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后裔在历代封建王朝里被称为“圣裔”,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优待。这些人对家族的荣誉极为重视,所以往往刻苦攻读,也出了不少文化大家。
孔尚任就是孔子的第64代孙,出生于顺治5年,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康熙年间,并曾一度得到了康熙的赏识。
其为官是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而被罢官也是有些莫名其妙,其最终失意大概就和其写了一部名传千古的《桃花扇》有关。
孔尚任的坎坷仕途,以及《桃花扇》创作的缘由孔尚任年少博学,除了“举业”之外,也广泛涉猎礼、乐、兵、农之术,可见其抱负不小。但偏偏屡次科场失意,连乡试都没有通过,也就是考不中举人。
此时的他业已30多岁,虽有归隐的念头,但终是心有不甘,便花钱买了一个国子生的位置。
那么,是因为孔尚任的才学不足吗?却也不是。因为他之所以能进入仕途,恰恰是其才学打动了康熙。
年,康熙首次南巡,返程的时候专门去了山东曲阜拜祭孔子,孔尚任作为孔子后裔,被举荐御前讲经。正是这一次机会,让他的才学得到了康熙的肯定,破格任命其为国子监博士,令其为诸生讲解经义,可见其才学早已超过了科举的范畴。
康熙对孔尚任最初是比较倚重的,第二年就派遣他随工部去淮扬疏浚黄河,没想到却遇到了河道总督和漕运总督的明争暗斗,令其在此滞留了三年。也就是在这一阶段里,他认识并厌倦了清代官场上的尔虞我诈,转而以诗文结交南方人士。
孔尚任回京之后不久,就被升为了户部主事,任宝泉局监铸,这是一个肥缺。然而文人的操守使得孔尚任两袖清风,贫困依旧,过着“官隐”的生活。
正是在这个时候,孔尚任利用闲暇时间完成了其构思20年之久的《桃花扇》。而其创作的过程也比较有趣,大有一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
孔尚任在没出仕之前就有写一本戏剧的打算,于是逢人便说他正在写一本《桃花扇》传奇,做官之后宴饮场合也经常这么说。但实际情况却是,他一直没有把这种想法付诸实践,只是有所构思,但却一个字都没写。
但偏偏少司农田纶霞对这部传奇很感兴趣,于是每次进京都要向孔尚任索览。孔尚任也是被逼得没有办法,于是只能挑灯填词,满足他的要求。
历时五年,三易其稿,孔尚任的《桃花扇》终于定稿了,这是年的6月。
《桃花扇》甫一问世便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还未刊刻,王公贵族便争相传抄,甚至有一天夜里,内侍竟然找到孔尚任索取全本,直接送入了宫中。
年的元宵,都御史李楠便令艺人排演《桃花扇》。自此之后,这出戏剧没有一天不在首都上演,并迅速传播天下。
然而诡异的是,在写下《桃花扇》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刚刚得到晋升不到一个月的孔尚任便被罢官免职,理由却是耽于诗酒、监铸不善这等“莫须有”的罪名。
时人都明白,正是《桃花扇》日益受到追捧,断绝了孔尚任的仕途。他自己也说,这是“命薄忽遭文字憎”。
那么,清廷为何对《桃花扇》的态度转折如此之大呢?这就要说一说它的内容了,问题说大不大,说小却也不小。
《桃花扇》的内容,在“文字狱”的边缘来回试探孔尚任创作的这一部传奇戏剧与以往的戏剧作品都不一样,它有一个非常明晰的历史背景。
清朝入关之后,孔尚任的族兄孔尚则曾在南明弘光朝任职,亲眼见证、亲身经历了很多南明遗事,这些掌故其回乡后曾屡屡与孔尚任谈起,而这也是孔尚任想要写一部有关南明王朝历史戏剧的缘起。
