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桃花扇,让我们看到了李香君的纯粹

孔尚任在传奇戏曲《桃花扇》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坚贞不屈,爱恨分明的李香君形象,不同于其他以虚构为主的戏曲作品。

《桃花扇》作为一部历史剧作,虽然也有艺术加工的成分,但是其中的很多事件,基本是真实的。作为艺术形象的李香君,也是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一个人。

李香君原本姓吴,是江苏苏州人,因为身材娇小玲珑,得到一个很有魅力的绰号,叫做“香扇坠儿”。她与柳如是、顾横波、卞玉京、董小婉等人合称“秦淮八艳”。

若论容貌、体态,李香君未必能排在“秦淮八艳”之首,若论气节,大概只有秦淮八艳之首的柳如是是李香君的知己。

李香君的父亲原本是个武官,也是东林党的成员,她还有两个哥哥。吴家虽不是家财万贯的大户,也算得上家境殷实了。

不料,天有不测风云,在李香君还是个小女孩儿的时候,他的父亲就被大宦官魏忠贤害死,李香君家境败落,只得漂泊异乡。

李香君随养母李贞丽改姓李,从此落入妓籍,李贞丽虽然名义上是李香君的养母,实际上只比李香君大七岁,母女二人在媚香楼卖艺为生。

所幸李贞丽是个豪爽有侠气的女子,对李香君视如亲生。李香君天资聪慧,又有名师教习,不但丝竹、琵琶无一不精,更通晓文墨,雅好诗词。

因为李香君的养母李贞丽是一个豪爽、风雅的女子,所以当时与她们交往的,都是一些忠诚、正直的文人士大夫。李香君虽然不幸落入烟花之地,但还是清清白白的女儿身。

公元年,科举考试失败,郁郁不得志的侯方域来到南京散心,经过友人介绍,在秦淮河畔与李香君相识。

这一年,李香君十六岁,正是一个女子情窦初开的年纪,侯方域二十一岁,已经成为闻名天下的“复社四公子”之一,两人真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因为相同的志趣,侯方域和李香君一见如故,很快就定了亲。

李香君虽然已经沦为歌伎,但一来她卖艺不卖身。

二来当时的江南名妓中有一个规矩,名妓们在自己该接客的时候,可以请一个世家名流夫人公子来为她们“梳拢”,表示以后这个名妓可以专门为一个客人服务。

所以侯方域是李香君生命中的唯一。

侯方域虽然很想与李香君结亲,但因为出门在外,手中并没有多少银子,这时一向与魏忠贤狼狈为奸的阮大铖,有心结交侯方域,便托杨龙友给了侯方域三百两银子,并给了李香君一些珍玩首饰。

这位阮大铖,在戏曲史上也算得上一个颇有成就的剧作家,他的《燕子笺》和《春灯谜》也是明末昆曲舞台上十分活跃的剧目。

尽管戏剧写得好,阮大铖还是深为当时的人们所不齿,因为他就是魏忠贤阉党的余孽。

阮大铖此时结交侯方域,是因为魏忠贤被杀,他失去了靠山,所以想和侯方域搞好关系,以此来缓和自己与复社其他几位公子的关系,侯方域知道后,十分气愤,打算把定亲的财物还回去。

李香君的态度则更坚决。他脱掉衣服,拔下头饰,表示自己即使粗衣烂衫,也绝不辱没名节。

在花红柳绿的烟花之地,竟然有一个女子,能说出这样有骨气,明辨是非的话来,李香君的反应,让侯方域既惊讶又佩服。不由得对李香君更多了几分敬爱之情。

婚后李香君与侯方域新婚燕尔,在秦淮河畔过起了神仙眷侣的日子。

可惜平静的日子过了没多久,侯方域因为在科举中谏言,切中时弊,被阮大铖告发,将面临牢狱之灾,侯方域只得与李香君分别,匆忙离开南京。

临别时,李香君勉励侯方域,要与阉党划清界限,斗争到底。并鼓励侯方域积极参加抗清斗争,她还表示:侯方域走后,自己不再为别人歌唱。

两人依依惜别,却不想分别之后,又要遭遇多少风波。

阮大铖因为结交侯方域不成,就想方设法报复侯方域,侯方域虽然离开了南京,但是李香君还在。

阮大铖就在巡抚田仰面前极力夸赞李香君的美貌与才情,引得田仰一心要纳李香君为妾。在李香君几次拒绝后,田仰恼羞成怒,派人来抢亲。

被逼迫的李香君誓死不肯下楼,她的养母李贞丽只得挺身而出,答应嫁给田仰,李香君才能平安无事。

在与田仰抗争时,李香君手持一把折扇,这扇子是侯方域送给她的定情信物,期间李香君撞破了额头,鲜血溅在扇子上,被杨龙友点染成了桃花,桃花扇因此而得名。

阮大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打着为南明小朝廷选歌伎的旗号,将李香君选入宫中。这次,李香君实在没办法抗争,只能进宫。

