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地处黄淮平原腹地,独特的区位、便利的交通使商丘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物资集散地和区域性商贸中心。商丘是先商和商业的发祥地。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商丘留下了星罗棋布的历史人文景观。
芒砀山
芒砀群山占据豫东平原制高点,拔地耸立的十三座山头,素有十三“仙女峰”之称。芒砀山历史文化积淀丰厚,人文景观遍布。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西汉梁王陵墓群,汉墓中出土的金缕玉衣、青铜器、玉器、鎏金车马器等大批文物,堪称稀世珍宝。柿园汉墓被盗后所遗存的四神壁画,早于敦煌壁画余年,被世人誉为“敦煌前的敦煌”。
商丘古文化旅游区
商丘古城是中国十佳古城,华商之都,河南省重点旅游区,中国火文化之乡。商丘古城旅游区以商丘古城为依托,由古城文化景区、南湖景区、商祖祠景区和燧皇陵景区四个部分组成。
商丘古城
商丘古城又称归德府城,即明、清时期河南省商丘县城。建于明正德六年,距今已有近年的历史。古城由砖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构成。城墙、城廓、城湖三位一体,使古城外圆内方,成一巨大的古钱币造型,建筑十分独特。有商丘作为华夏之邦商品、商业、商文化发祥地之隐喻。
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
商丘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形成了以绿为主,集休闲游乐、动植物养殖观赏、高效农业示范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生态自然旅游区,成为商丘境内黄河故道上的一处旅游胜地。是我国罕见的平原人工林国家森林公园,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以生态自然景观为主调,环境优美,景色秀丽。
应天书院
应天书院,为北宋时期四大书院之一。前身是后晋时杨悫所办的私学,后经其学生戚同文的努力,得以发展。年,宋真宗御赐匾额“应天府书院”。宋仁宗时,又于年将应天书院改为南京国子监,使之成为北宋的最高学府之一。后该书院在曹诚等人尤其是应天知府、著名文学家晏殊的支持下,得到很大发展。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等一批名人名师在此任教,更使书院人才辈出,显赫一时。
商丘南湖
湖水碧波荡漾,花木飘香,令人心旷神怡。宽阔美丽的城湖内点缀着处处名胜古迹,使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有“不是西湖胜似西湖”的赞誉。南湖景区主要景点有张巡祠、应天书院、八关斋、湖滨公园、玄鸟岛度假村、水上游乐场等。
燧皇陵
商丘古城西南处,有一座高约10米的古冢,这便是给中华民族带来光明、最早开始人工取火的三皇之一:火祖燧人氏之墓。因燧人氏是传说中的三皇之一,这座陵墓又称燧皇陵。
八关斋
“八关斋”碑为《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简称为“八关斋”。施舍素食斋饭,招引众多僧人来。此后,朝代更迭,兵燹水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往昔繁华成了尘烟,四散而去。但历经沧桑的“八关斋”碑,却一直默默地守候着这座几经荣枯的开元寺,伴着寺中的晨钟暮鼓,挺立于岁月的风雨之中。
张巡祠
张巡祠坐落在商丘古城南门外,是为纪念“安史之乱”中为保卫雎阳而殉难的张巡、许远等人所建。整个祠堂宏伟壮观,庄严肃穆。10余年来,台湾同胞已多次组团来商丘张巡祠瞻仰祭拜,缅怀英烈。
梁孝王墓
梁孝王墓位于永城东北34公里芒砀山南脉保安山东侧山腰,距山顶约15米。梁孝王名刘武,汉文帝次子,初封代王,后封淮阳王,文帝十二年(前年)改封为梁王,史称梁孝王,死后葬此。其墓斩山为椁,穿石而藏,墓门向东,墓长56.62米。芒砀山西汉梁王陵墓群是目前中国所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汉墓群。芒砀山西汉梁王陵墓群斩山作廓、穿石为藏,结构复杂,气势恢宏,宛如地下宫殿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西汉梁王陵墓群是在炸药还没有问世的西汉,完全由无数民工用锤子一下一下敲凿出来的,其工程之浩繁、技艺之高超令人叹为观止,由墓内所出土的汉代壁画、金缕玉衣、鎏金车马器、骑兵俑及大量精美的玉器等更堪称稀世之宝。
