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被抑郁症困扰着的你,答应我,答应我们,一定要将下面的三句话铭刻到自己心中,好吗?
第一句是:你值得。
人间或许真的不值得,你值得。
你值得这世间美好的一切,春花秋月,夏风冬雪;雨过天晴后流动的白云,风中绿水里倒映的白莲;身边人温暖的手掌,陌生人真诚的笑脸……
这一切都值得,值得我们去看,去感受,去爱和铭记,值得我们用生命去体会,用记忆去珍藏。
第二句是:你可以。
你可以不那么用力活着,也可以不用那么善良,也可以为活着找个理由,只为更好的活着。
更应该试着放下,人的一生那么短暂,只能承担有限的责任,尽量努力活在当下。像看流云一样看待过去的伤痛,像婴儿一样看待此时时刻的世界。
你可以得了快乐的。
第三句是:你相信。
云朵沉默不语,花朵随风摇曳。
要像花花草草,流云清风一样,从内心深处相信自己是有力量的。如果想要心灵不受苦,就必须从自己内心真正独立开始。
拥有乘风破浪勇气的前提,是放下希望身边有人替自己遮风挡雨的期望。
止步于相信的相信太脆弱,行走在经验上的经验会带来真实的力量。
你可以做成任何你想做成的事,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抵达任何你想抵达的地方。前提是你相信。
信光者得渡。
冬·
凛冬将至。
漫漫严冬,是承载万物的大地默默修养生息的时节。
高野由于抑郁症,像进入冬眠的熊。
早饭后早睡,午饭后午睡,下午茶后下午睡,晚上继续睡。
嗜睡是抑郁症躯体症状之一,初期是难以入睡,早上醒得过早。中后期是睡眠过多,一天把大部分时间用在睡觉上。
“同学少年都不贱,武陵裘马自轻肥”,杜工部的诗道尽中年职场失意的心酸。
看到漫画班的同学事业有成,在市中心画廊开个人画展,而自己却面停刊、退稿的事业瓶颈……
小晴心里是难过的,也是羞愧的,甚至都不愿意和同学打招呼,就匆匆折返回家。
得意时,我们喜欢畅游广袤天地,杯酒凭江楼,歌尽桃花扇底风;
失意时,我们则只想躲风避雪,潜入室内,红泥小火炉,听雨对床眠。
美景难逢,欲与人共赏;痛苦难忍,欲与人分担。
什么人愿意分担我们的痛苦呢?一定是爱我们的人。
高野很爱妻子小晴,哪怕在病中,他也在尽全力安慰小晴。
“对不起”,“我现在做不了”,“我很感谢小晴呢”。
吐槽自己为“睡美人”的高野,也安慰到了小晴的心呢。
凡是不能打倒我们的,都将使我们坚强。
丈夫得了抑郁症这件事,让小晴开始真正领悟人生。
也许得了抑郁症的人,不是不努力,而是太努力了。老是按照最高标准严苛地要求自己,最后身心俱疲,不堪重负,就生病了。
所以累了的话,请休息一下吧。
“不用努力的”。
“如果痛苦的话,就别努力了”。
劝说大家“别努力”的小晴,却竭尽全力努力着,接替生病的丈夫,承担起养家的重任,陪着他,等着他,一刻不停息的爱着他……
小晴说的“别努力”,是顺其自然。不是不努力做事和生活,而是努力过后的不强求。
尽全力努力工作后,还是没办法让客户满意,那就算了,把工作交给别人,或者自己换份工作。
尽全力爱过一个人后,如果他还是执意离开,那就这样吧,把自由交还给他,把自己的心还给自己。
小晴说的“别努力”,是平常心,对自己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先放放,事缓则圆。
大家想想,即便我们无欲无求到“箪食瓢饮”的程度,家里也不可能空无一物,总要有饭碗盛饭,茶杯盛水。我们对这些器物的心态,就是”平常心“。
饭碗碎了也就碎了,茶杯打了也就打了,抑郁症得了也就得了,日子还要照常过下去。
同样,我们作为家人、爱人、朋友,也不要求一个得了抑郁症的人马上好起来,但我们会用最大的真心去守护他,陪伴他,让他一点点变好,这就够了。
往期回顾
·请不要和有抑郁症的人这样说话
看电影·学心理
·作为身边人,怎么帮助抑郁的人
看电影·学心理
你放过自己,抑郁症才能放过你
抑郁症往往习惯把自己笼罩在消极情绪中,用一个词形容就是——丧。
而这种消极的生活态度会把他们对未来的看法也染上消极的色彩。
很多时候,一件事还没开始做,他们就认定自己已经失败,认定自己不会成功。
失败的原因和责任%来源于自身,因为自己是无能的、没用的、没有才华的。
但是,这些失败以及无能的看法往往是错误的。在周围人眼里,抑郁症的人往往很有才华,心思细腻,敏感而富有同情心。
抑郁症患者却不这样看待自己。除了自己抱有消极信念,他们还会经常以悲观、绝望的态度看待未来——认为自己即使去尝试,其行动结果也注定会失败。
例如高野,难搞的客户任谁遇到也搞不定。其他人可能吐槽几句就不放在心上了,但是高野就很有挫败感。
妻子小晴的漫画不受欢迎与他就更没有关系了,可是高野就会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扯到自己身上,并为此深深自责。
矛盾情绪也是抑郁症的一个常见症状。得了抑郁症的人,做决定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所要做的决定越是重要,抑郁症患者往往越是由于担心做出错误的决定而失去勇气。
