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故事桃花山下桃花庵桃花庵葬桃花扇

掌上招远在这里感受招远人文情怀,在这里领略金都魅力风采!掌上看招远,看掌上招远~

很多人都知道《桃花扇》,却很少有人知道大秦家街道侯家村有座桃花山,桃花山下有座桃花庵,这个桃花山下的桃花庵,和桃花扇的故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所谓的桃花山,其实顶多算得上一个低矮的石丘,位于侯家村东河的河西岸。山下的桃花庵与转山庙南北相邻。相传桃花山上的桃树近看是一棵,远看是一片。春天的时候,远远的望去,整个山丘开满娇艳的桃花,甚是美丽。

(网络配图)

据当年侯家村到东北讨生活的人回来说,遥远的东北都知道胶东半岛有个招远,招远有个桃花山。名字远扬的理由有两个:其一,桃花山上有一块奇特的石头,这块石头上有着天然的一个马蹄子印和一把长刀印,传说李世民东征经过这里,在这里歇息后又从这里上的马。传说真假我无从考究,但这块石头我小时候真真切切的见过,村里的长辈们更是记忆犹新。桃花山的另一个传说更是充满了传奇——这便是桃花庵与桃花扇的故事。

(网络配图)

桃花山不远处的转山庙跟前有一个庵,因为离着桃花山近,故名桃花庵,这转山庙和桃花庵并没有什么特别,却因住过《桃花扇》的男女主人公侯方域和李香君这两个特别的人物,而被世代相传。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孔尚任将明末复社领袖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感都得到哲理性的升华。那么,这个故事与侯家的桃花山和桃花庵,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怕是很多人不知道,这里面还藏着一段招远人抗清复明义举的故事。

话说招远杨氏在明朝末年可是一大望族,杨觐光和杨观光兄弟均进士出身,一个官至二品大员,一个在朝为翰林,时有“三左二杨”之说和“当年风云明家事,杨氏兄弟撑半朝”之赞。在明末清初的抗清斗争中,杨氏家族表现名门望族的正义和胸襟,举人杨钟斗协助知县张知讲殊死抵抗,以死殉城;招远武举、山东临清游击将军杨大武单骑突战,英勇就义。而最为有名的是杨威抗清的故事。这杨威是招远城里人,原名杨嗣衮,当清兵来袭、国难当头之时,以一秀才之躯,毅然改名杨威,弃文就武,成为胶东地区著名的抗清领袖,曾被南明福王朱由崧封为“山东前锋恢剿副总兵”,驰骋于登、莱、青一带,但是由于南明朝廷的腐败,全国的抗清斗争最后均告失败,杨威无奈削发入山,最后被登莱巡抚陈锦章擒杀。

那么,这杨威入山出家的地点在哪里呢,据民间传说,就在侯家村附近的转山庙里。话说天下侯姓本是同宗,侯姓早期主要分布在河南和山东,侯方域和招远侯家的侯姓本是同宗,杨威抗清曾经深受南明朝廷看重,这侯方域曾经多与杨威联系,也曾因此到过招远,与侯家的侯姓长老论过亲。后来,侯方域和李香君团聚,张瑶星道士喝斥了在国破家亡之后重聚的男女主人公:“呵呸!两个痴虫,你看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偏是这点花月清根,割它不断么!”侯方域和李香君听了,“冷汗淋漓,如梦忽醒”,双双出家。侯方域出家的地点,便选在了杨威出家之地――招远侯家村附近的转山庙,李香君出家的地点,便是侯家村桃花山下的桃花庵。再后来,杨威被杀,侯方域逃亡回家,参加了清朝的科举考试,李香君撕碎当年的定情之物桃花扇,在桃花庵里抑郁而死,那把桃花扇和她随身携带的铜镜子,便葬在桃花山下。

桃花山脚下的河水清澈的如同镜子一般,昔日李香君经常对着河水梳妆,河水映着李香君那张桃花一般的脸。所以,侯家村的先人们,都曾见识过这个江南名姬的芳颜,一代代把这个故事传颂下去。时势变迁,几百年后,桃花庵在破四旧风潮中被毁灭,但留下来的故事去永远相传。据村里年长的人说,当年农业学大寨的时候,村里修整大寨田,在桃花庵附近挖出了一个碗口大的铜镜子,当年农村人不知道有个叫“古董”的词,更不知道这曾经是美人的梳妆镜,只知道那是一块铜,铜总比铁金贵一点。开始铜镜子被村里的赤脚医生拿去做了研磨药的工具,后来用铜镜子换了一个对村里有实际用途的物件。

前几天回村里,来到桃花山下,这里早已不复我儿时的模样,潺潺流过的河水早已干枯,现在的孩子无法想象我们当时在河里玩耍嬉闹的场景。

(网络配图,乔光先老师摄影)

人的感情有时候很固执,无论走多远,无论见过多少世面,内心深处总感觉任何地方也比不过那块生你养你的地方!在我的潜意识里,我的小山村人杰地灵,极具传奇与灵性,小村的一草一树,总有一种暖暖的亲近感。每次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都会穿越时光忆起年少的光阴!清清河水摇曳着桃花山上的各色野花,孩子们的笑声飘荡在溅起的水花里,远处河床上有大人们在晾晒雪白的粉丝,青山绿水白粉丝,这会是一副有多清雅的水墨!等到傍晚的时候,大人们把粉丝收走了,有遗落在地上的很短小的粉丝,小孩子们就会跑过去捡拾了回家吃。

我问路过的村里人,当年那块有印记的石头哪去了,回答说前几年还见过,现在可能被磊进了河堤上。再次走在桃花山上,儿时山上的那个小房子年久失修,早已坍塌,只剩下一股摇摇欲坠的残墙,还有遗落在草丛里年代久远的青砖,而当年的桃花庵和庵里的那些故事,又去哪里寻觅呢?此情此景让我不由想到一首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桃花山下桃花庵,桃花庵葬桃花扇,桃花扇的故事虽已久远,但李香君“气义照耀千古,羞杀须眉汉子”的浩然正气却千古留存。

文章结尾可以写评论~

(点击上方图片,可查看招远故事征稿启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