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子鱼
01.
无论历史怎样发展,时代如何变迁,有些文学经典永远会熠熠发光,哪怕是在颠沛流离的岁月里,依然会给人带来温暖和力量。
《西南联大文学课》收录了西南联大朱自清、游国恩、罗庸、萧涤非、闻一多、浦江平六位先生关于古典文学的文章。
内容涵盖了朝代更替与文学变革的关系,以及《红楼梦》等古典文学作品的创作动机,以及优缺点等文学话题。
这本书按照历史时间顺序分为五个部分,从先秦到晚清期间的一些重要的文学作品、作者及其思想层层罗列,细细分析,展现出西南联大包容、尊重、高质量的学术风采和学术成果。
02.
西南联大全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共同组建的一所综合性国立大学。
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平津沦陷,南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都停止办学,在各界人士的努力下,三所大学决定合并南迁,在昆明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
虽然西南联大成立只有不到九年的时间,但是它的影响力却是巨大的,在余名学生中,已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五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八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以及8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1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西南联大成立之时,虽然条件简陋,物资贫乏,但是大师云集,在那样一个特殊时期,先生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引领一大批有识青年走上了新的道路,开创新的历史。
闻一多的唐诗课、陈寅格的历史课、冯友兰的哲学课,朱自清和浦江清的文学课.......无一不在民族危难时刻,如同一粒粒种子,洒在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给整个民族的复兴,带了新的希望和力量。
03.
这本《西南联大文学课》就是整合了大师们的在西南联大的文学课讲义,所选的文章在内容都侧重和表达方式上各有不同,让我们领略了先生们各有千秋的教学和写作风格,体现了西南联大的学术“自由”和教学上的“百花齐放”。
诗的源头是歌谣,而诗词的魅力给人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那些经典的诗词一代一代人传颂下去,成为不朽的佳作。
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经开始,再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的盛唐气象,再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类情感共鸣,诗词的魅力在历史的长河里,始终熠熠生辉。
朱自清在文章中阐述,中国诗歌的开端就是从《诗经》开始,人们在高兴或者悲伤的时候,会把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然后记录下来,“诗言志”就是这个道理。
无论是《诗经》和《国风》,还是《楚辞》和《离骚》都是这样的演变过程,再到风雅颂,赋比兴的教化作用,让诗词的发展更加多元化。
从先秦诸子到司马迁和《史记》,再到西汉后期的散文和词赋,西南联大的先生们都深入浅出地做了分析讲解,让学生们对历史对国学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陶渊明作为南北朝文学代表人物,他一生仕途多舛,他不满黑暗地现实社会,只能在文学作品中抒发自己的心情,《桃花源记》里描述的美好生活是他对秦汉魏晋时期这些封建社会产生相对立的理想世界,令人悠然神往。
陶渊明回归田园后,写出很多的田园诗词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那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好画面,就具有代表性。
陶渊明作品现存诗一百二十首,散文六篇,词赋三篇,虽然篇数不多,但是意境真实而且传神,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以及远离不阿的高洁志趣。
唐代文学的主流,一为唐诗,一为古文,两者均从初唐开始萌芽,开山鼻祖从沈佺期到宋之问,陈子昂到张九龄这四人就是代表人物。
唐诗在中国诗词的至尊地位不可撼动,从初唐、盛唐、中唐到晚唐,可谓是硕果累累,令后人无不艳羡。
唐诗的种类很多,有宫廷诗、赠达诗、园林诗、行旅诗、书画诗,田园诗等等,彰显了唐朝文化的丰富多彩,以及唐人精神世界的富足和安逸。
唐朝的诗人更是数不胜数,从李白与杜甫,到王维和孟浩然,再到王昌龄和王之涣等等,他们的作品都脍炙人口,也是因为这些诗人和他们的作品让大唐文化在历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宋朝的宋词最为发达,秉承唐诗而又改变风格,结合乐府歌词,从相思、离别、四季景物以及生活场景为题材,抒发热烈的情感。
宋代的文学代表人物更是重量级,欧阳修,辛弃疾,范仲淹,王安石,苏轼,李清照,晏殊,晏几道等等。
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而他们家的三苏占了其三,苏轼为代表。
苏轼的散文和诗词都极具艺术价值,无论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婉约,还是《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放,令人赞不绝口,成为永远的经典。
中国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都是在明清时期诞生的,可以说明清时期的话本文学已经达到了鼎盛时期。
《红楼梦》是我最喜欢的一部文学作品,也有许多资深红迷们把研究《红楼梦》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称为“红学”。
浦江清在关于《红楼梦》的讲义里,对作者以及作品做了深度剖析,虽然书中只是节选了一部分,但内容足见丰富。
不管这部作品叫《石头记》、《金陵十二钗》、还是《红楼梦》,它终究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它带给人们的文学价值是无可替代的。
关于明清的文学作品讲义,还有《儒林外史》、《桃花扇》,更有备受争议的作品《金瓶梅》,大师们的讲解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理解方向。
04.
西南联大距今已经有八十余年了,虽然时代远去,我们无能为力,但是那些大师们的授课、传道、解惑的精神和力量,让国人时刻铭记。
逝人已去,但是他们在西南联大授课的讲义,作为文化财富,会以文字的形式永久留存,并且一直传承下去。
这套以西南联大讲义为核心纽带,策划的一系列图书,展现了西南联大的教育精神和大师风貌,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与思想特点,是值得珍藏的一套佳作。
这套讲义一共七本,包括《西南联大文学课》、《西南联大哲学课》、《西南联大文化课》、《西南联大国史课》和《西南联大诗词课》,《西南联大国学课》,《西南联大古文课》,每一本书都可谓是经典再现,值得永久珍藏。
THEEND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顾子鱼,自由撰稿人,和你一起分享好书好故事。
:
《于是生活像极了生活》:跟随“生活家”梁实秋,品味生活的味道
跟着庄子参悟人生真谛,逍遥过一生
读《董梅红楼梦讲义》,走进红楼宇宙
李银河《我的生命哲学》:一个女人关于生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