在一些非常极端案例,抑郁症患者甚至不能完成基本生活,时刻需要他人帮助,吃饭、睡觉都不能自己完成,而且行为迟缓,说话走路速度极其缓慢。
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也是对神经症颇有研究的霍妮(K.Horney)认为,包括抑郁症的神经症的产生,虽然不能排除个人因素,但本质上却是来源于社会的文化环境对个人施加的影响。
换句话说,是社会大环境使生活在其中的我们内心产生难以调和的冲突,正常人和神经症病人的区别仅仅是程度上的。
当代国人的心理问题也与社会大环境息息相关:
家庭中,父母往往把子女视为生命的延续,格外要求子女对自己的顺从和依附,结果导致子女独立性差,社会适应能力低。
一旦在工作环境,或者实际生活种无所依附,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焦虑、恐慌、退缩等神经症倾向。
我们习惯于服从权威、服从集体、服从社会主流的生活方式,也习惯抑制主流文化不推崇的个人意愿和本能欲望,而这些都会引起焦虑不安、情绪抑郁。
如高野,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很刻板,循规蹈矩。他对早晚班高峰城铁的拥挤,超强的工作压力是不耐受的。
但作为一个男人,需要承担养家糊口的责任,必须去工作。长此以往,再加上一些刺激性事件,抑郁症就发作了。
责任对人生是很重要的事情。太少的责任,让生命失去价值和意义;太多的责任,让生命不堪重负。
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周围的人说她命硬,克死丈夫儿子,她就信以为真,并为此深深自责,最后沦落街头,流离失所。
用现代的观点看来,明明是医学需要承担的责任,被社会观念强加到一个女人的头上。我们设想,如果祥林嫂是个受过教育,有独立经济收入的人,她是可以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不去承担这些“被赋予”的责任的。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因而只能承担有限的责任。
很多抑郁症的患者,如高野,就是因为承担了太多不属于自己的责任,最后不堪重负才生病的,所以今天想分享给大家一些关于责任和边界方面的知识:
·学会拒绝承担别人的责任
树立边界,边界如墙,起保护作用。当一个人边界感不够,就会很容易受到伤害,因为不会保护自己;
而当边界感过强,又会让人感觉有攻击性,会对一些事情反应过度,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接纳他人。
抑郁症大部分都属于第一类人,总是想承担一些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因而不堪重负,最终被自己的情绪压垮。
他人的责任是他的人生功课,需要由他们自己承担。
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划分底线和权限:底线就是把工作尽量完成,工作完成的标准是60分,就不要苛责自己去达到70分甚至分;
权限就是大家各自承担自己的责任,领导承担领导的责任,员工承担员工的责任。
像高野的上司,他为了自己不承担压力,把所有的压力都转嫁给手下的员工。高野为了让上司满意,自己承载责任超重,最后当然就被压垮了。因此,我们要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告诉老板自己的感受,请他做出一些调整。
角色转换,当我们作为领导或主要负责人时,我们也要学会放手。举个特别的例子,我们的孩子也是他人,他们的人生终归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要学会尊重他们的人生选择,学什么专业、要怎么生活、找什么人作为伴侣,都是他们自己的人生。
我们所能做的,也是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倾听、支持、陪伴。
·学会为自己的人生承担责任
我们得了抑郁症的朋友,要学会凡事一分为二看问题,分清什么事可控,什么事是不可控的。
可控的事,尽力为之。不可控的事,顺其自然。
很多事情,“当时看”和“过后看”的感觉是不同的。当时事情没做成的原因会有很多:
如信息不对称,去考试发现自己备考的书籍没选对,不是最贴近考纲的教材。或自己实在抽不出足够的时间备考等等。
事后看,虽然没有达成自己的目标,但是当时确实已经竭尽全力了。
承担自己该承担的责任,就从“尽力就好”做起。尽力过后,就不要再苛责自己了。
顺其自然,随缘自在。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