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有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ask.bdfyy999.com/针对婉约词来说,晏几道之前还有晏殊和欧阳修,这里只选了他,并不是因为晏几道比晏殊和欧阳修天赋好或作品质量高。可以说欧阳修和晏殊的天赋比晏几道还要好,欧阳修那可是苏轼前北宋的文坛领袖;晏殊五岁就被称作“神童”,十四岁就获进士出身。就词作本身而言,欧阳修的整体造诣比晏几道还高些,晏几道比晏殊稍高些。这里之所以选晏几道,主要是因为他的词作风格和基调比较一致,有自己鲜明的“标签”;其次是因为他对小令的发展贡献较大。晏几道词的风格和基调。晏殊、欧阳修、晏几道的大部分词都承续了晚唐和五代词的一些特点,都有深婉清丽的一面。在个人抒情方面,三人都曾也写过忧愁和伤离,但晏几道的词显得更加凄切悲哀、真挚动人,失意、怅惘、悲伤构成他词的基调。他的词中“情”、“肠”、“醉(酒)”、“愁”、“泪”、“恨”和“梦”的字眼大量存在,营造出种种凄清悲凉、惆怅失意的境界。他善于在有限的空间、人事中,将个人抒情向内最大化。冯煦在《蒿庵词论》中说:“淮海(秦观)、小山(晏几道),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确实如此,他的词有极深的情味和韵致,处处体现着“真”和“痴”,更易引起共鸣。晏殊和欧阳修还有不少乐观和闲适的词作,但晏几道几乎是清一色的伤感之作或偶有开心事在词作里也是透着淡淡的忧思。在一致的风格下,他向内心纵深求索,让情感更加丰富细腻,更加摄人心魄,也算是对词的发展的一大贡献。晏几道现存词首,只有几首不是小令。正因为他专注于小令,所以才能将小令的美发挥到极致。他的小令音韵协和。他父亲晏殊也多创作小令,但就李清照对晏殊的评价来看,晏殊在音律方面应该是偏弱的,在倚声填词的宋代词坛,词作得再好,但不能很好用于演唱也是一大憾事。他的小令辞浅情深。北宋前期创作小令比较趋向于求雅,主要流行于士大夫阶层。而晏几道以浅语情语入词,不俗不雅,即俗又雅,让小令的传播有了更广泛的受众,对扭转一时的词风有一定贡献。他的小令技法纯熟。情与景结合得浑然一体,没有分离感。作词又特别善于结句,运用“层深”之法,将所要表达的情感推向深、远。小令因为字少句短,结句作得好相当不易,稍有不到,就会收不住,整首词就会显得散乱。而晏几道在这方面可谓方家,给以后的词家提供了不少可供借鉴的地方。晏小山部分名词名句摘录:“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江仙·梦后楼台高锁》这首词算是晏小山的巅峰之作了。“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长相思》“欲写彩笺书别怨。泪痕早已先书满。”——《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图片来源网格,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