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寺位于山东曲阜市东北25公里的石门山中。石门山,原名龙门山,因有两山对峙,形如石门,俗称石门山,山中泉润清流,洞壑幽深,林木繁茂,山势曲折迂回,风光秀丽。主峰胜涵峰海拔米,是曲阜境内最高的赏景佳处。山上有胜景二十四处,“石门月霁”在清初被列为曲阜“零门十景”之一,因此历来是游人流连观赏的胜地。唐天宝四年(年),诗人李白、杜甫相遇洛阳,遂结伴东游齐鲁,“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秋天二人在曲早石门山分别,情难分舍。“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树开?”李白赋诗送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但此后二人天各一方,再未重逢,石门山因此成为他们友谊的唯一见证。
石门寺在石门山腰,始建于金泰和年间(-年),原名全真观,是峰山道教的下院。明永乐年间(-年)扩建时,道教势力衰微,佛教兴盛。因观中有“玉泉”,遂更名玉泉寺,也习称石门寺。寺内有楼、堂、殿、阁数间,主体建筑千佛殿飞檐斗拱,气势恢宏,至
图王类方国今保存完好,千佛殿后有禅堂,是诸僧参禅清修之地,寺院西南有钟楼。玉泉寺规模虽不大,但石门山景色极佳,因此自曲阜城中来此游览者甚众,清代著名剧作家孔尚任更终老于此。
孔尚任,清代文学家,孔子64代孙,山东曲阜人。康熙十七年(年)秋孔尚任登石门山,爱山色之美,顿萌隐居之志,遂于胜涵峰阴叠茅筑庐,至今峰下尚有遗迹。康熙二十一年被衍圣公孔敏折聘请出山,先为衍圣公夫人治丧,后修《阙里志》及《孔氏家谱》,二十三年为康熙皇帝讲经,破格授国子监博士,三十九年罢官,四十一年春重归石门山,潜心读书,创作了名剧《桃花扇》,并写了大量赞美石门山的诗文,其中一首描述他雨中游石门山、玉泉寺所见到的景致:山尾山头拖翠长,吟鞭摇雨路苍苍。不成村舍三家住,稍有田膳半断荒。铺地云容如海市,遮天峰势似边墙。溪回岭转无穷态,直到门前见夕阳。
《冒雨过石门山,后由横岭口转寺前》诗紧扣诗题,用写实的手法,描绘行路中所见雨中山景,峰回路转,到玉泉寺门前时,却已雨过天晴,红红的夕阳给石门山、玉泉寺披上了万道霞光,景色十分迷人。清代颜光献也有《石门》诗:
石门山寺白云深,乱雨飞花野火侵。法帐空悬莲叶散,梵钟不响草虫吟。牛羊历落千林满,藤挂苍凉一径阴。草阁昔年何处是,流泉仿佛似鸣禽。
小编认为这首诗以苍凉的笔调述说着山寺颓态已露,盛时远逝的故事,山色青翠依旧,流泉滨滨作响,不禁流露出一点淡淡的物是人非的悲凉,但是其中石门的美景也是让历代诗人读物抒情。
大家对这个石门山的寺庙有兴趣么,欢迎一起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