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方域(—),清代文学家。字朝宗,商丘(今属河南)人。侯方域少年时即有才名,参加复社,与东南名士交游,与桐城方以智、如皋冒襄、宜兴陈贞慧并称为“明末复社四公子”,又与魏禧、汪琬同称“清初散文三大家”,并且位列三大家之首,在文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侯方域的大名更在于一段与李香君的凄美故事,孔尚任所著《桃花扇》即以此为底本。明朝末年,侯方域到南京参加科考,未能登科,寓居在南京莫愁湖畔,结识了青楼女子李香君。他对李香君没有门第只见,也不嫌弃其出身,与李香君订婚,并赠以诗扇作为定情物。后来,因政局变乱,侯方域出逃扬州,阮大铖等逼迫李香君嫁给漕抚田仰,李香君以死相抗,血溅定情诗扇。后杨龙友将扇面血痕点染成桃花图,这就是贯穿全剧的桃花扇的来历。这个故事虽然是歌颂了对国家忠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层百姓,但两人的爱情故事,至今传唱。生而颖慧、才华横溢的侯方域在文坛享有盛名,于书法亦有建树。泰兴博物馆所藏此件册页,虽在《泰兴馆藏书画》中标为草书册页,但其书写有草书、行书、楷书,全册抄录自作诗五首。第四首《送赵工部》自言用索幼安法,索幼安即索靖,以章草书写此诗,体现出侯方域对多种书体的驾驭能力。侯方域的书法极为罕见,由此作看,其书法自然流畅、用笔骏快,虽点画不求工整精致,但极有平淡古朴的气息。当然,对这样一位历史名人的作品来说,书法的优劣倒是其次,读诗品字,令人发思古之幽情,才是其真正的魅力所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