她把自己对侯方域的思念写进一封封书信中,可惜这时候战火纷飞,所有的书信最后都流失在乱世的烽烟中。

公元年,清兵眼看就要攻入南京成,南明小朝廷就此灭亡,李香君趁乱逃出宫门,恢复了自由。

混乱中,李香君本想回到媚香楼,不料她回去时,媚香楼已经成了一片火海,幸好这时,以前教李香君唱曲的苏昆生见李香君一人在战火中孤苦无依,就和李香君一起前往苏州。

其实,就在李香君他们在南京城里狂奔,想要离开的时候,侯方域也在南京,并且也去了媚香楼。

只是连李香君的影子都没有找到,上天有意要和他们开一个玩笑,让这对有情人在乱世中再经受一段时日的分离之苦。

直到一年之后,侯方域在栖霞山遇到和卞玉京一起做了女道士的李香君,这时的李香君已经染上肺病,本来以为自己就要离开人世。

不想峰回路转,一个偶然的机遇,李香君与侯方域竟能再次相遇,李香君的病也暂时转危为安。

与戏曲中侯方域和李香君双双入道的结局不同,经过一番商议,侯方域决定带李香君回老家商丘。

因为侯府家教很严格,李香君只能隐瞒歌伎身份,以吴氏女子的身份生活在侯府。住进西园翡翠楼的李香君,度过了非常舒适的八年时光,这八年,是李香君一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

本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不想就在侯方域与南京为李香君寻亲求子的时候,李香君的歌伎身份还是被人发现了。

公公侯恂本来要把李香君赶出侯府,经过家人讲情,才让李香君搬到侯家的一处荒园——柴草园居住。

柴草园地处荒僻,李香君又有孕在身,本应该娇养起来。

可是侯恂并没有因为她腹中的胎儿心软,反而告诉家人们,永远不让这个孩子进侯家的家谱。

侯方域回到商丘,听说李香君被赶到柴草园,并不能相见,多次向父亲求情都没有结果,反而遭到父亲的训斥。

李香君在柴草园,因为思念侯方域不得相见,又染上了肺痨,不久就与世长辞了,这时李香君不过才三十岁。

因为李香君的死,侯方域陷入深深的愧疚中,他为李香君立碑,并写了传记寄托自己的怀念之情。公元年底,侯方域也郁闷而死,终年37岁。

关于李香君和侯方域的结局,还有一种说法是:侯方域终究按奈不住出仕的心思,向清廷献计得到重用,李香君被赶出侯府,本来要去寻找侯方域,却听到侯方域为清廷献计的消息。

心如死灰的李香君又回到秦淮河畔,最终咯血而亡。

李香君虽然给侯方域留下了一个男孩儿,但是她离开人世的时候,这个孩子还不满周岁,最终李香君因为身份低微,最终也没能和侯方域合葬。

侯方域与李香君,这对才子佳人,没有像戏曲中的结局那样双双入道,却没有躲过世俗的偏见与功名的羁绊。

侯方域虽然因为早亡,没有真正降清,但因为变节的行径心中痛悔,也是事实,他的书房名字就叫“壮悔堂”。

读《桃花扇》的时候,总是因为侯方域和李香君双双入道的结局而惋惜,希望他们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却不料真实故事的结局,远比文学作品中的结局更惨烈。

好在,公元年,孔尚任的《桃花扇》问世。

经过艺术加工,李香君“守楼”“骂筵”的情节深入人心,此后李香君便作为一个个性鲜明、胸有家国豪情的女才子形象,挺立在中国文学的画廊中。

《桃花扇》中的杨龙友作为一个线索人物,是李香君养母李贞丽的情人,也是侯方域和李香君爱情与婚姻的见证者。

他既有尚好高雅的文人气质,又有卖友求荣的小人行径。他是桃花扇这一爱情信物的缔造者,最后在面临国破家亡的危难时,也是他抛下逃难的李香君,只顾自己逃命。

人性到底是善的因素多,还是恶的因素多,谁也说不清楚。

就连侯方域这样主色调是正面的人,也难免会有变节的污点。

在不面临考验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将善良的一面展现给别人,在面临考验的时候,也许就是一个没有立场的中间人,在为恶势力推波助澜,让主人公的命运生出许多波折。

现实中,侯方域的父亲侯恂是一个清廉正直,官声很好的君子,但是在李香君与侯方域的爱情故事中,他却做了大大的恶。

所以,如李香君一样纯粹的人,才更值得我们铭记,她活的真诚且壮烈,比许多士大夫更值得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