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社会的等级制度很是森严,而皇帝处于社会等级的最高层,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对社会当中的众人有着主宰生命的权力。康熙帝是清代的第四位皇帝,自然也掌握着众臣的生死。
他八岁便登上了皇位,六年之后开始自己处理政事,康熙在位之时为了保护国家做出了不少的事情,不仅平定了三藩,还收复了台湾。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君主,却拿一个人没有办法,就连杀都不敢杀,而这个人便是孔尚任。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年)十一月,康熙皇帝亲自到曲阜祭拜孔子,这是清朝统一中华后第一次祭孔大礼,孔尚任被选为御前讲经人员,在康熙皇帝面前讲《大学》,又陪同康熙皇帝参访孔林“圣迹”。因讲经及导览都能称旨,康熙皇帝破格升他为国子监博士。两年之后,他被派往江南治理水患。江南地区由于曾是明王朝的京畿与陪都,因而是反抗清朝统治最激烈的地区之一,孔尚任在江南地区走访时见到了许多明朝移民,与他们交流颇深,并接受他们的爱国思想,创作出了著名的戏剧作品《桃花扇》。
《桃花扇》是一部表达亡国之痛的著作,怀有明朝遗民对故国的深切思念,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当时对于明朝思念的人还有很多,更有很多遗老遗少奋斗在抗清事业中,因此《桃花扇》一出版,很快就被抢购一空并争相抄写。这部著作激起了许多人的故国之思,壮大了反清复明的力量。虽然各类反对清朝统治的活动被镇压,然而这一事件并没那么容易平息,康熙皇帝派人前去江南等地彻查此事,所有关联人员都被斩首示众,最后事情查到了孔尚任的头上。按照律例,犯谋逆大罪的人是要株连九族的,最轻也是满门抄斩。
当康熙皇帝从奏章上得知《桃花扇》的作者是孔尚任后,当即脸色大变,感叹此人杀不得,否则会有大麻烦。康熙皇帝害怕钦差将他误杀,赶忙传旨不得伤其性命。对于孔尚任,康熙皇帝还是印象颇深,此人是孔子第六十四代孙,属于圣人后裔,当年他去曲阜祭拜孔子之时,就是孔尚任当“导游”并为他讲经。孔尚任作为孔子后裔,是儒家的牌面,也是天下士子的缩影,他重用孔尚任就是在告诉天下人“朕尊儒、崇敬华夏文化”。
正因如此,本该株连九族的孔尚任被康熙皇帝下诏赦免。不得不说,康熙皇帝非常理智,孔子贵为至圣先师,其思想在中华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他诛杀孔尚任九族,无疑会得罪大批士人,普罗大众的反抗情绪也会更加浓烈。
看了这个故事,大家是否有所收获?为了让大家学习更多历史知识,我给大家推荐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但毕竟普通历史爱好者,没有养成阅读文言文的习惯,所以我们可以用这套《白话资治通鉴》作为过渡。
本书尊重原文,逐字逐译,不多增一个字,以求贴近、还原《资治通鉴》本义。不以“现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叶。而且是全本。
作为历史爱好者,入手这一套非常划算,因为这一套在百度做活动,一套6大本,只要69,可以说是很超值了。大家可以点下面的横条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