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得叨叨戏剧突围从阳春白雪到大众文化

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0/

《声入人心》第二季似乎没有延续上一季的辉煌:豆瓣评分仅6.0,微博超级话题阅读量仅为第一季十分之一,第一期收视率仅0.46,位列同时段第22名……高雅艺术的大火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只是“惊鸿一瞥”,我们无从知晓,但对于这群“圈里人”来说,从阳春白雪到大众文化,戏剧突围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声入人心收官照)

01

那是18岁的涂一帆观看的第7场由知名网络小说《全职高手》改编的舞台剧。前一天晚上,她从上海搭高铁来到南京,和同学找了一个靠近南京保利大剧院的宾馆。那时已经快凌晨两点,她们草草收拾了一下就睡了,为第二天的演出“养精蓄锐”。

之所以这样说,因为看这场舞台剧实在是体力活:从下午早早地来到剧院与网上认识的同伴“面基”(网友的线下见面),到排队购买各种周边产品,在演出时和演员们互动,像演唱会一样地呐喊,欢呼,跟随剧情投入到悲伤或是激动的情绪中,演出结束后VIP票持有者们还有与演员的专属见面时间。结束时,本来就在郊区的剧院外早已寂静无声,只有三三两两相约搭车的观众们的低语。当然,这不是真正的结束——第二天,她还会再看一次,这一次她买了普通票,只是为了见证完结场的惊喜。

这是过去一年她的生活常态。这一部舞台剧,她一共观看了近20场,为此,她去了八个城市,从北京到武汉,再从上海到成都,飞机票火车票摞了一大叠。

从小喜欢二次元的她在高中就爱上了《全职高手》这部小说。大一时,她在一次漫展中偶然了解到了它的舞台剧,第一次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花元买了最低价的票,没想到自此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舞台艺术的感染力是她从前在小说、动漫、电视剧里从未感受到的。剧场的演员和观众距离很近,他们时刻不忘与观众们的互动,演员这样的自由发挥,会有很多超出剧本的意外之喜——比如吸引涂一帆多买一场的,完结场时约定俗成的“彩蛋”(源自西方复活节找彩蛋的游戏,寓意惊喜),既是对观众的支持的一种回馈,也是演员们对这一个城市最好的道别。

刷一场、两场、十场……和许多粉丝一样,“所有的台词差不多都能背下来了,最早还是被剧吸引,而现在主要是为了人。”从一开始被IP、剧情和舞台效果吸引的“观众”们逐渐变成了为了某个演员奔走的“粉丝”,涂一帆对他们的热爱不仅如此,在这部舞台剧巡演结束以后,她依然和她喜欢的演员们保持着联系,去追他们的新剧,可以说,她是从二次元跳入了戏剧的“坑”。

(涂一帆展示的一部分她所观看的戏剧的票根)

02

周彤是涂一帆的“剧友”之一,今年35岁,在南京做一名设计师。作为曾经的艺术学院的学生,她第一次观看戏剧的经历则可以追溯到大学时期,在课堂上接触到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在20世纪初,音乐剧是一种奢侈品,而她也只有在小小的电脑屏幕上才能欣赏到来自大洋彼岸的艺术。

她真正接触到舞台艺术,却是从中国戏曲开始的。

几年前,一个喜欢汉服的朋友告诉她,南京江苏省昆剧团有免费赠送昆曲演出票的公益活动,她为了陪朋友去看了两场,自己却爱上了这一古老的剧种。“现场的魅力是隔着屏幕永远感受不到的。”

等她把《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等的经典剧目都刷了个遍,新的改编剧本又不喜欢,周彤开始注意到了外国戏剧——这些自己曾经在DVD上偶尔观看的剧目,也已经逐渐搬上国内的舞台,于是才把重心从昆曲转移到了音乐剧上。

(昆曲《牡丹亭》剧照)

03

涂一帆入了戏剧这个“坑”以后,生活的闲暇时间和零花钱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回忆之前的生活,她自己都觉得有点疯狂,奔波在江浙沪的各大剧院里,有时候看一场剧,加上吃住,少不了几千块钱。即使她常常会为了买到价格优惠的学生票提前一个小时排队倘若没有父母的支持,她的生活大概也会捉襟见肘,“很感谢的是我的父母非常理解我,甚至在我没钱买票的时候会给我钱,我的推荐他们也都会去了解,让我觉得,自己的爱好有父母的支持实在是太幸福了。”

