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rd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版本概说

在我的古典文学阅读与学习的过程中,有一套选撷精当、释注明晰的丛书让我时时忆起并铭记在心,它既让我回到年轻时苦苦攻读时的场景,也让我回味从阅读中所获得的满足与愉悦。这便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文社”)在上世纪后半叶出版的“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以下简称“读本丛书”)。这套囊括了《红楼梦》《三国演义》《儒林外史》等优秀古典小说以及《牡丹亭》《桃花扇》等古代戏曲、《诗经选》《楚辞选》《史记选》等历代诗文选本的丛书,前后共推出三代版本。因其定位为“以可靠的版本把古典文学的经典作品呈现给普通读者”,甫一问世,便受到普遍欢迎。因为喜欢,近年来,我在旧藏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购入当年未曾买到的缺本,并逐渐收集资料,将其整理。

【第一代读本丛书入列标准相当严格

根据现有的资讯及相关当事人的回忆文章,我们可以获知这套丛书缘起于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制的“五年出版规划草案”,其中“中国古典文学部分”列入的三大丛书便包括“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其余两套为“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丛书”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在该规划中,读本丛书初定为50种,拟在年前出齐。但从实际出版的情况来看,未尽如人意,非但年前未出到一半,且在年2月推出平装新版《红楼梦》之后,便中断了出版,令人甚为遗憾。这批出版于-年代的读本丛书,姑且可称之为“第一代读本丛书”。

“第一代读本丛书”的出版是从精装本开始的。年9月,人文社一口气推出《诗经选》(余冠英选注译)、《楚辞选》(马茂元选注)、《先秦散文选》(罗根泽编、戚法仁注)、《孟子文选》(李炳英选注)、《荀子选》(方孝博选注)、《汉魏六朝诗选》(余冠英选注)、《杜甫诗选》(冯至选)、《宋诗选注》(钱锺书选注)、《陆游诗选》(游国恩、李易选注)、《元人杂剧选》(顾学颉选注)10册读本丛书,这是冠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的首次集中亮相。除《宋诗选注》是精、平装同时初次出版外,其余9种,都是从人文社已出的古籍选本中精选的。这非常符合读本丛书最初的入列标准:即“先单独出版,在社会上、读者中反映不错,再经过修订,方列入读本丛书序列。”这10册精装本读本丛书为布脊纸面装帧,封面素净、无书名(书名在第2印时加入,这也是区分一二印的明显标志),丛书名及书名烫印在漆布压花书脊上,印数统一为各册。在当年物资供应极为匮乏的情况下,此套精装版图书做工依然考究,印刷依然精美,足见出版社当年对这套丛书的重视程度。未与精装本同时推出的各书平装本,因系旧版入列,则在后续的印次中,统一更换为第一代读本丛书标配的鸟兽图腾底纹封面,并加标“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字样。

精彩之后,读本丛书的出版速度明显放缓,明确标注“读本丛书”的仅有5种:年11月的《儒林外史》(张慧剑校注)、年的《红楼梦》、《三国演义》、《桃花扇》(王季思等注)以及年的《牡丹亭》(徐朔方、杨笑梅校注),仍以精平两种方式分别推出。在此,可以看出,入列第一代读本丛书的每一品种,都曾以精装和平装两种装帧形式发行,这既满足了一般读者阅读的需求,也满足了部分收藏者的需求。可惜的是,这一完美的出版发行方式,在第二代、第三代读本丛书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扬(仅部分图书有精装,但其质量均不佳)。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第一代读本丛书后续的出版中,不知是因为入列读本丛书过于苛刻,还是基于其它考量,还有10种未明确标注“读本丛书”字样,但其编排体例、封面、扉页等与读本丛书的标配完全一致。这10册图书分别是:《史记选》(王伯祥选注)、《三曹诗选》(余冠英选注)、《李白诗选》(复旦大学古典文学教研组选注)、《白居易诗选》(顾学颉、周汝昌选注)、《唐宋传奇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院编注)、《苏轼词选》(陈迩冬选注)、《董解元西厢记》(凌景埏校注)、《水浒》、《西游记》、《近代诗选》(北京大学中文系)。如果可以的话,姑且可将这10册图书称之为“准读本丛书”,因为在第二代读本丛书中,除《董解元西厢记》(更换为王实甫的《西厢记》)、《近代诗选》外,其余全部入列。

