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的戏里戏外中国经济网

昆曲,起于江苏,兴于全国,是唯一发源于南方的全国性剧种,也是中国首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传统艺术。在昆曲六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中,产生过无数辉煌而极具影响力的剧作。其艺术创作在清代中前期达到顶峰,《桃花扇》《长生殿》两部巨著先后脱稿,名动天下,被誉为“明清传奇的压卷之作”。孔尚任和洪昇,两个处于同一时代的文坛巨匠,在文学史上也被并称为“南洪北孔”。自此之后,昆曲乃至古典戏曲的创作中,再未能出现一部在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上超越《桃花扇》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清代传奇《桃花扇》,是昆曲艺术的最后一座丰碑。然而,孔尚任因为剧作享誉文坛名标学史,却同样也因为剧作的影响力遭至罢职贬官,终身仕途无望。年9月,康熙帝玄烨曲阜祭孔,作为孔夫子的“后裔”,三十七岁的孔尚任荣获举荐,御前讲经。在这场三百余年前的“百家讲坛”上,孔尚任的“讲座”令康熙十分欣赏,加之出于笼络天下儒士之目的,孔尚任被从优额外授为国子监博士,从此走上仕途。年,孔尚任十年采风十年撰写《桃花扇》定稿。此时,他的上司户部左侍郎田雯便常向他索取剧本,以先睹为快。因为史料的缺失,谁也说不清,借阅了剧本的田雯到底有没有再把剧本借给别人,抑或这位提前知道了剧情的田大人有没有四处剧透。但是,在这一年的秋天,康熙帝曾命内侍向孔尚任“索要剧本观之”这件事,却被作者本人记录了下来。次年三月,孔尚任升任户部广东司员外郎,不久之后,即以“疑案”被罢官。而事实上,不管是当时还是后世的观点,都认为这是康熙对于《桃花扇》的不满。考虑到《桃花扇》中所涉及的明清易代的史实和对清军屠戮扬州的间接描写,再对比康熙初年株连甚广的“明史案”,躲过文字狱的孔尚任,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一部《桃花扇》从构思到真正完稿,花了孔尚任二十年的光阴。年到年孔尚任前往淮扬出任河工,闲居扬州期间,就曾与明代的遗老耆旧如冒辟疆、黄云等人往来结交,并亲至梅花岭、秦淮河、明孝陵等地探访。鉴于董小宛与冒辟疆的婚姻和董小宛的出身,在孔、冒二人的交往中,冒辟疆恐怕不会少谈对于往事的回忆,因此,很难说他到底给孔尚任“爆了多少料”。然而,在此之前很久,孔尚任就有了创作《桃花扇》的念头,引起他这个念想的,是他的岳丈秦光仪。秦光仪是孔尚任族兄孔尚则的连襟,孔尚则在崇祯年间曾任洛阳知县,南明弘光帝时官至刑部江西司郎中。明清动乱之际,秦光仪曾在孔尚则府中避乱居住,“得弘光遗事甚悉”,回乡之后,秦光仪掌握的这些“史料资讯”也悉数告知了孔尚任。《桃花扇》一剧中最关键的情节——李香君血溅扇面,杨龙友点染桃花,即剧名《桃花扇》的由来,即来自于杨龙友的侍从亲口相告于孔尚则之后又由秦光仪再诉说给孔尚任。口口相传,并不见诸史料。虽然是依据史实而创作,然而对于剧中的主要人物,孔尚任却做了一些与史实不同的改编,就现存史料来看,并没有侯方域在避祸远走之后又曾回来见过李香君的记载,李香君本人之后的生活也有多种说法。而侯方域则在清顺治八年“出应乡试,得中副榜”。二人双双出家入道的结局,是孔尚任的艺术创作。然而,孔尚任为什么要创作这样一个结局?虽然孔尚任自己也坦承写《桃花扇》目的在于“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只是一个载体,想体现的是一个朝代的兴亡。实际上,对于孔尚任来说,与其说这是“前车之鉴”,倒不如说这是以虚构的形式,说出了他不敢说却又想说的话。在孔尚任的《桃花扇》中,侯方域是作者自己的投影和折射。儒家的道德准则之一即以匡扶天下为己任,有一种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这种情怀数千年来贯穿于整个由儒生形成的“士”这一阶级当中,使他们对国家有着更为强烈的责任感。作为孔夫子的后裔,孔尚任的这种责任感和文化认同感会更为强烈。身为明末儒生领袖之一的侯方域,尽管也曾指斥时弊,怒骂阉党,却无法改变明亡清兴、朝代覆亡的大趋势。而孔尚任,在情感上虽然更为倾向于逝去的旧时代,也依然要整顿衣冠,出仕新朝。这种情感上的矛盾与冲突,使他们在心理上有着更为沉重的无力与羞耻感。孔尚任与侯方域们需要以某种行为来对自己进行救赎,或者说完成想象中的救赎。所以,侯方域为自己的书斋取名为壮悔堂,而孔尚任让侯方域与李香君放弃爱情和世俗的生活,以“自我流放”的形式,完成救赎。《桃花扇》一剧,虽为清代传奇巅峰,却从此鲜见于舞台,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著名编剧张弘,依据孔尚任的原本,取其主干精华,改编为南昆版《桃花扇》。张弘在改编中,更加坦然地展现了侯方域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无力感。在大厦倾覆、王朝覆亡之后,侯方域出家入道更像是一种心灰意冷的躲避。这是历史上文人们在现实中的无奈逃避和心理上的自我救赎,也是编剧“以人为本”的悲悯与宽容。在这一版本中,为了理想和爱情,张弘笔下的李香君踏上了寻觅之路,然而当她困累已极在寺庙门口休息的时候,却并不知道那个躲在门后不敢开门相见的出家人,就是自己苦苦寻觅的心中侯郎。李香君的最后一句唱词是:“不信侯生林下做垂钓。”她未必不知道侯方域已经出家,但她宁愿选择相信他没有出家,而是依然在“为国分忧,为民解愁”。侯方域入道,李香君寻人,门里门外永无相见之日,是孔尚任悲剧意识的强化,却也是编剧给予李香君这个形象,给予执念者的救赎。来源:新华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