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在思想上,儒家思想始终是占据着一己之地,并且历朝历代对于儒家思想也是极为推崇,像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可谓是自出现以来便跟随着中国的历史。而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也是受到了历朝历代的尊敬,同时孔子的后人也是如此。
图片来自网络尽管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的战乱纷争,但是依然有着孔子的后人安稳的生活下来。到了清朝的时候,由于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在思想与文化上自然与汉族不同,而儒家经典又是当时很多人都能够接受的,康熙皇帝也开始推崇儒家经典,毕竟若是清朝强行选择其他的思想,恐怕到时候反抗会更加强烈。而康熙皇帝也是说到做到,直接前去孔子的老家山东去祭拜,这一去也真的是凑巧,刚好就想到了孔子的后人孔尚任。
图片来自网络孔尚任其实仕途并不算是顺利,在科举这条选官道路上始终没有出头之日,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孔尚任对于仕途的渴望渐渐也是没了,但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康熙皇帝找到了孔尚任,也真的是不想的时候,自己便来了,而康熙皇帝找他的原因就是想让孔尚任给自己讲一些儒家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这下感情好,将自己老祖宗的知识,孔尚任自然是十分拿手,这一讲真的是滔滔不绝,似乎永远都停不下来,康熙皇帝也是听得十分认真,对这个孔尚任瞬间另眼相看,任命孔尚任担任国子监的职务。恐怕孔尚任自己都想不到,自己费尽心思都无法开启自己的仕途,就在一番高谈论阔中进入了仕途。
图片来自网络孔尚任被任命为国子监,虽然不是什么大的官职,但是在所有人看来,康熙皇帝亲自任命的人怎么会是庸才,自然对于孔尚任也很是重视。但是似乎孔尚任对于官场并不了解,可能对于清朝的统治也不太了解,居然写了一部《桃花扇》,这一下就闯了祸了,为什么呢?《桃花扇》的内容是讲述侯方域与李香君的悲惨爱情故事,用这二人的悲剧来反衬明朝灭亡的悲剧,虽然这仅仅只是缅怀明朝,但是对于清朝而言却是一种侮辱。众所周知清朝大清文字狱,而这部《桃花扇》已经不仅仅只是文字了,这一整部的作品都是在怀念明朝,再加上孔尚任的文采比较好,一时之间这部《桃花扇》在百姓间广为流传。然而康熙皇帝虽然对于孔尚任的这个行为极为不满,但依旧没有杀他,毕竟杀了他会失掉民心,这就得不偿失,毕竟民心易失不易得。
图片来自网络虽说孔尚任没有丢掉性命,但是却丢掉了官职,回到家的孔尚任也是知道自己究竟是错在了哪里,但也无法挽回了,只能将《桃花扇》的内容进行更改,毕竟能够躲得掉一次,不代表这个孔姓能够保他第二次,这也看出康熙皇帝为了笼络民心,即便孔尚任骂了清朝,也依旧没有定他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