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候的小说都爱用对联作题,流传出了不少的故事。明清时候流行的小说和话本,流传到如今的,其实都是大浪淘沙后剩下来的精品,至于当时粗制滥造的作品不少都已经湮灭无考,估计只有专门研究明清时俗的学者才会有深入的了解。
《牡丹亭》虽然是讲述男女情,但是杜丽娘病逝的情节中,不论是父母的哀痛还是杜丽娘的不舍,都能深深触动人心,而后柳梦梅寻求仕途拜见上官求盘缠的时候,对明代士子的面目刻画得简直惟妙惟肖。
只是不论古今,都有跟风的爱好,见到《牡丹亭》、《桃花扇》这样的作品大卖,谋求衣食的书生们纷纷撰写起了才子佳人的故事,泛滥于市场之中,以至于《红楼梦》都调侃说“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看看这累累白骨,连姓名都没人记住,不过向来无非就是古今的才子佳人。
蒲松龄笔下的书生和精怪,由此不少的故事里面书生都爱和女鬼、狐妖结下不解之缘,到了现在《倩女幽魂》这样的故事仍旧广有受众,引得文人墨客期待起女鬼夜间红袖添香,而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则奚落起这类故事,编了不少反套路的结局。
有个故事里,才女新寡,想要改嫁良人,但是希望夫婿能有点才气,就出了上联“孙悟空,金箍棒,能长能短”。有一秀才对出了下联“牛魔王,芭蕉扇,可大可小”,上下联都是《西游记》中的人物和物件,而句式上也对仗,堪称绝妙,秀才就此抱得美人归。当然古代是不会真的有这样的事情,只是说书人的故事而已。
明清时候这样的故事在民间说书人口中随处可见,毕竟不可能整天抱着《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讲,时不时会出现这样有些下九流的故事。现代人肯定不会有兴趣听人说书,但是古人娱乐项目少,因此听评说书的吸引力非常高。
扶摇推荐如果喜欢古代的小说的话,还是读下《桃花扇》或《三言二拍》这样的经典之作,其中描绘的市井风貌生动有趣。
跟风的作品只是适应了当时人的热潮,而其中又没有堪称经典的文字和情节。举个例子,古代科举不第的落魄秀才非常多,而对于他们来说,才子佳人话本里面,落魄的秀才娶到富家千金,接着功成名就的故事就很好地提供了代入感。如今的网络小说其实同理,不少人都是抓住了读者的兴趣,但是时过境迁,再看就味同嚼蜡了。
古代的小说,作者的水平其实同样参差不齐,曹雪芹出身于豪奢人家而遭逢巨变,因此文采与寻常士子相比要远胜一筹。四大名著之中,《红楼梦》的诗文水平也是最高的,《芙蓉女儿诔》言辞之动人,不输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而《三国演义》中除开引用的诗文,罗贯中自己的诗词基本都是打油诗,文采不高。
你知道什么有趣的对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