其在滞留淮扬的三年时间里,与明朝遗民多有往来,也曾漫游南京,去过秦淮河、燕子矶、明故宫以及明孝陵等地,甚至还拜访了已经出家的明末大锦衣张怡。
这就使得,孔尚任不仅仅搜罗到了南明王朝极多的隐事、轶事,还在精神上受到了明朝遗民们极大的影响。其孔子后裔的身份,令其对“天下兴亡”有了更多的感慨,甚至对清王朝的态度都有了些微的转变。
这些内容,都被孔尚任放在了《桃花扇》中,甚至还罗列出了剧情出处,而天下兴亡之感也充斥在了字里行间。
这部剧借着书生侯方域与名妓李香君的分分合合,来展现南明王朝内部的荒唐和混乱,其中包含着君主的昏庸、奸臣的弄权、以及军队中的内斗火并,深刻揭示了南明王朝灭亡的原因所在。
在以往的戏剧里,才子佳人之间的爱情往往因世道混乱而横生波折,但《桃花扇》恰恰与之相反,写侯方域和李香君在战乱中的离合,其目的便是借此来展现兴亡之感。故事的讲述是次要的,所有内容都为抒情服务。
作为全篇的线索“桃花扇”,本是一柄侯、李二人定情的普通折扇,但却因为被鲜血溅染而变得不同寻常。
侯方域出于爱国热情与奸臣阮大铖、马士英矛盾日深,不得不出走投奔史可法。而李香君却在后方遭遇了阮大铖等奸佞的迫害,她以一介平民的身份于宴席之上痛骂奸臣,宁死不屈,最终想要撞壁自尽,其额间鲜血迸溅到了这一柄定情折扇上。
侯方域的好友杨龙友根据折扇上的血迹,点染出了一朵一朵的桃花,这就是“桃花扇”的由来。
南明王朝在面对清朝铁骑的时候,不思自强,反倒“文争于内,武争于外”,信奉“国仇犹可恕,私怨最难消”,最终令清朝铁骑长驱直入,攻破扬州,史可法力尽沉江,南明覆灭。
然而,故事却还未结束,侯方域与李香君战乱之后再次重逢,按照一般的剧情描写,二人应该隐居江湖之间,不问世事才对,但《桃花扇》却安排了一个破灭的结局。
在《入道》一出中,道士张瑶星劝侯、李二人堪破情根,侯方域以男女室家,人之大伦回应,结果张瑶星却直接痛骂:
呵呸!两个痴虫,你看国在那里?家在那里?君在那里?父在那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
一番话令侯、李二人冷汗淋漓,如梦方醒,如此破碎江山,哪里还能找到一块干净土地栖身呢?出家入道,远离凡尘,尚且只能求得一个心安罢了。
这个结局是孔尚任在《桃花扇》里刻意安排的,无论是史实记载还是其他艺术虚构,都没有类似情节。孔尚任之所以为故事写下这样的结局,目的就是为了表现“亡国”的破灭感,甚至还包含着对封建制度走向衰落而无可奈何的叹息。
孔尚任和其在淮南地区结交的明朝遗老们都不同,他虽为孔子后裔,但却是地地道道的清朝人,他在诗文和《桃花扇》传奇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不是对清王朝的愤恨,更不是对明王朝的怀念和惋惜。
所以,《桃花扇》所传递出来的情感不是遗民之思,确切来说是更高一筹的“天下兴亡”之叹。
在最后一出《余韵》里,孔尚任用八首《哀江南》套曲将这种感情抒发到了更为幽深的地步,“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不仅仅是唱出了南明的衰败,也不仅仅是表现对年大明的哀叹,其中还包含着对处于封建末世之时文人内心的破灭和忧患。
一方面是因为传奇戏剧属于通俗文学,并不能像“诗文”一般受到重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桃花扇》虽然对南明表露出同情的姿态,但根源上并没有出现对清朝的愤恨,而是转为对“兴亡”的咏叹,这才使得它并没有被收入“文字狱”中。
但即使如此,名扬天下的《桃花扇》从创作完成到初次刊刻,中间也隔了近10年的光阴,而孔尚任的余生直到死去,过了近20年冷清孤寂,穷愁潦倒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