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历史中狂放不羁的侯方域侯方域,出身于商丘侯氏,这个家族历代显赫,且与东林党关系密切。明末政局急剧动荡,党争尖锐激烈,侯方域祖父侯执蒲、父亲侯询、叔叔侯烙都清刚方正,与阉党势如水火。也因此,他们父子兄弟相继遭到罢黜,一时有“商丘侯氏,东林党魁”之称,商丘侯氏也因此名震天下。崇祯十二年秋,22岁的侯方域前往金陵参加科举考试。此时的侯方域才名早播于公卿之间,与东南诸名士亦彼此钦慕,与方以智、陈贞慧、冒襄合称“四公子”,共振复社。侯方域的为人,据载:“遇人不肯平面视,然一语合,辄吐出肝肺,誉之不容口,振友之厄,能不一吝千金。”磊落不群,狂放豪爽就是对他的真实写照。而且,侯方域除美才而豪、任侠狂放的公子意气之外,更重要者乃是他真正能使“一时文章、气节、经济之誉,争归朝宗焉”,他于家国鼎沸之际,心存澄清天下的救世意识;于群小当政之际,显示出痛斥魏阉遗孽的骨力风节。复社四公子被视为东林后劲,侯氏家族与东林党的历史渊源,使侯方域具有了积极用世、坦荡率直又爱憎分明的政治人格。《桃花扇》中苦闷落魄的侯方域《桃花扇》第一出《听稗》中,故事的背景虽然仍是侯方域南京应试时之事,但是却尽脱历史人物的那种调搅豪迈之气。侯方域一上场,便以名落孙山的书生面目出现,流露出的是羁旅之愁。侯方域自谓“自去年壬午,南闲下第,便侨寓这莫愁湖畔”,在仲春的季节,他羁留南京,因“烽烟未靖,家信难通”,“独为避乱之人”无“还乡之伴”。虽然他“先祖太常,家父司徒,久树东林之帜选诗云间,征文白下,新登复社之坛”,但仍然脱不了愁闷之感。当侯方域听说柳敬亭得知阮大城为崔魏逆党而拂衣离开阮氏时,他赞赏说“阿呀竟不知此辈中也有豪杰,该去物色的”在听过书后又叹道“俺看敬亭人品高绝,胸襟洒脱,是我辈中人,说书乃其余技耳。”言语之中,虽立场鲜明,但仅是以“清流”自许罢了。批判党争:侯方域在《桃花扇》中形象转变缘由明代后期东林党与阉党的斗争由来以久,势力彼此消长。至明末,东林后进的复社人士和阉党余孽的斗争己水火不容,复社名流的党同伐异,及其势力的过分膨胀,使阉党余孽几无容身之地。阉党余孽阮大城在受到复社清流发起的《留都防乱公揭》的讨伐之后,被迫移居城南牛首山之祖堂寺,闭门谢客,以吟诗、作剧自娱“每夕与钾客饮,以三鼓为节,客倦罢去,阮挑灯作传奇,达旦不寐,以为常”。《桃花扇》第三出《哄丁》,写吴应箕和杨维斗、刘伯宗、沈昆铜、沈眉生等众社员,以及国子监祭酒、司业等在丁祭时,阮大诚也欲参与其事,主动和复社清流和解,却遭到复社人士的严厉哄打,吴应箕异常激烈,不给阮大诚悔过之机。复社清流的激烈行为,导致阮大城狗急跳墙,在第四出《侦戏》中,阮大城直接表白道“若是天道好还,死灰有复燃之日。我阮胡子呵也顾不得名节,索性要倒行逆施了。”由此,剧作充分展现了复社清流名士与阉党阮大铖之间水火不容的争斗。侯方域当时正在南京,他虽然是复社人士,但是孔尚任并没有让侯方域参与这次虚构的哄打事件。这是孔尚任要把侯方域故意塑造成为有别于吴应箕的“中间力量”,并通过对侯方域的肯定,对明末被人为激化的党争作出否定的评价。在第七出《却奁》,孔尚任则直接写出了侯方域能破除门户之见,并写出侯方域也能对党争的后果有深刻了解,从而正面肯定了侯方域在党争上的不积极态度。(生)原来如此,俺看圆海情辞迫切,亦觉可怜。就便真是魏党,悔过来归,亦不可绝之太甚,况罪有可原乎。定生、次尾,皆我至交,明日相见,即为分解。(末)果然如此,吾党之幸也。可以看出,侯方域能破除严格的门户之见,这在晚明激烈的党社斗争中是难能可贵的,显然孔尚任是以肯定的态度来塑造侯方域的。侯方域和陈贞慧、吴应箕等其他复社清流不同,他能给阮大诚悔过的机会。侯方域在听了杨龙友为阮大锨的陈情后,颇想给阮大锨一个自新的机会。复社清流名士,孔尚任则对他们有着更高的要求,因为他们是国家的栋梁,他们的言行或直接或间接地关乎国家的安危、社翟的存没对于这些人,单纯有强烈分明的爱憎还远远不够,还要求他们能顾大局,有远见,见微知著、瞻前观后,能在国势危堕之时摈弃个人恩怨及党派门户之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共赴国难。所以,像陈贞慧、吴应箕等复社名流,意气用事,大搞党争,强为己甚,孔尚任是有看法的。有鉴于此,孔尚任特意将《桃花扇》的第一男主人公设计成一位在家国危难之际不顾个人安危、积极奔走国事、却于门户党争并不积极的人物,实在是大有深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