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因“戏”犯死罪,却因“姓”得福,皇帝:这“姓”得罪不起!
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有一个名字,不然想想世界上那么多人,要是都没有名字,那不是都乱套了吗?更何况,中国的人口那么多,同名同姓的也不少了,不过在中国最看重的就是“姓”,一个“姓”可以追溯到他的祖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个与“姓”有关的历史故事。他因“戏”犯死罪,却因“姓”得福,皇帝还说:这个“姓”得罪不起!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一起来看看。
这个故事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主人公名叫孔尚任,是一个比较有才华的男子,说起他的名字,很多人都知道他写了一部很有名的戏《桃花扇》,我们到现在都将《桃花扇》列为经典之作,受很多学者喜爱。但是当时孔尚任差点因为这部戏掉了脑袋。
这部戏描写的不仅仅的爱情里的悲欢离合,而是以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悲欢离合为主线,从侧面体现出了明末南京的真实社会情况,也同时揭露了国家衰亡的原因,赞扬一些对国家忠贞的英雄,有怀念明朝之感。
这部戏后来被康熙知道了,这位刚刚建立起清朝的皇帝怎么可能让老百姓有这种反清复明的念头呢?孔尚任这戏在宣扬这些思想,皇帝怎么忍得了,这罪不仅是死罪,还要灭九族呢?于是康熙让官员将写《桃花扇》的作者抓起来,后来问其姓名才知道是孔尚任写的,皇帝听完这“姓”吓了一跳,赶紧让人放了他,官员不解,皇帝说:这“姓”得罪不起!
为何皇帝听了姓“孔”就将孔尚任无罪释放了呢?其实孔尚任是孔子的六十四代孙,而孔子又是儒家创始人,好几代皇帝都推崇儒术,所以在人民的心中留下来很深的影响,可以说是农民的一种信仰。那时候清朝皇帝属于外族,他统治的人都是汉族,一个满族人想要统治汉族人,其实很难,但是从他们的信仰中找一个就很好统治了。再说有一个共同的信仰去治理国家好过用逼的手段让农民信服,康熙就是明白了这一点才会以“仁义”之心将孔尚任无罪释放。
孔尚任也是因为自己的“姓”的福,躲过了一次大灾难,试想要是他不姓孔,估计不是他自己的脑袋落地,连带家人的脑袋也会落地。好了,故事讲完了,小编想问你们,你知道你的姓是来自哪位祖先,都有什么名人吗?欢迎给小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