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瑶堇云诗
虽然清朝话题总有很多,这一个,我们还是说说家族的事情吧。要说家族,影响最深的就属孔子家族了,孔子已经是尊称,但他还有一个孔圣人的名号,古之圣人不止他一个,咱们的关二爷就是武圣,孔子则是文圣,但是后者的影响是思想上的,儒家对中国的影响一直至今,更是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自然,孔子家族就愈来愈壮大。
再回到清朝,康熙年代,孔家的一位后代名为孔尚任,康熙帝对他欣赏有加,封他当了一个官职,但是孔尚任却不是个当官的料,还惹到了皇帝,但是因为家族的原因才得以宽恕,换一个的话,估计早就玩完了。
当时的情况确实特殊,满人统领汉人,自然很难得到人心,康熙最先就想到了文圣孔子,就去拜见,才破格录用了一个孔家的人,这人就是孔尚任了,说起他,虽然出自书香门第,但是屡次科考名落孙山,早已心灰意凉,但是皇帝给了他机会,他自然欣然答应。
但是,朝中的人都知道,皇帝不过是为了让世人知道他的尊儒的,而不是因为孔尚任的才能,当了十六年的官,可大都是一些可有可无的职位,而康熙哪里还会注意这么个因为政治需要才提拔的人,如果不是孔尚任自己惹出天大的事情来,恐怕不会有人记得还有这么号人。
这当官啊,最怕就是闲着,这整天每个事情干,这让孔尚任不适应啊,于是就看看书,顺带写了本书,这点无可厚非,想他自以为才华横溢,想写一本惊世名作,也可流芳后世,还能捞到一个文人的名声。
于是,这本名为《桃花扇》的作品问世了,写的挺好,文采斐然,一时间在京城传了个遍,但却有天大的不好,就是这本书说的是大明王朝的兴亡,讲的是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悲剧,以此来影射明亡的悲剧,可康熙不开心了,身在清朝为官,却在惋惜明朝的灭亡,这不是吃里扒外嘛,这可是造反啊,是诛九族的大罪。
那么,事情来了,要治罪可就是动了孔子的后人了,那康熙多年的形象不就毁了,于是,就免了罪,官也给罢了,让其回家养老了,自知犯了忌讳的孔尚任也对得起康熙的饶恕,他尽量将《桃花扇》“边缘化”。
不得不说,还好是孔家,虽然没有实际的权力,但是其影响却是无可比拟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