此外,在第一代读本丛书出版之前,人文社与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合作,先期以“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校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第X种”的字样,出版了六种古典文学选本,其中,标注为第一种的是《诗经选》、第二种是《史记选》、第三种为《三曹诗选》、第四种为《汉魏六朝诗选》、第五种是《宋诗选注》、第六种《话本选》(吴晓铃、范宁等选注),这些选本除《话本选》外,均进入了读本丛书序列。且影响颇大的第二种《史记选》于年4月初版时,其封面及装帧设计便是后来读本丛书(年)正式推出时平装版所采用的通用标准封面及装帧。这批古典文学选本,应该就是读本丛书的发韧之作吧。

经考,-年代,出版冠有“读本丛书”字样的计有15种,未标识“读本丛书”字样但装帧、编排体例同一的“准读本丛书”10种,第一代读本丛书总计出版25种。

【第二代读本丛书适逢其时影响巨大

20年之后的年,随着出版工作逐步恢复正常,人文社接续前缘,重新规划包装,统一封面、标识,在修订翻印-年代读本丛书的基础上,再次修订并扩大规模,至年,推出读本丛书38种,其中新推读本丛书16种,这可称之为第二代读本丛书。我接触、阅读并留下深刻印象的,便是这第二代读本丛书。

第二代“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是从年1月《儒林外史》新1版的出版拉开序幕的,此书由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儒林外史整理小组在第一代读本丛书张慧剑校注本的基础上修订,并改繁体字横排为简体字横排,开本由大32开改为小32开。封面采用浅黄衬白底枝叶团花木刻装饰纹,书名题签沿用老版本沈尹默先生的书法。此版尚未正式标注“读本丛书”字样,次年()3月2印时,封面及装帧得到优化,在封面右上角标注简体扁宋“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字样,封面枝叶团花木刻饰纹也改为浅绿色,书名移至书中,封面左下角为编注者及出版社名。第二代读本丛书的装帧设计为人文社美编古干先生,古先生的设计古朴典雅,很适合这套丛书的定位。至此,以此封面、装帧为一统,第二代读本丛书正式登场亮相。

从年3月至年年底,八年间,第二代读本丛书以较快的速度推出了38种,其中全新入列的有《唐诗选》(中科院文学研究所编注)、《唐文选》(高文何法周主编白本松等注释)、《李商隐诗选》(刘学锴、余恕诚选注)、《韩愈诗选》(陈迩冬选注)、《韩愈文选》(童第德选注)、《唐宋词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院编)、《宋文选》(四川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欧阳修文选》(杜维沫、陈新选注)、《苏轼诗选》(陈迩冬选注)、《范成大诗选》(周汝昌选注)、《金元明清词选》(夏承焘、张璋编选,吴无闻等注释)、《西游记》、《长生殿》(徐朔方校注)、《聊斋志异选》(张友鹤选注)、《中国历代文选》(四川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选注)等16种。其余的则全部来自第一代读本丛书(包括“准读本丛书”),但大部分均进行了修订,以第二版的形式改竖排为简体字横排(仍有一小部分沿用繁体字竖排旧纸型印刷)出版。

在第二代读本丛书中,“四大名著”全部入列并形成一个小系列,最早入列的是《三国演义》(年8月),其后是《西游记》(年5月)和《水浒》(年10月),但在装帧上,《三国演义》和《水浒》采用了第二代读本丛书统一的封面装帧设计,《西游记》则是单独设计的。而《红楼梦》虽然在70年代及80年代初数次印刷出版,在年3月更是新推出了“红研所”以庚辰本为底本的校注版,但均未正式列入此代读本丛书,直到年8月推出彩色插图大32开精装“四大名著”时,才正式入列第二代读本丛书;《水浒》也是在这一版本中,从70回本更换为回本的《水浒传》。从此之后,“读本丛书”版“四大名著”犹如定版,以超大的发行量风行海内外,至今仍在出版发行。

