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代,秦淮河带琴声交替,歌声婉转流传,最令人注意的是那秦淮河畔的八名才艺名妓,人称秦淮八艳。容貌自是不用说,若是没有芳华姿貌也不会每日客座满宴。而这秦淮八艳,不分伯仲,但却有这么一位戏子一身傲骨,为情忠于一生。淡泊名利的她,尽是饱受风霜,也只为守的有情郎归来。这一生,她没留下什么诗词,却留下一把那被血染红的桃花扇,她的爱情故事也成了一桩佳话,这位女子便是李香君。
李香君,本名姓吴,生于苏州阊门枫桥吴宅,家中身为武官的父亲因与东林党中的人员有关系,被魏忠贤一派治罪,自此家道衰败。辗转反侧,历经漂泊,李香君被李贞丽收养,跟随养母姓氏,自此吴香君不复存在,有的只是李香君,绰号“香扇坠儿”。
李香君自幼是习得琴棋书画,又有一副好嗓子,打小便令诸多游士的爱慕情切。养母李贞丽对李香君也是悉心培养,李香君在养母身旁也习得豪爽却不失优雅,才艺也是更进一层,很快名声四起,成了秦淮河旁媚香楼的头牌。李香君的养母颇有一份正直,前来媚香楼的客人也都是文人雅士和正直的忠臣,一身傲骨的李香君在媚香楼也只卖艺不卖身。
李香君十六岁这年,遇见了侯方域,当时侯方域前来南京考试,慕名前往媚香楼,只为亲眼目睹当时名声大作的李香君究竟是何一女子。本以为青楼女子只不过哗众取宠,但没想到进了李香君的房中才发现这位女子非同小可,李香君的诗画引起了两人的共同话题,一对佳偶就在这时悄然形成。但是像李香君这样的名妓,梳拢她则需要邀请有头有脸的风流雅士,还得付钱给老鸨。奈何,侯方域当时没有钱,不料他的好友杨龙友前来资助,在杨龙友的帮助下,侯方域顺利的结束这场梳拢仪式。李香君看着眼前的少年郎的真情切意,也深知自己真心没有错付与人,芳心暗许的她早已把侯方域当做自己的一生一世一双人,自此侯方域便留在了媚香楼。
但是,谁料杨龙友曾送给侯方域的钱是出自阮大铖之手,而阮大铖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拉侯方域入僚。那阮大铖并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先依靠东林党,后又跟随魏忠贤,明摆着的墙头草,风吹两边倒。侯方域和李香君二人知道此事,侯方域犹豫不决不知如何,李香君的傲骨之气却不允许她接受这样的钱,这钱花在自己身上就是在糟践自己。李香君将侯方域大骂了一顿,并且变卖了自己的首饰,四处借钱,待钱一凑齐就立马还给了阮大铖。未曾想,小肚鸡肠的阮大铖对此事怀恨在心,一直在惦记着如何报复。而奸诈小人的手段就是比常人要多,坏点子也是用在一个又一个人身上,这次便轮到了侯方域。弘光皇帝继位后,阮大铖陷害侯方域,使其不得离开李香君投奔史可法。
自侯方域离开后,李香君闭门谢客,日日盼着心上人归来。可是,等到的不是侯方域归来,而是田仰敲锣打鼓的娶亲队伍。田仰何许人也,弘光皇帝身旁的红人,此次前来迎娶李香君做妾也是受阮大铖在一旁煽风点火,目的就是为了拆散这对鸳鸯。在阮大铖眼中,我助你们在一起时你们不领情,那就休怪自己棒打鸳鸯。然而,李香君可不是轻浮女子,更不会屈从,在田仰的逼迫下,刚烈性子的李香君以死相逼,一头撞在了柱子上。这一撞,血溅到了侯方域送的那面扇子上,田仰众人见事关人命,纷纷逃走,侯方域的好友杨龙友在那溅了血的扇子上画上了一树桃花,桃花扇便因此留名。这把扇子象征着李香君对侯方域的坚贞不渝的爱情,可是那心中郎君依旧迟迟未归。
不知为何,这阮大铖就是不肯善罢甘休,死咬着李香君不放,非得要生些事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阮大铖这次心眼够大,这次搬动的是皇上,一道圣谕传令李香君入宫当宫廷歌姬。天意难违,圣意不得不从,终使李香君百般不愿,这次也只得唯命是从。
