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阅尽五千年归德府脚下摞了5座水中城

商丘有故事,一城阅尽五千年

探秘“人类第一把火”、华商起源、“城摞城”奇观

演绎“钻木取火”。

侯方域故居。

本版图片由承办方河南商报提供

商丘有故事。燧氏取火、华商始祖、仓颉造字、阏伯观星等。商丘要打造“故事城”。

4月23日-25日,全国60家主流媒体齐聚河南商丘,参加商丘旅游推介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大讲堂。25日,在返回长沙的高铁上,三湘都市报记者忍不住发了一条朋友圈:一城阅尽五千年!随即,朋友圈被点赞、评论“霸屏”。

目前,商丘共有16个A级景区。商丘市副市长岳爱云表示,“我们不仅要吸引国内的游客,还要吸引全世界的游客。”

■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记者丁鹏志

归德府脚下摞了5座“水中城”

商丘古城至今已有多年历史。它与丽江古城、平遥古城等一起被评为中国十大古城。现在的古城是明朝弘治十六年开建的归德府,是一座“水中城”,被环绕在城湖中,仿佛“漂浮”在水中,样子就像古时的铜币。在归德府的脚下,还摞着5座城——元朝的归德府城、北宋的陪都应天府南京城、隋唐时期的宋州治所宋城、秦汉时期的梁国国都睢阳城、周朝时期的宋国都城。

商丘市旅游局局长王景宇推介说:“商丘古城是我国唯一一个集‘水中城’、‘城摞城’、‘八卦城’为一体的古城。我们要把商丘打造成游客休闲旅游的目的地,要将商丘古城打造成商丘旅游的‘龙头’和‘王牌’。”

站在商丘古城的南门城墙上,越过水域,可以遥望四大书院之一的应天书院。为岳阳楼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就曾在这里求学、执教近八年之久。

此外,商丘还有凄美爱情故事《桃花扇》主人公侯方域的故居,唐代书法大师颜真卿的真迹《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以及巾帼英雄花木兰、金缕玉衣、汉墓壁画、黄河故道等。

“人类第一把火”在商丘点燃

商丘燧皇陵火种还被誉为“华夏第一火种”。一万多年前,“三皇”之首燧人氏受燧明国飞鸟啄树发出火光的启发,在这里发明钻木取火,点燃了人类的第一把火,正式开启人类文明。商丘的“燧皇陵”便是为了祭祀燧人氏而建。导游告诉大家,燧人氏代表的是一个时代。

正因为商丘是中国火文化之乡,所以“黄河之旅”首游式火炬传递取火仪式、河南省七运会火炬传递取火仪式、首届河南省信用经济论坛“信用圣火”取火仪式等,都曾在这里举行。

“华商之源”阔步“富商大道”

商丘还被誉为“华商之源”。商丘华商文化广场是为纪念“华商始祖”王亥所建。当时属于商部落的王亥发明了牛车,开始驯牛,并用牛车拉着货物到外部落进行交易,外部落的人则称他们为商人。如今的“商人”“商品”“商业”即源于此。因此,后人尊王亥为“华商始祖”。

整个华商文化广场分为三商之门、富商大道、万商广场等五大部分。富商大道直通王亥像前的拜台,由19组货币图案铺设而成,囊括了从夏朝到清朝等19个朝代的货币。整个大道共铺有历代货币余种余枚,堪称中华钱币的一部通史。在天然红砂石铺成的万商广场上,刻有2.01万个各种字体的“商”字。

讲堂

把握关键牌打造“故事城”

如何做大做强商丘古城这一“王牌”?4月25日,旅游研究专家和60家主流媒体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大讲堂”中给出了答案。

商丘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全周表示:“商丘是个有故事的城市,燧氏取火、仓颉造字、阏伯观星等。商丘要打造‘故事城’,讲好商丘故事。”

“中国人的脚步永远踏着文化的祥云,一部人类史就是一部旅行史,它的名字叫做文化!”大河网络传媒集团总编辑孟磊则通过用范长江、周穆王、作家雨果、画家高更、李白和汪伦等的故事,阐述了文化和旅游以及媒体的深刻内在逻辑。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辉建议:“商丘用文化活化的方式与现代旅游类型相结合,形成有机融合文化和旅游,比如,打造旅游小镇、露营地、旅游综合体旅游产品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张立生表示,旅游产业已进入升级转型融合发展新时期,这个新时期就是旅游发展的4.0时代,“文化与旅游应该催生出新的产品和产业,商丘要通过创意驱动打造出会讲故事的旅游产品。”

来自三湘都市报等媒体代表也为商丘古城旅游IP建言献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