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莲花石时隔11年再度露出水面曾铭刻

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7_16268082.htm

此次露出水面的莲花石。通讯员袁孝椿摄

近日,重庆日报记者从江津区文管所获悉,被誉为“川江七大枯水题刻”之一的江津莲花石题刻日前再次露出水面。这也是该题刻时隔11年后,再度与市民见面。

36块礁石仿如一朵巨大的莲花

“看,这就是露出水面的莲花石。”近日下午,重庆日报记者随江津区文管所的工作人员来到几江长江大桥,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只见宽阔的江面上,一大片黛青色的黑色礁石隐在江水中,像一朵硕大的莲花在江水中“绽放”。露出江面的礁石约有半米高,不足10平方米。由于工作人员还在对露出水面的莲花石进行清理,重庆日报记者并未看到此次出水题刻的具体内容。

“长江堪称世界第一大古代石刻水文记录走廊,其中重庆段的水下石刻有江津莲花石、朝天门灵石、江北耗儿石、巴南迎春石、涪陵白鹤梁、丰都龙床石、云阳龙脊石等七大枯水题刻。”江津区文管所负责人张亮介绍,莲花石水文题刻位于江津区几江东门外长江航道北侧江水中,距几江长江大桥约米,又名挑灯石,由36块大小礁石组成,全露面积可达余平方米,上有题刻38处,诗词共48首,因其状如莲花而得名。“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枯水题刻,它常年没于水下,仅在江水特枯年份的早春时节露出水面。民间也有‘石不常见,见则年丰’的说法。”

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历史上莲花石可考证的出水次数仅有17次,历代文人在莲花石上留下的诗歌和题刻忠实地记录了南宋乾道中期至民国二十六年间近年的长江枯水位情况,通过考察这些诗题所在位置,可摸索出长江水位变化规律,为修建水利设施提供重要的参考。

莲花石上明朝奇女子的传说

“在莲花石上的题刻中,除了咏叹莲花石奇特风姿和‘石现兆丰年’的祝颂外,大部分诗歌都是缅怀一位名叫谢秋芳的明朝女子。”张亮告诉重庆日报记者,相传明崇祯年间,泸州一位貌美如花、多才多艺的名妓谢秋芳,与在泸州做官的江津人杨生相识,两人互生爱意。后来,杨生被诬受贬,离开泸州回江津时向谢秋芳承诺,将凑钱为其赎身并结连理。哪知时隔一年,谢秋芳仍不见杨生的影踪,谢秋芳自己赎身后到江津寻找,才得知杨生已在归乡途中郁疾而亡,痛不欲生的她到莲花石吟诗凭悼后跳江殉情。

“如果说《桃花扇》中江淮名妓李香君和白衣书生侯方域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曾让无数读者潸然泪下,那么谢秋芳与杨生的故事,可谓是上演了一部重庆版的‘桃花扇’。”张亮感慨道。

将用现代手段留下莲花石千古奇观

“莲花石的每次出水,都会吸引大量市民前来围观。”张亮说,但每一次它沉入水底之后,人们都会担心这是莲花石的谢幕演出。

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随着河床的缓慢抬升,莲花石出水已经越来越不容易。因此,莲花石每次出水的时候,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就成了一项重点工作。早在年,江津就启动了莲花石题刻资料抢救保护项目,采用工程测绘、题刻翻制阴模、题记编录、摄录像及拓片局部围堰等方法,在获取莲花石题刻基础数据的同时,还对部分题刻进行翻模。

随着莲花石今年出水,江津区文管所日前已联系了相关文物保护单位,准备在对莲花石进行勘测记录、拍照存档、收集相关水文资料数据的同时,建立三维数字模型,以让更多市民在未来能借助电脑模拟,直观地看到长江中这一千年水文题刻奇观。本报记者黄琪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