此外,“四大名剧”小系列的入列也颇为独特,最先推出的是《牡丹亭》(年8月),接着是《桃花扇》(年4月)和《长生殿》(年5月),此3书均为大32开本,沿用旧版纸型繁体字竖排以精平两种装帧印行,在封面设计上,精装版《牡丹亭》为素雅的水墨牡丹,《桃花扇》则采用水墨彩色桃花,后出的《长生殿》则为淡雅的水墨竹图;而平版的封面设计则均采用第二代读本丛书统一的枝叶团花木刻饰纹装帧。而影响最大的王实甫《西厢记》,不知是否因第一代读本丛书采用《董解元西厢记》的缘故,迟迟未能出版,直到年10月,才以简体字横排的方式出现在第三代读本丛书中。虽然第二代读本丛书不太重视精装本的出版(仅部分图书推出可有可无的精装本),但《桃花扇》《牡丹亭》《长生殿》的精装本却可圈可点,古干先生的装帧设计从内到外做得非常考究,堪称读本丛书精装本的典范。

【第三代读本丛书意犹未尽余音绕梁

第三代读本丛书与第二代读本丛书没有严格的分隔断代。由于出版的断续,加上持续时间长,印次、印量巨大,丛书在出版的过程中未顾及编排的统一(繁体字竖排、简体字横排不一)和开本的统一(大32开、小32开混杂),到年,从《诗经选》《三曹诗选》《唐诗选》等一批第二代读本丛书在新印次中以梅兰竹菊水墨画为装饰底纹更换封面装帧开始,逐步将小32开本更换为大32开本。出版数册后(此数册可称之为“过渡版”),年8月,在此版的基础上,其装帧设计再次优化,在梅兰竹菊水墨画底纹的基础上配以显示“读本丛书”、“书名”、“编选者”的三竖框,于、、年分批集中出版,至年,第三代读本丛书承继第二代丛书30种,新入列(含替换品种)12种,共推出42种,为这套丛书在二十世纪的最后亮相留了个漂亮的豹尾。之后,读本丛书除少量品种加印外,未再推出新品种。

在第三代读本丛书中,除“四大名著”、《荀子选》《宋诗选注》未收入外,《杜甫诗选》(山东大学中文系)被萧涤非选注的《杜甫诗选注》替代、《聊斋志异选》出版了一版简体横排大32开的“过渡版”后被朱其铠等校注的《全本新注聊斋志异》替代。其余新入列的也有不少年代出版的选注本:它们分别是《乐府诗选》(余冠英选注)、《杜牧诗选》(缪钺选注)、《高适岑参诗选》(孙钦善、武青山等选注)、《梅尧臣诗选》(朱东润选注)、《辛弃疾词选》(朱德才选注)、《元好问诗选》(郝树侯选注)、《元明清散曲选》(王起主编,洪柏昭、谢伯阳选注)、《西厢记》(张燕瑾校注)、《清诗选》(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龚自珍诗文选》(孙钦善选注)、《中国戏曲选》(王起主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三代读本丛书的书名多为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先生行书题签,沈先生的书法深得二王神韵,其行书清隽秀朗、妍美流畅,所题签的书名配以装饰性极强的传统花式底纹,使其封面设计显得古雅大方、简洁大气,从观感上,为这套丛书增色不少。

以上便是这套丛书的出版概况。从总体来看,自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末,这套丛书除少数品种版本更迭、替换,少数封面设计不同一外,其编撰体例、装帧设计,包括书名题签、封面设计等,每一代续版时都相对统一,可谓“有迹可寻、传承有序”。如果算上第一代丛书中未收入第二代,第二代、第三代中更迭、替换的品种,此套冠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的图书,总计出版54种,算是完成了初心规划的50种出版计划。

虽然进入新世纪后,这套丛书还在延续,曾以历代诗选、历代文选的形式新旧结合推出了几册新品。之后,更于年底“重组翻新”,系统推出“读本丛书典藏”,并已推出3辑49种。但这,已属于另一个新的起点,不在本文考索的范围。

纵观绵延半个多世纪影响了数代读者的“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可以发现,从正式“诞生”时起,这套丛书便一直处于“生长状态”,几乎每一本,都在不断地修订,特别是前言的撰写,更是留下了历史的痕迹。这套丛书之所以历经50余年没有被人忘记,且时时被人记起,最大的功臣还是出版社几代编辑的辛勤付出,以及选注者精益求精、不断完善的努力。

如今,作为已经绝版的这三代“读本丛书”,依然让人觉得意犹未尽,余音绕梁。

(下一篇文章将刊发三代“读本丛书”目录,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