商丘人民公园
商丘市人民公园始建于年,位于市区东北部,总面积35.24公顷,园林路和青年路在此交汇。多条公交线路直通公园,地理位置优越。包河穿园而过,自然地将全园分割为前部花木、动物观赏区和后部东风湖山水园林区,是当前商丘市唯一的大型综合性公园。这些年来,人民公园经过大规模的改造建设,总体面貌有了大幅度的充实提高,人为景观、园林小品协调统一,相辅相成,基础设施及综合服务功能日益完善,绿地覆盖率已达到80%以上,水面积达15%。多次被省、市、区命名为“文明单位”,年被省建设厅授予“窗口服务示范单位”,年又全面实现了“省级绿化达标”。当前的人民公园“绿树成荫”、“风光秀丽”、“湖光山色”、“景色怡人”,己成为豫东地区高档次、高品位的先进公园。
商祖祠
商祖祠是为纪念中华商业始祖王亥而建。商祖祠景区是以纪念和弘扬“三商文化”为主题的一个文化景区,它主要由三商之门、富商大道、万商广场、商祖殿、三商大道、花戏楼、阏伯台等几个部分组成。
阏伯台
阏伯台又称火神台,是距今多年的观星台的遗址。它比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在洛阳建的灵台,还早多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观星台。
火神台
亦称阏伯台、火星台,位于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火星台村。是距今多年的观星台的遗址。它比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在洛阳建的灵台,还早多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观星台。火神台形如墓,高35米,火神台台上建有阏伯庙,大殿、拜厅、钟鼓楼等俱全。台下有戏楼、大禅门等建筑。
壮悔堂
清初诗文大家侯方域的故居。为中国古典名剧《桃花扇》主人公、明末四大才子之一侯方域所建,因其在壮年时期在此著书立说而得名。位于商丘古城北门内,为明末才子侯方域壮年著书处,是一明三暗五、前出后包、上下两层的硬山式建筑。上下贯通的四排圆柱和八十八根根线构造成一木间架,墙装青砖,顶盖垄瓦。屋脊有青兽压顶。屋内有木屏相隔。门窗镂花剔线,圆柱浮雕龙凤。该建筑通体显现出清代匠人高超的建筑艺术。壮悔堂前20米处有五间过厅,建筑风格与壮悔堂相同。侯方域(—年),字朝宗,号雪花,商丘人,清初诗文大家。祖父侯执蒲为明朝太常侍卿,父侯恂为明末户部尚书,叔父侯恪为明南京国子监祭酒。候执蒲、侯恂、侯恪都是进步的东林党首领,与魏忠贤的阉党势不两立。
睢县北湖
睢县北湖位于商丘以西60公里的睢县境内,又称凤城湖、北湖。睢县北湖湖面面积余亩。景区位于睢县县城北,北距连霍高速民权、睢县出口12公里,东距商丘火车站60公里,西距省会郑州市公里,均有较好的公路相通。睢县历史悠久,物华天宝,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
归德府文庙
归德府文庙位于商丘市睢阳区,坐落在商丘古城内,是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庙建筑,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至三十八年(公元年至年),距今已有近年的历史。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在此讲学,后人为纪念孔子,就在此修建了文庙。归德府文庙位于商丘市第二高级中学老校区院内,前有畔池,并立有范仲淹的塑像。与全国其他各地文庙前殿后学(堂)布局不同的是,归德府文庙是唯一一座学堂建在大殿右侧的文庙,形成了左殿右学的独特建筑格局。归德府文庙大成殿不仅具有豫东建筑的特点,也吸收了徽派建筑的精华,独具特色。
木兰祠
木兰祠,位于郗山南坡。背倚青山,面对大湖,与微山岛隔水相望,湖色山影,堪称佳景。祠院占地数亩。有三进院落。自南而北为大门,大殿、献殿及僧人住室约有百间。围墙内外,遍植翠柏古槐,树木挺拔,蔚为壮观。甬道两侧,塑有木兰的高大战马,侍卫各持兵器站立两旁,兵马形象,栩栩如生。殿内有花木兰的戎装坐像,形象生动、逼真。塑工精巧,令人赞叹。00相传,花木兰出生在北魏后期一个退伍军人的家庭,自幼喜欢骑马射箭,跟父亲练就了一身超群武艺。一天,衙门里送来军帖,命木兰的父亲重返疆场。而父年逾花甲又体弱多病,且又军命难违。于是,木兰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从军十二年,立下了赫赫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