还有一首诗
渔樵同话旧繁华,短梦寥寥记不差。
曾恨红笺衔燕子,偏怜素扇染桃花。
笙歌西第留何客,烟雨南朝换几家。
传得伤心临去语,年年寒食哭天涯。
这首诗是全书末尾的总结。
《桃花扇》是一部悲剧,最后男女主人公双双出家,南明也彻底灭亡,因此诗中自然就带有心灰意冷且悲苦的情绪。
诗的首联感慨繁华若梦,借渔樵这两个意象来叙述当年明王朝的兴盛。这句诗可与杨慎《临江仙》中的“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来对比理解。
颔联中记录了剧中的一个重要事件“血染桃花扇”,除此之外无他。
诗的颈联和尾联写出了改朝换代对移民造成的巨大创痛。
颈联主要写了物是人非、斗转星移,尾联写内心的哀伤。而诗的尾联尤为沉郁悲凉,令人不忍多读。
读完选段后,想必大家已经建立了大致的框架。下面细讲全剧脉络。
首先出场的是我们的男主角,明末归德书生侯方域。他南京应江南乡试,落第不归,寓居莫愁湖畔,参加了反对阉党(阉党是明代依附于宦官权势的官僚所结成的政治派别)的复社。
后经画家杨龙友的介绍,结识了秦淮名妓李香君。两人萌发爱情,订婚之日,方域题诗扇以赠香君,作为信物。
阉党文人阮大铖闻讯即出重金置办妆套,托其结拜兄弟杨龙友送给香君,意在拉拢复社文人侯方域。香君义形于色,拒不让方域接收阮的馈赠。阮为此忌恨,乘左良玉移兵南京之时,诬方域内通左军;为躲避迫害,方域只身逃离南京,投奔杨州督师史可法,为之参赞军务。
崇祯在北京自缢后,奸臣马士英等在南京迎立福王弘光,建立南明朝廷。昏王奸臣不理朝政、征歌逐舞、迫害复社文人。
马、阮等人逼迫香君嫁给新任曹抚田仰,香君宁死不从,以头撞地,血染方域当年所赠诗扇;杨龙友采摘花汁点染成桃花图,是谓桃花扇。香君师傅苏昆生受托携扇北上寻访侯方域。
马、阮于赏心亭置酒赏雪,香君乘机骂筵以泄愤恨。后方域回到南京,被阮捕获入狱。清兵南下,昏君奸臣出逃,方域出狱后在避难栖霞山时,与香君相遇于白云庵,在张道士的点拨下,他们双双出家入道。
理清了文章的情节,按照套路下一步就是分析人物性格。
那么就从“血染桃花扇”这一重要情节来分析一下主人公李香君的性格。
选段1:
(小旦)事到今日,也顾不得他了。(叫介)杨老爷放下财礼,大家帮他梳头穿衣。(小旦替梳头,末替穿衣介)(旦持扇前后乱打介)(末)好利害,一一柄一诗扇,倒像一把防身的利剑。(小旦)草草妆完,抱他下楼罢。(末抱介)(旦哭介)一奴一家就死不下此楼。(倒地撞头晕卧介)(小旦惊介)呵呀!我儿苏醒,竟把花容,碰了个稀烂。
(末指扇介)你看血喷满地,连这诗扇都溅坏了。(拾扇付杂介)(小旦唤介)保儿,扶起香君,且到卧房安歇罢。(杂扶旦下)(内喊介)夜已三更了,诓去银子,不打发上轿;我们要上楼拿人哩。(末向楼下介)管家略等一等;他母子难舍,其实可怜的。(小旦急介)孩儿碰坏,外边声声要人,这怎么处?(末)那宰相势力,你是知道的,这番羞了他去,你母子不要一性一命了。(小旦怕介)求杨老爷救俺则个。(末)没奈何,且寻个权宜之法罢!(小旦)有何权宜之法?(末)娼家从良,原是好事,况且嫁与田府,不少吃穿,香君既没造化,你倒替他享受去罢。(小旦急介)这断不能。一时一霎,叫我如何舍得。(末怒介)明日早来拿人,看你舍得舍不得。(小旦呆介)也罢!叫香君守着楼,我去走一遭儿。(想介)不好,不好,只怕有人认得。(末)我说你是香君,谁能辨别。(小旦)既是这等,少不得又妆新人了。(忙打扮完介)(向内叫介)香君我儿,好好将息,我替你去了。(又嘱介)三百两银子,替一我收好,不要花费了。(末扶小旦下楼介)
选段2:
(小生)请教这扇上桃花,何人所画?(生)就是贵东杨龙友的点染。(小生)为何对之挥泪?(生)此扇乃小生与香君订盟之物。
