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尚任创作桃花扇
孔尚任,~,字聘之,号东塘。
青年时代的孔尚任曾经多次努力争取由科举进入仕途,为此还卖田纳粟捐了监生,却没有达到目的。康熙二十三年,康熙第一次南巡祭孔被推举为祭典后讲经,被康熙帝称许,破格提拔为国子监博士以表示尊孔崇儒。孔尚任受到极大感动。
次年受命随工部侍郎疏浚黄河海口。河道总督不同意疏浚工程,与下河衙门发生争执,在朝廷中形成互相攻讦的两派,工程时起时停。最后河道总督派系获胜,河道衙门被撤,工程夭折。此三年间,孔尚任广泛结交流寓扬州的名士,时常举行诗酒之会,嫣然风雅名士。他在淮扬写多首诗,收入《湖海集》。
这些名士中不少都是南明遗老。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与之往来密切,是《留都防乱贴》的署名人,对侯方域、李香君非常熟悉。冒襄曾不顾八十岁高龄、百里路途,到孔尚任处同住三十日,详述南明弘光小朝廷的兴亡之事。河道衙门解散后,孔尚任乘机游览了南京城,亲身游历了南明小朝廷故地,听秦淮河上船家讲述明末旧事,并到栖霞山访问了身历北京甲申之变和南京弘光败局的张怡(剧中写成了张瑶星)。此间的活动,成为《桃花扇》创作的缘机。
康熙二十九年孔尚任返回北京,在国子监博士任职多年后才转为户部任职,功名之心渐渐冷落。此间孔尚任和京中闲散文人结社唱和,悄悄写起了《桃花扇》。康熙三十八年《桃花扇》定稿,官员名流竞相传抄,康熙也索去阅览。次年春,《桃花扇》上演,轰动朝野,引起康熙帝的不满,孔尚任也随之被罢官。
二、康熙时期的文化生态
康熙帝即位后,在文化政策上侧重于拉拢民间文人,一来可展现统治者的宽容与气度;二来可逐渐消除文人心中因世变所带来的苦痛与隔阂;三来可促进民族融合,实现教化功能。在其文化政策中,影响最大的便是再次纂修《明史》,这是一次由官方所倡导的反思历史的行为,在康熙时代近四十年的时间里,成为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