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我们来聊一聊中国戏剧,然而中国戏剧是一个庞大的戏剧体系,很难通过一篇文章讲述清楚,所以我想把“中国戏剧”做成像“古希腊戏剧”一样的专题,这个专题包括:中国戏剧演变历史;具体作品分享和分析等在后续的发展中,会持续补充这个专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多多期待呀~中国戏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艺术,同理他们都有属于自己民族和国家的戏剧例如东方戏剧的代表就有:古印度戏剧——梵剧;日本戏剧——能剧、狂言、歌舞剧;中国戏剧——戏曲、话剧戏曲发展在中国原始部族的祭祀里广泛运用这拟态装扮的歌舞表演。春秋战国时期以后,中国宫廷中出现了十分活跃的优戏活动,这是专职的艺人——优人所从事的简单戏剧表演。经过长久的酝酿,中国戏剧在12世纪发生了重大的蜕变,开始发展成为成熟的戏曲形态——南戏和北杂剧;从15世纪到18世纪,中国戏曲的代表样式是传奇;18世纪以后中国戏曲,从传奇时代进入了地方戏时代。以上就是中国戏曲的大致发展脉络看到这的你是不是很疑惑,“什么南戏北杂剧还有传奇我都没听过,只知道中国的古典戏曲有:京剧、秦腔、粤剧这些······”别着急,接下来我就向你一一介绍“他们”南戏和北杂剧是什么呢?可以说南戏和北杂剧从名字看就不对付,但它们又相互离不开。就像我们的南北方,各不相同,但又不可分离。“南戏”顾名思义就是南方发展起来的一种戏剧,准确来说呢,南戏正式形成于12世纪初叶浙江温州一带的民间,然后逐渐在东南沿海地带流传。可是由于他流行不广,剧目也不多,大多是民间制作,比较粗糙,俗话说“草台班子”便逐渐落寞······“北杂剧”顾名思义就是北方中原一带形成的戏剧,不似早期的南戏,发展迅速,流行范围覆盖北方广大地区原本只是在北方盛行,后随着元朝军事政治等力量扩张,又迅速推进到南方各地,进而成为中国各地的大剧种因此我们也称其为“元杂剧”,代表剧目有我们熟知的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纪君祥的《赵氏孤儿》(这些剧目有兴趣的话,我们后续可以说一说)你以为南戏会被北杂剧比下去,就此消沉吗?事实并没有,南戏没有因此被击垮,反而吸取了杂剧的长处,重新崛起在舞台上,不然,历史对于南戏这个剧种,恐怕只有一句话就草草概括。南戏在元朝后期涌现大量优秀剧本,比如最著名的就是“荆刘拜杀”《荆钗记》;《刘志远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明朝时期,南戏经过进一步变革,进入了传奇阶段,杂剧则宣布走向衰亡。所以说明,改革才是硬道理看到这我们就能大概理解南戏、北杂剧相爱相杀的那些年,接下来就到了传奇阶段传奇是什么呢?从15到18世纪,中国戏曲的代表样式是传奇,传奇可谓是继承南戏而来,又在南戏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代表作品有:汤显祖的《牡丹亭》;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传奇勾勒出中国戏曲此后三百年的舞台发展面貌“传奇发展的阶段就到了地方戏,地方戏是什么呢?戏曲在它发展过程中由于流行地域及方言的不同,采取了不同的演唱曲调,由此出现了很多剧种,像我们熟知的“京剧”、“秦腔”、“越剧”、“粤剧”等都统称地方戏感谢你可以看到这里,今天你又知道了一点戏剧的知识,恭喜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9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