那香君呵!手捧着红丝砚,花烛下索诗篇。(指介)一行行写下鸳鸯券。不到一月,小生避祸远去,香君闭门守志,不肯见客,惹恼了几个权贵。放一群吠神仙朱门犬。那时硬抢香君下楼,香君着急,把花容呵,似鹃血乱洒啼红怨。这一柄一诗扇恰在手中,竟为溅血点坏。(小生)可惜可惜!(生)后来杨龙友添上梗叶,竟成了几笔折枝桃花。(拍扇介)这桃花扇在,那人阻春烟。
(小生看介)画的有趣,竟看不出是血迹来。(问介)这扇怎生又到先生手中?(生)香君思念小生,托他师父到处寻俺,把这桃花扇,当了一封锦字书。小生接得此扇,跋涉来访,不想香君又入宫去了。(掩泪介)(末扮杨龙友冠带,从人喝道上)台上久无秦弄玉,船中新到米襄一陽一。(杂入报介)兵科杨老爷来看蓝相公,门外下轿了。(小生慌迎见介)(末上楼见生,揖介)侯兄几时来的?(生)适才到此,尚未奉拜。(末)闻得一向在史公幕中,又随高兵防河。昨见塘报,高傑於正月初十日,已为许定国所杀,那时世兄在那里来?(生)小弟正在乡园,忽遇此变,扶着家父逃避山中,一月有余。恐为许兵踪迹,故又买舟南来。路遇苏崑生,持扇相访,只得连夜赴约。竟不知香君已去。(问介)请问是几时去的?(末)正月人日被选入宫的。(生)到几时才出来?(末)遥遥无期。(生)小生只得在此等他了。(末)此处无可留恋,倒是别寻佳丽罢。(生)小生怎忍负约,但得他一信,去也放心。
盛装华服的李香君横卧在院子里一动不动,一股鲜血从头上流出,染红了她的面颊和衣襟。怀里还抱着侯方域赠送的白绢扇,上边也溅了斑斑血迹。
这样一幅壮烈的誓死守贞图,是明代人们对女子最高的期待与褒奖。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这一代名妓的忠贞、激烈和有情有义。
林语堂曾写过《为香君题诗》:“香君一个娘子,血染桃花扇子,气义照耀千古,羞杀须眉汉子。香君一个娘子,性格是个蛮子,悬在斋中壁上,教我知所管制。如今天下男子,谁复是个蛮子,大家朝秦暮楚,成个什么样。子当今这个天下,都是骗子贩子,我思古代美人,不至出甚乱子。”
林语堂的这一番评价已经写出了香君的性格:执着激烈,有着“羞杀须眉汉子”的气义。
这样的性格在乱世里直接导致了最后的悲剧,但无疑也给世间流传了一段触动人心弦的爱情佳话。也正因为如此,样貌和才气在秦淮八艳中都并非最佳的香君,因为她对爱情的忠贞而高居秦淮八艳之首,为世人广为所知。
香君这么有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她高尚的爱国情操。
在阮大铖赠送给侯方域的一个人情,想拉拢侯方域入僚时,(阮大铖本是明末戏曲家和文学家,人品却十分低下,是明廷奸臣),侯方域尚自犹豫,但是李香君发飙了,劈手就把头上的发簪脱下来了,骂醒了侯方域。变卖了首饰,四下借钱,总算凑够了数,把钱扔还给了阮大铖。正是李香君的果决和爱国情操,将侯方域从成为奸臣的歧途中拉出。
从这个选段二中也可以看出侯方域的部分正面性格。里面有一段对话:
“到几时才出来?(末)遥遥无期。(生)小生只得在此等他了。(末)此处无可留恋,倒是别寻佳丽罢。(生)小生怎忍负约,但得他一信,去也放心。”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侯方域对爱情的忠贞。纵使等待遥遥无期,纵然当时男子三妻四妾,侯方域仍倾心一人,至死不渝。
文中还有这样一段描写:
在黄河渡口上,侯方域与李贞丽(李香君的义母,选段中替李香君代嫁田仰的,仗义豪爽,是侯方域和李香君爱情的保护者)、苏昆生偶遇,听到李贞丽说香君“碰死在地”时,他便禁不住大哭起来,叫道:“我的香君,你怎的碰死了?”又听李贞丽说香君并没有死时,他就破涕为笑,连声叫好。