“一入宫廷深似海”,李香君也不知自己何时能再出宫廷,也不知自己日夜牵挂的郎君何日能归来,将自己从水深火热的宫廷中带出来。李香君早已备好的书信,因正值战乱交通已全被阻断,那些期盼郎君归来的书信也就耽搁着从未寄出去。入宫将至,李香君带着那一把鲜血画成的桃花扇进入皇宫,那把随身携带的桃花扇好似侯方域随时都在。
顺治元年,清兵南下,南京城不攻而破,整个南京城遍地狼烟,皇宫内也早已人心涣散,弘光皇帝也落荒而逃。李香君趁此机会,带着一些宫人离开了这座四壁围墙的牢笼,她坎坷中来到了秦淮河边,站在长板河上一个落寞看着远方,却发现养育自己长大的媚香楼早已一片火海,此时的她该何去何从。郎君不在身边,自己的家也被火苗一点一点的吞噬,那些家人也不知是生还是死。就在李香君百感沮丧之时,曾教导李香君曲子的师傅苏昆生路过长板桥,发现了李香君,师徒相逢已顾及不上谈话。随后,李香君便随着苏昆生离开南京城逃离到苏州。
世事难料,李香君怎么也没想到当时身在南京城的她,自己的郎君就在不远处,侯方域担心李香君的安危,四处寻找李香君。媚香楼已是废墟,逃跑的人中也不见李香君的身影,也打探不到李香君的消息。侯方域只得沿着秦淮河一步又一步的寻找,而此时的侯方域也想不到自己心爱的女子已经逃亡了别处,以至于黑夜过去白昼来临也没找到李香君。造化弄人,一对佳偶就此错过,若是当时李香君在长板桥上多等一会儿,或许就能见到自己日思夜想的郎君。
李香君和侯方域南京错过之后,再遇见时在栖霞山葆真庵,那时李香君别无他去,便寻昔日在秦淮河的昔日好友卞玉京,与她相伴为尼。千言万语道不尽,两人有太多话相对彼此说,侯方域决定带李香君回到商丘老家,要迎娶李香君。但李香君的身份乃秦淮河旁媚香楼的名妓,对于是官家的侯家而言,这样的女子怎可踏入家门。于是,李香君不得不隐瞒身份嫁给侯方域为妾,住在了西园的翡翠楼。本以为正室与妾室通常都是表面姐妹,这突然间空降一名李香君来到侯方域身边,侯方域的正妻常氏会心生事端。然而,侯家不仅没有这回事,反而李香君生活的还相当惬意,公婆没有刁难,与常氏也相处的极为和睦,和侯方域更是琴瑟和鸣,这么一看李香君的这段生活对于旁人而言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这样的生活虽然令人羡慕,但事情终究会有败露的那一天。果不其然,就在侯方域前往南京为李香君求子之时,东窗事发,侯方域的父亲侯恂得知一位秦淮歌姬名为李香君,而且这位歌姬现在正在自己家中,竟还做了自己儿子的妾室。侯恂气急败坏之下,将李香君赶出翡翠楼,在众人的请求下,李香君的命运落在了侯氏柴草园—打鸡园。那里离城十五里,一处荒凉之地,廖无人烟,而当时的李香君已经怀有身孕,婆婆顾及侯家血脉,常氏也对李香君很是同情,婆媳二人一同为李香君求情,众人之口,苦口婆心之下,侯恂才派了一名丫鬟前去伺候李香君。
侯方域从南京赶回商丘老家,违抗父命将李香君接回翡翠楼,他知道自己对李香君的情意绝不是随便就能阻挡的。李香君曾为了等他,不惜用命与别人抗争,战乱的错过更是加深了离别的那种痛苦。家有家规,一家之主侯恂岂会因儿子的抵抗不顾家族的风气,柴草园住不得,翡翠楼也别想住,最终将李香君赶去了距城七公里的侯氏庄园居住。说到底还是因为李香君的出身卑贱,也只怪上天将李香君的命运安排成歌姬,若是当初她家父没遭人陷害,也是个一家小姐,何苦如今沦落到被人说成出身卑贱。
后来,李香君逃不过悠悠众口,身份低微的她,受着别人对她的歧视,终在一朝一夕中郁郁寡欢,没了先前的生气,因患肺痨而死,一生也不过三十年就香消玉损。
烟花之地,不是戏子无情,而是对戏子真心付出的又有哪些?也许在那个时代,李香君所能给的至死不渝的爱情,已是最好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