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幼子晏小山,他的词清丽秀气,其造诣又

鹧鸪天晏几道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是梦中。这首词写的是晏小山和一位他所眷恋的歌女久别重逢时的喜悦心情。上阕四句写两人分别以前的当年往事。位彩衣艳妆的姑娘,捧着酒杯向词人殷勤劝酒。而我们的词人呢,为了她的美丽,更为了她的殷勤,也就拚着一醉地痛饮起来。这句写两人初次相逢时的情景,歌女柔情密意,词人豪情满怀。接着写两人情投意合以后,彻夜歌舞尽情欢乐的美好生活。这里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一联历来是人们所称颂的佳句,宋代词人晁无咎称赞它“风调闪雅”,“知其人不住三家村也”,意思是说这两句词在风雅中含有华贵气象。像这样的佳句,是既要有实际的生活经历又要有高度的艺术修养才能写得出来的。下阕写别后的忆念和意外重逢的喜悦。“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的生活终于过去了,歌女和词人分别了,可是词人却执著地怀念着他所喜爱的歌女。现在他们又意外地重逢了,词人向歌女倾诉着:“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思念一位歌女到了魂牵梦萦的程度,这正是晏小山的真挚之处。正因为从分别以后就一直盼望着重逢,现在竟然地重逢了,这意外的喜悦反使词人惊疑不定起来:“今宵剩把银钲照,犹恐相逢是梦中。”他只管端起银灯再三地端详自己所喜爱的人,生怕这次相逢又像过去多少次在梦中相会一样,梦醒后一切又都成泡影。这种惊疑不定的心情正是长时期盼望相逢的反映。这两句化用了唐代大诗人杜甫《羌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的诗句,只是加上了“剩把”犹恐”这样的虚词,使感情更轻柔,语言更婉转,更富有词的韵味而已。晏小山的词以秀气见长,宋以来直至现代的论词者往往认为他的成就超过晏殊。比如夏敬观就认为晏氏父子可以上比南唐二主,不但词的成就高,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有特别丰富的感情。夏敬观认为:叔原以贵人暮子,落拓一生,华屋山丘,身亲经历,哀丝豪竹,寓其微痛纤悲,宜其造诣又过于父。”这一评论,可以说是深知小山的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