当他从苏昆生手中接过李香君捎给他的桃花扇时,他有禁不住边看边哭,喃喃地说:“香君,香君,叫小生怎生报你也。”孔尚任的生花妙笔,确乎把这位多情公子的微妙心理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再如,经过战乱烽火,侯方域重返南京,急匆匆来到秦淮河沿的媚香楼去寻找香君时,他无法遏制的内心喜悦,是富有感染力的。
他在院门之外,“只见黄莺乱啭,人踪悄悄,芳草芊芊,”他推想“应有娇羞人面,映着他桃花红妍”,他“蹑踪儿回廊一遍,直步到小楼前”,自言自语道:“想是香君春眠未起,俺且不要唤她,慢慢地上了妆楼,悄立帐边,等她自己醒来,转睛一看,认得出是小生,不知如何惊喜哩。”
然而,他的希望立即化为泡影,使他在喜悦的云雾中跌落下来,面对人去镂空的冷酷现实,他又禁不住双泪长流。这一出戏对侯方域的心理和精神状态的真切描绘,表现了侯方域忠于爱情的高贵品格。
侯方域对李香君的思念是那样单纯天真,因而令人觉得他可爱。
但侯方域也有一些缺点。
他作为明末封建知识分子的代表,在坚持与阉党进行斗争的同时,时常表现出软弱和动摇。侯方域不是那种具有强烈斗争精神的人,他经不起暴风骤雨的袭击。
在复社文人与阮士铖的斗争中,他往往采取一种调和的态度,总以某种善良的愿望来推测阮大铖这样的奸佞之徒。
比如说在“却妆”这出戏中,当杨友龙明确告诉他阮大铖给香君妆奁,不过是交纳他的意思,他竟然说出这样的话:“原来如此,俺看圆海,情辞迫切,亦觉可怜,就便真是魏党,悔过来归,亦不可绝之太甚,况罪有可原乎。定生次尾皆我至交,明日相见即为分解。”
如不是李香君的劝谏和果断的“却妆”举动,便可能造成政治上的失足。侯方域是明末封建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他性格中的软弱是当时许多书生的通病,这也是为什么南明会灭亡的原因之一。
不过,侯方域虽然有时较为软弱,但他十分正直,而且他虽然性格淳厚,洒脱,是个城府不深的年轻人,但并不能说他很幼稚、毫无见解,他真正办起事情来的时候,也还有一定主见的。
比如说,在“阻奸”一出戏中,凤阳督抚马士英和阮大铖等主张拥戴福王,而侯方域反对这个意见,提出了福王有“三大罪,五不可立”之说。又如在“争位”这出戏中写侯生对当前局势的看法比史可法还有先见些,文中这样描写:
(见生介)世兄可知今日四镇齐集,共商大事,不日整师誓旅,雪君父之仇了。(生)如此甚妙!只有一件,高杰镇守扬、通,兵骄将傲,那黄、刘三镇,每发不平之恨,今日相见,大费调停,万一兄弟不和,岂不为敌人之利乎?
此时史可法心中也许还不以为然,然事实果然不出侯生所料,四镇各不相下,争起座位来,史可法只好说:“候兄长才,只索凭你筹画了。”
由此可见,侯生还是有一定的见解和政治才能的,在反对权奸的斗争中坚持了正义的立场。
而且,侯方域在一些地方也表现出来了过而能改,从善如流的优点。
例如,侯生一开始糊里糊涂地接受了“助奁”,而李香君“却奁”之后,侯生说:“好!好!好!这等见识,我倒不如,真乃侯生畏友也,(向末介)老兄休怪,予非不领教,但恐为女子所笑耳。”侯生接受“助奁”确实糊涂了些,但在李香君的正气面前,他对自己的错误也有所意识,接受了李香君的劝说。他说:“这些箱笼,原是阮家之物,香君不用,留之无益,还求取去罢。”
侯方域是这部书中一位较为复杂、颇受争议的人物。在那个时代的影响下,他的确有一些缺点,但他也有可爱的地方,不然香君为何会以身相许呢?
此篇为之前社团内桃花扇讲座的文稿
由于内容颇多,分为四部分以方便大家阅读
分别为:人物,文学,历史,拓展
在此特为我社下一场讲座: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二)宣传
有几率捕获高大上的古琴表演
(厉害了我的古典文学社.jpg)
北京二中古典文学社
余等在此,扫花以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