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
所谓“东鲁孔梅溪”,是指《桃花扇》作者曲阜孔尚任。
“东鲁”,原指春秋鲁国,后以指鲁地(今山东省);又代指孔子。孔尚任(-),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清初诗人、戏曲作家,《桃花扇》作者。
康熙二十三年()康熙帝南巡北归,至曲阜祭孔,孔尚任在御前讲经,得康熙帝赏识,破格授国子监博士,赴京就任。康熙二十四年()孔尚任奉命赴江南治水。康熙二十九年()孔尚任回京,开始创作《桃花扇》,于康熙三十八年()完成。
孔尚任与万斯同、钱名世交往密切,曾作《赠万季野》《李鼐公兄弟招看海棠同陈子文刘元叹刘雨峰钱亮工吴元朗分韵》(康熙三十八年,)诗二首。万斯同辞世后,孔尚任又作《哭万季野先生步杜工部哭李常侍韵前起后结俱用原句》二首。
明末清初鼓词作家贾凫西在《历代史略鼓词·尾声》中,写有《哀江南》套曲七支,其第七支《离亭宴带歇拍煞·总吊金陵》云:“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所谓“朱楼”是指南明(南京弘光朝廷)。孔尚任是贾凫西的曲阜老乡,他将贾凫西之《哀江南》曲几乎原封不动地搬入了《桃花扇·余韵》之中,而《桃花扇》也是写南明(南京弘光朝廷)之兴亡,所以《桃花扇》也可称为“朱楼梦”。《石头记》第五十二回“真真国女儿诗”之“昨夜朱楼梦”,则明点《石头记》即“朱楼梦”;因《石头记》之舞台不只局限于南京,所以又为“朱楼梦”起造大观园。
万斯同小像孔尚任与万斯同可谓志同道合之挚友,《石头记》第十三回有一条署名“梅溪”的批语,当为孔尚任所作。所谓“梅溪”即来自《桃花扇》和《石头记》。在《石头记》中“梅”代指南明(详见《石头真言》第四十九回、第五十回),“溪”则谐音“戏”,所谓“梅溪”即隐“南明戏”,亦即《桃花扇》。所以所谓“东鲁孔梅溪”即指创作《桃花扇》之孔尚任。
《桃花扇》正如孔尚任自己所说,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即借江南名妓李香君与复社文士侯朝宗之悲欢离合,写南明(南京弘光朝廷)之兴亡。故《桃花扇》也可称为“风月宝鉴”。
所以所谓“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既点出《石头记》创作于孔尚任创作《桃花扇》之时,又点出《石头记》是借“风月故事”写“南明史”之“风月宝鉴”。也就是说在康熙二十九年()昆山“二徐”回籍后,《石头记》之创作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