成绩是她必须保持的平衡,也是她与父母的一个筹码——即使是再开明的父母,也不太希望孩子因为“爱好”丢失了“未来”。同时,作为一名C9名校的医学生,来自于老师、同学和课业本身带来的压力随着年级增长逐渐加大。

由于学业和演出的冲突,同时为了省钱,她开始频繁转票,据她统计,她加的关于戏剧的群大大小小有三十多个,既用来讨论剧情,评价演员,同时也用来卖票,当然她也有她的原则:“有一次一个黄牛来找我买票,我一翻他朋友圈就看出来了,拉黑过后他居然换一个小号来找我买,我又拉黑了。”看的剧、买的票越多,她越厌恶这样牟取暴利的票贩子。

04

周彤与涂一帆不同,她的经济更加自由,但是多年观剧的评判标准无形中给她自己增加了“桎梏”,这使得她对于观剧的选择更加理性和谨慎。选剧的标准无外乎剧本、卡司、主办方,“在中国现在这个不成熟的戏剧的商业体系下,主办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观剧的体验。”

最开始的时候,她会在周末搭车到上海看剧,近年来,南京的话剧、音乐剧的发展让她有了更加便捷的选择。去年一年,她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去剧院看剧,自己喜欢的音乐剧诸如《摇滚莫扎特》《美女与野兽》,还有《白夜行》等等,她常常会看很多次,甚至是接连看三场,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演员们的状态、突发的状况和剧情的变化的都展露无遗,这在周彤看来,也许是与电影相比,戏剧的缺点和限制,却也是现场表演才能够给人的与众不同的小惊喜。

正如一个戏剧圈的博主所说,“缺乏互动时演得再好,观众也只会对演员感到满意。互动良好的情况下,观众不仅能对演员感到满意,同时也会作为参与者对自己感到很满意。后者在群体效应下有时会激发出难以想象的魔力。”

(sd外等待的“粉丝”们)

05

涂一帆则和很多剧圈的粉丝们一样,每次演出过后,她都会跑到sd(stagedoor,演职人员通道,看现场演出前后堵sd寻找喜欢的演员是剧圈的一种风俗)去找演员。比较热门的演员常常只能要一个签名,送一送礼物。涂一帆还记得摇滚莫扎特的主演们来上海演出时,表演刚一结束sd就被围得水泄不通。而和那些不太出名的小演员们,则可以在sd慢慢攀谈,聊聊他们最近的生活,还可以追问他的下一部剧的“秘密”。

她和自己喜欢的演员在网络上以“大哥”“小弟”相称,那些演员不太出名,甚至是在圈内也没有多少人气,但是涂一帆觉得他们和那些无论是演技还是颜值都无可挑剔的“一线阵容”们相比,显得不那么高高在上。

她至今仍然记得她为了自己喜欢的演员毫不犹豫地买的一场舞台剧,然而由于剧本问题,那位演员表现实在不符合预期,当她散场之后去了sd,正好遇到他,一个人靠在门边,有些落寞,看到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对不起,浪费了你们时间,让你们看了这么难看的一部剧。“原来,演了不好的剧,演员们也会为我们难过啊。”她说。

06

周彤也有喜欢的演员,最近大红大紫的刘令飞,然而在他因为音乐剧《月亮和六便士》、《白夜行》等火起来之前,周彤就喜欢上这个演员了,为此,朋友们还打趣她有一双慧眼。但即使喜欢了很久的卡司,她也会与他们保持着应有的距离——不打扰,不私信,唯一的联系就来自于音乐剧本身,她从剧里去了解演员,喜欢的也是剧里的角色。

周彤不太爱去“追”演员们,但和演员也有着意料之外的互动。第一次看完《美女与野兽》后,她例行在自己的微博里发表了repo(粉丝观剧结束后写的观感报告),对服化道(服装、妆容、道具)的赞不绝口和对一些剧本人设问题的批评,没有过多久,竟然收到了“野兽”的扮演者长达字的评论,对野兽人设理论基础和变化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她没有想到演员们会如此认真地回复,而这一场“理性的辩论”也让她对于这一部剧的好感提升许多。

(《美女与野兽》的谢幕)

