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有很多图书界人士在中国香港——第33届香港书展于7月19日开幕。
有现场观众发现,这场分享会的问答环节,堪称“内地名校联谊会”:有人说自己是“复旦哲学在读,想聊一下海德格尔”;有人说自己“中国政法毕业,是罗翔亲自教过的学生”。最后有个男生弱弱地表示:“我不是复旦的也不是交大的,我只是个迷茫的普通人,我可以提问吗?”据说,全场都为之鼓掌。
7月,香港书展;8月,南国书香节和上海书展。对于爱书人来说,书展以及由此带来的跟书相关的讨论,永远不嫌多。
昆曲也摇滚
学习昆曲11年,同时也是摇滚乐队主唱的歌手王蒲实,在一档音乐综艺中演唱原创歌曲《明歌》,令观众耳目一新,被称赞“把昆曲唱出摇滚味儿”。
王蒲实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他与三名同校同学组建了“鲜克”乐队。乐队名取自《诗经·大雅·荡》中的“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他们的目标是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传统戏曲。
用当代的方式走进传统,成为当下的一种思潮。曾任《中国摇滚乐》杂志编辑的葛康岚与友人联手发起“古务运动发展小组”,致力于挖掘中国戏剧、民间声音及景观碎片,并建立与当下的联系。
关于昆曲,葛康岚认为,现在大众所熟知的《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昆曲代表作无法完全彰显这一传统艺术之丰富。
实际上,在明代,昆曲作为市民娱乐的方式之一,“可以呈现深沉、猛烈、复杂之情感”,而不是仅有精致的形态。
“古务运动发展小组”成员之一积木表示:“‘古务’虽然把传统当作抓手,但谈论的还是今天的东西,它好像发生了一点形态上的变化,但还是那些很本质的关于人性的东西。”所谓“古”,可以理解为一种看待传统的视角或趣味。
“古务运动”logo。/“古务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