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殿领读稿1

尊敬的各位书友:

大家好!

今天开始由我为大家领读《长生殿》。说到领读很惭愧,对于戏剧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只是《长生殿》做为古典文学的代表作品,自己比较喜欢而已。当然,通过去年的领读可以感觉到,不管领读的水平如何,领读收获最大的一定是自己。

第一部分中国戏剧的发展

既然《长生殿》是中国古典四大名剧,在读之前我们就先简单来了解一下中国戏剧的发展。

中国戏剧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的几个阶段:

1.戏剧的萌芽期。

《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其实都可以算作是戏剧的雏形,也就是在祭祀的时候表演的有一定情景的歌舞剧。从汉魏到中唐,先后出现了“角抵”,也就是一种以竞技为主的表演剧,还有扮演生活小故事的“踏摇娘”等小歌舞剧,这都算作是萌芽期的戏剧。

2.戏剧的形成期。

在唐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发展,戏剧艺术逐步形成。再加之当时佛教兴盛,佛教徒也利用通俗的“说话”艺术形式演唱佛经故事,产生了大量的变文,促进了“说话”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唐传奇的出现,为戏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来很多优秀的戏剧都采用了唐传奇的素材,比如《西厢记》就是以唐代元稹的《莺莺传》为主要素材写成的。

3.戏剧的发展期。

到宋朝,由于重视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因为宋初社会经济的空前繁荣,勾栏瓦舍应运而生,为戏曲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从宋代的“杂居”,到金代的“院本”,以及讲唱形式的“诸宫调”,无论从乐曲到结构,还是内容方面,都为戏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4.戏剧的成熟期。

元朝,“杂剧”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它已经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了成熟期。元代戏曲主要分为杂剧和南戏两大类,二者各有自己的发展轨迹。由于南戏在元代前期处于发展的薄弱阶段,还不能与杂剧一争高下,所以代表元代最高文学成就的是元杂剧。元杂剧应该就是中国元代戏曲艺术的统称,出现了以关汉卿、白朴等为代表的著名剧作家,同时也创作了《窦娥冤》《梧桐雨》等优秀的杂剧作品。

5.戏剧的繁荣期。

在元杂剧的基础上,明清时期戏剧走入了繁荣期。戏曲到了明代,传奇开始发展起来了,明代传奇的前身是宋元时代的南戏。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它是在宋代杂剧的基础上,与南方地区曲调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剧形式。明清时候,出现了《桃花扇》《长生殿》等知名的剧作,产生了以洪昇(清)、孔尚任(清)、汤显祖(明)等著名的剧作家。

后来,文学史上一般把《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合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剧。

文耕墨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