07

涂一帆和陈肆野在微博上的互动则要频繁的多。对方是她最喜欢的戏剧演员之一,从音乐学院毕业了没几年,本来也和涂一帆们差不多的年龄,性格又开朗,这个在微博上和他们“撒泼打诨”的大男孩让涂一帆觉得无比亲切。尽管不够成熟,也不够出众,但他在剧圈里慢慢摸爬滚打,也积累了一些人气,从今年开始,他得到了自己的第一个主角——在音乐剧《灰姑娘》中出演王子。

涂一帆由衷地骄傲,“我可以说是最早开始喜欢他的一群粉丝了吧,看过他名不见经传时候演的话剧,也见证了他失落低谷的时候,还和他一起追星,他通过努力选上了《灰姑娘》的王子,我们都还挺为他高兴的。”

08

陈肆野觉得,自己和粉丝们的关系,更多是朋友,“我小弟们都很可爱,哈哈哈。”他打趣说,因为长相和体型,自己在舞台上是一个“儿子”,“少爷”专业户,粉丝们却把他当“大哥”,这让他“沾沾自喜”。他通常会挨着回复粉丝们的私信,闲的时候,甚至聊很久——尽管因为忙碌的巡演,他的微博已经很久没有“营业”了。

这一次接到主角,让他感受到自己的幸运,从高一被老师推荐去看《恋爱的犀牛》爱上音乐剧开始,已经十年了,从舞台下走到了舞台上,而对戏剧的热情没有减淡。一开始,他和所有刚毕业的学生一样,从剧场替补,到一些配角,甚至还在电视剧里偶尔当当群众演员,露上一两个镜头,陈肆野是在舞台的洪流中不多的留下的人,尽管到现在,搜索他那个有些大众化的名字,在百度上翻十多页也翻不到他。

(陈肆野的剧照)

09

去年的时候,为了适应自己的新剧,陈肆野在韩国训练了几个月。韩国的音乐剧产业从上世纪末进入快车道,无论是原版音乐剧引进还是本土化音乐剧制作方面都表现不俗,甚至跻身世界优秀行列,这几个月的观察里,他看到了韩国在制作上的规范和社会的重视:不论是原创还是引进都很下功夫,同时非常支持大学生作品,如果有好的作品,会马上有制作人、音乐人开始投入创作。

在他看来,刚刚起步的中国戏剧的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尽管从古到今就有传统戏曲,20、30年代就传入了西方的音乐剧,但是在近些年,国内的音乐剧、话剧等才开始真正进入大众文化市场,当然,他是抱着乐观的态度的,“我们也有很多属于我们自己的好故事,我们自己的优秀人才,我相信过不了多久,中国音乐剧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强。”

10

与演员相比,周彤和涂一帆更能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以前只能从网站上翻盗版资源的大牌戏剧现在可以现场观看了,各大剧院的原创剧目也是层出不穷,加入他们的剧迷群的新人越来越多。

当然,这得益于去年原创新形态声乐演唱节目《声入人心》的成功举办,其中的选手们大量演唱经典音乐剧选段,让国内音乐剧市场迎来“春天”。涂一帆和周彤无疑也一场不落地看完了这档综艺节目,同时成为了“梅溪湖女孩”,作为一个“资质更老”的剧粉,涂一帆每天在群里给新人们推荐自己看过的好看的音乐剧,“想让所有人都知道戏剧有多美好。”当然,她也有不开心的地方——原来最高元的票价现在炒到了多,对于一个学生来讲实在承担不起。而即使是这样,那些《声入人心》出来的知名演员们的参演剧目仍然一票难求。

周彤也注意到了这一股突如其来的潮流给音乐剧市场的冲击,她喜欢的一些剧里开始“空降”一些不成熟的,甚至是非专业的演员们。由于粉丝的急剧扩张,主办方们为了经济利益让音乐剧显得有点“不伦不类”,同时,她也有些心疼那些默默奋斗了很多年,有着出色的演技,却还未能“出人头地”的演员们。

当然,至少从票房上来看,正如陈肆野所期望的那样,中国的戏剧仍然在蓬勃发展。涂一帆买好了《我的遗愿清单》的票,周彤打算这个月末,带儿子去看一场他一直嚷嚷着的《素敌小魔女》,而陈肆野,又为了下一场巡演,开始奔忙了。

(人物皆为化名)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南京大学新记者NJUXJZ”

文字

吕缇萦

美编

吕缇萦

责编

吕缇萦纪虎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2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