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斤澜的散文《春风》中有这样一段话:
“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清早,着大靸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依据语境理解语意,这段话中的“好不痛快人也”,当是说人们感到很痛快。那么,这里所用的“好不”又有怎样的用法呢?
“好不”,在古今汉语中是个常用的副词。它常用在某些形容词或动词(双音节居多)前面表示程度深,并带有感叹语气,跟“很”、“多么”相同。如“好不伤心”,“好不亲热”,“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耐人寻味的是,这样用的“好不”都可以换用“好”。如“好伤心”和“好不伤心”意思都是很伤心,“好亲热”和“好不亲热”意思都是很亲热,“好热闹”和“好不热闹”意思都是很热闹……可见,用“好”或“好不”意思都是肯定的。这种用法在文学作品中可谓比比皆是。如《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小夫人自思量:我恁地一个人,许多房奁,却嫁一个白须老儿,好不生烦恼!”王实甫《西厢记》:“那燕子一边飞着,一边叫着;在柳荫下面池水上面掠来掠去,好不自在。”乔吉《两世姻缘》第一折:“如今伴着一个秀才,是四川成都人,好不缠的火热。”孔尚任《桃花扇·哭主》:“你看浩浩洞庭,苍苍云梦,控西南之险,当江汉之冲;俺左良玉镇此名邦,好不壮哉!”瞿秋白《赤俄之归途》三:“半夜三更,很大的狂风,起来去换票盖印,好不讨厌。”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有时用“好”或“好不”意思却是否定的。如杨朔《三千里江山》:“今天好不容易碰上个晴天,满眼明晃晃的太阳光,特别干爽。”“好容易碰上个晴天”和“好不容易碰上个晴天”都是“很不容易”的意思。这里的“好不”显然表示强调否定,与“很不”相当。这种用法在古代作品里也有多例。如《水浒传》第三五回:“你这鸟男女,好不识人,欺负老爷独自一个。”《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又每日限定石小姐要做若干女工针指还他。倘手脚迟慢,便去捉鸡骂狗,口里好不干净。”至于“好不”何时表示否定,那自然也是与语境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