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个中外演出团体同台献艺吉林非遗节开幕式
7月5日,由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第三届消夏避暑全民休闲季暨吉林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式启动仪式及专场演出在长春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来自北京、天津、重庆、吉林、陕西、湖南、贵州等7个省(直辖市)以及日本、韩国、俄罗斯的14个中外演出团体、名演员同台献艺,为观众献上了一台经典荟萃、质量上乘的艺术盛宴。
歌舞《吉林欢迎你》昆曲《长生殿》中国杂技团、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天津市曲艺团、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心、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陕西秦腔艺术研究院、湖南省昆剧院、吉林市歌舞团、前郭县民族歌舞传习中心、延吉市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贵州省黎平县侗族大歌艺术团、日本新泻太鼓乐团、韩国首尔京畿道舞蹈团、俄罗斯戈登科舞蹈团等国内外知名文艺院团荟萃,秦腔“四大名旦”之首、二度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李梅,“梅花奖”获得者、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雷凌,“梅花奖”获得者、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倪茂才,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得者、著名表演艺术家闫学晶等齐聚春城,让吉林在一时间成为各国各民族非遗文化的集聚地。
演出以歌舞《吉林欢迎你》华丽开场,包含传统戏剧、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曲艺、传统杂技等多个传统表演艺术类别,展示了非遗传承生生不息的民族文化自觉。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国家级非遗项目秦腔、河北梆子粉墨登场,方寸乾坤,尽显梨园锦绣、古韵流芳。秦腔《大登殿》苍劲高亢,昆曲《长生殿》凄美婉转,河北梆子《大刀王怀女》慷慨激越,让戏迷过足了戏瘾;中国杂技团最具知名度、享誉国际舞台的节目集体空竹《俏花旦》经典再现,演绎传统杂技的匠心技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欢乐侗家人》和谐优美,彰显盎然古趣,国家级非遗项目川江号子《船到码头把酒喝》抑扬顿挫,唱出搏击激流的时代之音。
“川江号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曹光裕在采访时说:“这是我们第一次穿越山海关来到吉林长春,非常荣幸来参加这次吉林非遗节的艺术盛会,我们这些船工平均年龄65岁,最高的是73岁。我们会用最饱满的热情将古老长江边上那绵延了数千年的沧桑呐喊献给今天的观众,让这项技艺在历史的长河中延续,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并喜欢它。”
河北梆子《大刀王怀女》空竹《俏花旦》川江号子《船到码头把酒喝》吉林省的两个节目——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朝鲜族《农乐舞》历史悠久、粗犷淳朴、技艺高超,国家级非遗项目蒙古族马头琴齐奏《万马奔腾》气势雄浑、苍茫悠扬、如歌如泣,激起观众的强烈共鸣,将吉林非遗文化的魅力与传承展现得淋漓尽致,日本传统鼓舞《祈福舞》、韩国宫廷舞《太平舞》、俄罗斯传统民族舞蹈《欢庆》轮番亮相,各国各民族的非遗歌、舞、乐交相辉映;曲艺绝活七音换手联弹上演曲牌联奏《柳青娘》《万年欢》《夜深沉》,6人演奏7件乐器,技艺精湛,配合默契,令观众目不暇接;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著名表演艺术家闫学晶前来为家乡文化盛事助阵,演唱歌曲《关东情》《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将气氛推向高潮。在尾声部分京歌《盛世中华》中,吉林省戏曲剧院著名高派京剧表演艺术家倪茂才、优秀青年演员张蕾蕾、马立压大轴登场,以醇厚充沛的艺术魅力征服了现场观众,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日本传统鼓舞《祈福舞》朝鲜族《农乐舞》蒙古族马头琴齐奏《万马奔腾》著名表演艺术家闫学晶(中)据了解,吉林非遗节旨在推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促进传统表演艺术类非遗项目区域性交流传播,活动从5日-13日历时9天,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吉林文化旅游风采”为主题。其中,长春市为主场地,全省各地同时开展活动。本次活动共汇集4个国家、18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41个非遗项目、18个戏曲剧种、32个院团、余名演职人员,在9天时间里安排演出25场,讲座1场,精彩不断、亮点纷呈。
余名非遗表演者和展览惊现长春水文化生态园
抖空竹、高高跷、天桥中幡……7月5日,这些难得一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齐聚长春水文化生态园,也正式拉开了第三届消夏避暑全民休闲季暨吉林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非遗表演及传统手工艺项目展示活动的序幕,并持续到7月7日。
在长春水文化生态园北露天沉淀池、艺术广场、下沉式雨水花园、水文化博物馆等地设置了8个展区,汇集23个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和余名非遗传承人和表演者进行现场表演和展览展示,包括鼎丰真糕点、彪哥煎饼、朝鲜族打糕、朝鲜族泡菜、福义德道口烧鸡等非遗美食,关氏满族剪纸、李氏葫芦画、关东泥人张、徐氏中国结、韩氏草编、白氏面塑、李氏满族刺绣、玉雕、陶艺等传统工艺,琵琶、古琴、古筝等传统音乐,长鼓舞、高高跷、中幡、举刀拉弓、抖空竹等传统表演。让广大市民游客在体验与互动中,感受到非遗传承人的匠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其中,远道而来的兰州永登县的苦水高高跷,来自北京的天桥中幡,他们的高空表演和高超技艺,成为水文化生态园系列活动的招牌和亮点,彰显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无穷魅力。
此外,吉林非遗节专场演出每晚都会在长春水文化生态园的艺术广场精彩呈现。除了吉林省的京剧、吉剧、黄龙戏、满族新城戏、二人转、曲艺、朝鲜族歌舞、蒙古族歌舞等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外,中国评剧院、湖南省昆剧院、河南豫剧院等优秀院团的代表性剧目也开展公益演出。与此同时,在长春国际会议中心、吉林省大众剧场、吉林省桃李梅大剧院、长春人民艺术剧院、长春水文化生态园等地,还将组织25台专场演出,苏剧、黄龙戏、满族新城戏、海城喇叭戏、龙江剧、瓯剧、漫瀚剧、唐剧、白字戏、耍孩儿、五音戏、梅林戏等稀有剧种剧目在长春市各剧场将轮番上演。这些剧目都大部分实行低票价惠民,让普通百姓花很少的钱就可以欣赏到来自于全国各地的精品演出。
吉林非遗节期间,7月9日下午14时还将邀请著名文化学者、民俗学专家曹保明在长春市图书馆进行非遗知识讲座,普及非遗保护知识,为群众树立非遗保护理念,营造全民参与非遗保护的良好氛围。
(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华欣欣摄影李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