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情轻罗小扇,江南风物

北京皮肤科专治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19/9204079.html
团扇

中国历来有“制扇王国”之称,千年的历史积淀逐渐形成了底蕴深厚的扇文化。

可能很多人会问,什么叫扇文化,怎么一把普通的扇子,都能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文化特色了呢?

先别急,往下看↓

团扇

扇子在中国可算是真正的历史悠久,南北朝的庾肩吾在《团扇铭》中有:“武王玄览,造扇于前。班生赡博,白绮仍传”的诗句。

可见,在古人看来,早在周武王时代便已经制作扇子,用以消暑延凉。

但除此之外,一把团扇,还被赋予了怎样的文化意义呢?

扇文化

团圆和合

团扇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对喜欢寄情于物的中国古人来说,团扇被赋予了团圆和合的寓意。

手执一扇,或佩挂在身,或持于手中,都具有人格表露、情绪交流的意义。

扇文化

新婚却扇

团扇

古诗云:“分杯帐里,却扇床前”,此处的“却扇”用的是温峤娶妻的典故。

“却扇”即退却扇子,类似于掀盖头,到唐代成为婚礼中必要的环节,新郎欲见娘子芳容,还得献上一首“却扇诗”。

扇文化

传情寄意

团扇

古人还会用扇子来表白心意,文人相交、情人定情,一柄贴身私扇,题上特殊的字句,即是信物。

清代的传奇剧本《桃花扇》里,公子侯方域就曾以扇子为信物赠予李香君:“小生带有宫扇一柄,就题赠香君,永为订盟之物吧。”

扇文化

彰显身份

团扇

团扇既称宫扇,必然是贵重精致之物。清人王廷鼎在《杖扇新录》中说:“团扇近世通用素绢,两面绷之,或泥金、瓷青、湖色,有月圆、腰圆、六角诸式,皆倩名人书画,柄用梅洛、湘妃、棕竹,亦有洋漆、象牙之类。”

团扇

对于古人而言,除了纳凉的实际功用外,扇子也常被用来当作随身饰物,表示身份和品位。

《红楼梦》中就有很多对于扇子的描写,这些描写不仅使人物性格更加饱满,对于推动情节发展更是有不同凡响之处。

扇文化

文人风雅

团扇

一个物件能成为一种文化,必然有其可以雕琢的地方。说起大诗人苏轼,大家都不陌生。

据说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时,有人递来一纸诉状,告发一个卖团扇的店主拖欠两万钱,却迟迟不予退还。

苏东坡找来店主,问其因由。店主说自己并非故意不还钱,只是因为现在天气转凉,又连着下雨,自己家的扇子卖不出去。

团扇

苏东坡一听,让店家拿来了二十把素面的团扇,在上面挥笔画上枯木竹石。

结果,在名人效益下,苏东坡题画的团扇都以一千钱的价格卖了出去,店家的债务也就迎刃而解了。

团扇

正所谓:“除却姑苏,不话江南风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