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秦淮,一岸是文人雅士的晋升之地,另一岸则是脂粉飘香的风月场所,才子,佳人,乱世,这样的环境,向来不缺故事,名妓李香君的爱恨情仇,随着孔尚任的《桃花扇》而广为流传。
李香君生于苏州,原姓吴,家道中落之后被秦淮名妓李贞丽收为养女,后才改名李香君,绰号“香扇坠”。李香君当时虽身处烟花之地“媚香楼”,但仍是清白之身,亦有吟诗诵文,作画拨弦的风雅之骨。媚香楼的客人也多半是文人雅士和一些忠义之臣,侯方域初见李香君时,她“娇娇滴滴,年纪不过十五六岁,真乃容可落雁,貌能羞花,遂不觉魂飞天外,目不转睛,呆呆地望楼上观看”。两人一见倾心,容貌和性情的相合令两人迅速进入热恋,侯方域也在贫寒之时仍想尽办法斥重金为李香君办了梳拢仪式,并赠予李香君一柄上等的镂花象牙骨白绢面宫扇,并系上侯家祖传的琥珀扇坠,这就是桃花扇的前身。
初遇总是夹杂着一些甜腻腻的香粉气息,才子佳人,不难一见倾心,李香君也很快对侯方域许下了携手白头的实验。美好的爱情总是让人赞美的,但在爱情中坚守自我,坚贞不渝的人更是让人赞叹,尤其这个人是个出身风月场所的女子。李香君为保侯方域不被官场宦臣阮大铖污了清白之名,不惜变卖首饰,替侯方域还了人情。但阮大铖怎会放过李香君,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在经过“血溅桃花扇”之后,李香君因其才艺和颇具特色的歌喉被迫入宫,一入宫门深似海,不知何日见侯郎。
一朝事发,南京城被清军攻破之时,李香君趁乱逃出皇宫,回到秦淮河畔的媚香楼,然物是人非,这里既没有昔日一同寻乐的姐妹,亦没有她心心念念的侯郎,李香君恍然落寞之际,她没有想到的是,在板桥的另一侧,侯方域与她擦肩而过。
不见故人不见君,这种情况下,李香君选择为尼守贞,终日在栖霞山静心修行。天不负人意,当年秋季,侯方域终于在栖霞山与李香君会面,守得云开见月明,李香君隐瞒歌妓身份,以侯方域小妾的身份入住西园翡翠楼。接下来的日子,李香君度过了人生中最圆满的一段日子:颇得公婆赏识,与侯正妻和睦相处,与侯方域举案齐眉、琴瑟和鸣。然而苦守的爱情之后,美丽的时光也格外短暂,不久李香君便被侯父发现了曾经的歌妓身份并逐出家门,在为侯方域诞下一子后郁郁离世,年仅三十岁。
佳人总是早逝,李香君一生忠贞,不仅是为侯方域坚守身体上的忠贞,更是需要侯方域对她所崇尚的家国情怀的忠贞,三番五次在侯方域动摇时阻止其坠入骂名。相比之下,侯方域于李香君反而逊色许多。
或许是乱世多佳人,故国多才子,而天妒红颜,“你看那皇城墙倒宫塌,蒿莱遍野,这秦淮,长桥已无片板,旧院瓦砾满地,萧条村郭,只几个乞儿饿殍”。李香君的爱情就如这诗里所述一般凌乱萧条。但一生只爱一人,为这一人辗转,为这一人难眠,或许不是惊天动地,但求心意相合。如此忠贞于爱情,忠贞于本心的女子,着实难求。
若是世事难料,当年李香君一见钟情之人并非侯方域,而是另有其人,想必结局并不会有所不同,李香君必定也与那人爱的不渝,厮守至死。因为李香君本就是个对爱情怀有一腔热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