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6岁的名妓李香君嫁给了22岁的侯方域。洞房之夜,李香君怒气冲冲,竟拔下头上的定情发簪,狠狠地摔在地上,指着侯方域大骂:“拿着你的东西,滚!”话音刚落,侯方域瞬间神色慌张。
李香君出生在苏州的一个大户人家,父亲原是一名武官,在她8岁时,父亲被阉党陷害,因此家道中落。
无奈之下,李香君漂泊异乡,来到了金陵,幸而巧遇媚香楼里的李大娘,将她抚养长大。
在李香君年幼之时,李大娘就请了各种先生,来教李香君各种技艺和诗词歌赋。
李香君也从不偷懒,每日勤学苦练,从琴瑟琵琶到诗词歌赋,可谓是样样精通。
她尤善工琵琶,每每她手中撩拨起琵琶弦,帘外的堂客都会听得如痴如醉。
之后,她的名声日渐高涨,文人雅士纷纷汇聚到媚香楼,致使李香君很快成了媚香楼里的名角。
一日夜里,大厅中内,李香君正在轻抚琵琶,低唱着那曲《琵琶记》,弹完后,突然一位公子起身,连连叫好。
李香君察觉有新客人来捧场,稍稍抬头,遁声寻去,只见一个身高七尺的公子,面容白净。
看到他,李香君脸上泛起了一抹红晕,微微点头,向这位公子道谢。
原来,这位公子正是颇有名气的才子侯方域,他今夜也是受朋友邀约,来到了媚香楼。
他本以为在这里的,都会是些庸脂俗粉。但他没想到,楼内墙上一幅画的题诗,竟是李香君自己作的,顿时就对李香君仰慕不已。
随后,他又听到了那曲《琵琶记》,更是再次被李香君深深吸引。
很快,两人情投意合,走到了一起。不过,像李香君这样的名妓,侯方域还需要花费重金,才能和她共度余生。
可惜,侯方域却没有那么多银子,正当他一筹莫展之时,他的好友杨龙友给他送来了一大笔钱,让他能顺利抱得美人归。
但是,侯方域突然想到,杨龙友家中也并不富贵,细问之下,这才知这钱是阮大铖的。
阮大铖本是明末戏曲家和文学家,可人品却十分低下。他曾是宦官魏忠贤的人,后又与马士英沆瀣一气,大肆伤害复社文人。
而侯方域在复社文人中颇有威望,阮大铖虽然想要剿灭复社,但实在是实力有限,所以一直想要拉拢侯方域,进而将复社归为己用。
其实,侯方域也知道了阮大铖的用意,他开始犹豫这钱要不要拿。可后来,他没想到,这件事让李香君知道了。
洞房之夜,李香君直接将头上的簪子摔得粉碎,破口大骂道:“官人怎么能和阮大铖这种佞臣有来往呢?他为人下作,人人得而诛之,这几件首饰我不在乎,跟着你穷一些我不怕,我怕的是,你要和这种人同流合污啊。”
李香君心中有着自己的道义底线,她不被钱财所束缚,就这样,侯方域被李香君骂醒了。
之后,李香君变卖首饰,四下借钱,总算凑够了数,将钱还给了阮大铖。谁料,这也因此招来了阮大铖的记恨。
弘光皇帝即位后,开始任用阮大铖,于是他上任后,趁机陷害侯方域,迫使其为活命只能远走他乡。
不曾想,阮大铖逼走了侯方域,却也没有打算放过李香君。
在阮大铖的怂恿下,皇帝身边的大红人田仰,打算迎娶李香君为妾。这一日,田仰找上门来,他本想对李香君用强。
奈何李香君十分刚烈,宁死不从,她干脆一头撞在栏杆上,血溅在侯方域送她的扇子上。田仰担心会出人命,赶紧跑了。
原来,李香君手里拿的那把扇子,正是在新婚之夜,侯方域再次送给她的定情之物。
不过,鲜血弄污了扇子,但好在后来被杨龙友,顺势描成朵朵桃花,变成了桃花扇。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后来,阮大铖又假传圣旨,将李香君送进了宫,充当了歌姬。
她原本是想服毒,但转念又想到,在宫中还可能与侯方域重逢,就打消了了却自己的念头。
没过多久,清军攻破金陵,李香君趁乱逃出了皇宫,此时城内兵荒马乱,媚香楼也早已化作灰烬。
无处可去的她,刚好遇到了教她唱曲的先生,于是两人结伴去了苏州避难。
次年,由于不知侯方域的下落,李香君遁入了空门。不过好在,侯方域对李香君思念不已,在一番打听下,最终找到了李香君。
后来,李香君便隐瞒了勾栏的身份,跟着侯方域回到了老家。她十分孝顺侯府长辈,侯家上下对她也很满意。
可好景不长,侯父终究是发现了她的身份,当即将李香君赶出了家门。
侯方域不敢违逆父亲,只能偷偷将李香君,留在了侯氏南苑。
李香君因被歧视,再加上侯方域态度软弱,终日郁郁寡欢,最后重病而死。
荷花致始出淤泥,谁言女子不丈夫!
在秦淮八艳中,李香君之所以如此声名远播,主要还是她对爱情的忠贞,以及高尚的爱国情操。
李香君这一生的苦难,其实和她那磐石般的风骨是分不开的,这位女子的性格太硬了。
正如林语堂先生曾在《为香君题诗》中所言:“香君一个娘子,血染桃花扇子。气义照耀千古,羞杀须眉汉子。香君一个娘子,性格是个蛮子。”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