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考研南师文学考研真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北京中科白瘕风医院是三甲吗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最近我们正在开各大名校五年真题分析与复习建议的专栏,本文是第2篇,来讲讲南京师范大学。

先说结论

用一句话概括南师就是:试卷不难考上难。

首先说为什么试卷不难。

从考试范围上来看,是小综合的考法,注重对大作家、大作品的考察,背诵有一定压力。课外延伸内容较少,立足课本能拿到较高的分数。

从考题上来看,有两个特点。一是:重复率高。不仅是知识点的重复率高,十年真题涉及屈原的考题有9次,二且拔高的思路也是如出一辙喜欢从文体发展的角度去考。二是:难度一般。在没有名词解释卡死小知识点的情况下,8、9道大题的出题方式也比较单一,大多数题目考的都是艺术成就、历史地位这样的基础题型。每年有一两题稍微有一些难度,比如21年考这个中国新文学史的起点的划分,如果阅读面窄,只读了一个版本教材,很难论述充实。(拓展:文学考研为什么要多读几个版本的文学史?)专业课二主要考古文阅读和赏析,考句读的难度不大,考赏析是主观题可操作性大,能提前准备。可以说在如今各大院校出题内卷的情况下,南师的卷子是相对而言比较好答的。

其次,说为啥考上难,因为南师是老牌学校底蕴在这,报考人数多,加之题目较为简单,它的分数线被推得很高。如图:

择校建议

如果你英语好,字写得不错,我是比较建议可以考虑报考南师。

一方面就专业课而言,在考试内容较为基础的前提下,其实就是靠背诵和最后的呈现来拉分,如果字写的好看,再有意地琢磨琢磨把答案写得有一些亮点,那你的专业课可以得到较高的分数。

另一方面我们都知道题目相对简单那就不太能拉开差距,专业课的差距小了,你就要在别的地方找补,比如说英语和政治,政治比较简单,主要就是英语。所以如果你想要报考南师,要先掂量一下自己的英语成绩能不能在专业课分数差距较小的情况下为自己拿分。或者如果你英语很好也想考一个文学类的,我觉得南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你的优势。

复习建议

“吃透真题,注重原典”是南师考研复习的核心思路。

何为“吃透真题”?这是建立在南师考题高重复率的基础上提出的。

我个人是建议你在复习一门科目前先走以下流程,比如说你明天打算复习古代文学:

(1)用一张A4纸把专业课一、二中考到古代文学的题目抄在一起。标红重复的题目。

(2)把这些知识点回标到你课本的目录上,找出重点考察的章节。

(3)再把这些考题回标到课本每一章抬头的空白处,复习到这一章的时候先以真题为抓手延伸、思考。

(4)给真题分分类,基础题先放着,想想觉得不太会的那些题都是怎么出的,有什么样的思路。并根据这个思路去预测考题,规划自己的学习。

这是步骤,我以古代文学专业课一近5年真题为例给你实操演示一遍。

1.举例论述南朝乐府民歌艺术和北朝乐府民歌思想内容。

2.论述周邦彦词的艺术特点。

3.分析《儒林外史》中三类否定性人物形象对科举制度和功名利禄观念的批判。

4.姚鼐的古文理论

5.屈原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6.苏轼对词史的贡献

7.简述柳永对词史的影响

8.简述孔尚任的《桃花扇》是如何“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

9.《左传》虽是历史著作但其文学性较强,请简述其艺术成就。

10.论述屈原《离骚》的艺术成就和独特风格

11.论述以韩愈为主的古文运动的基本内容

12.论述《红楼梦》“诗体”小说性质

13.南北朝诗歌风貌与魏晋时期不同,从内容题材和艺术形式方面分析南朝诗歌的新变。

14.鲁迅评《三国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近伪,状诸葛之多智而似妖”,请结合小说的成书过程而进行评析

15.明代张延的《诗余图谱》云:“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又云“大约词体婉约为正”结合宋代词人,谈谈婉约词的创作过程,结合词体的过程评析你对“婉约为正”的理解。

首先从重复上来看,屈原这个知识点重复去考,其次有同学可能会觉得考姚鼐难了,考词体“婉约为正”难了,考“诗体”小说难了。实际上这些题考的都是啥,是不是都是文体发展,都是文体之间的互动,只要你把起码的诗词文的文体发展捋一捋这类题目就很简单。而省下的题目考的基本都是大作家大作品,只要把文学史的内容读透,这些都是一定会去准备的东西。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考的这么基础那书就一定要背熟,书上都有答案的东西少了一两点很明显。

讲了“吃透原题”那么何为“注重原典”呢?

这是针对专业课二的,鉴于往年有考过句读,所以你可以在《古文观止》中复制粘贴一些较短的可能考的散文到你的word文档里,然后点击开始-查找替换-替换-在上面输入各种标点,下面不用输入就能很快把所有标点清空,然后一天读个一百来字感受感受。读完再浏览全文写个几百字的感受。这样你的阅读赏析能力也会提升的很快。

至于院校考察的古诗分析,我个人是建议你在读古代文学史的时候把书上的赏析多整理整理。比如你看书上分析杜甫的“沉郁顿挫”是:“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风格中“沉郁”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顿挫”主要指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音调声情起伏迭变。沉郁与作品的主要意境有关,顿挫则与作品的表现技巧有关。沉郁顿挫风格的基调是悲慨。杜甫诗歌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在于感情的强烈,这种强烈的感情是杜甫最能打动读者的所在。就杜甫的诗歌艺术成就而言,其感情的强烈是第一位的。杜甫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其仁者之心,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事的心态,便把这种喷薄而出的感情抑制住了,使他变得缓慢,低沉,回环起伏。几欲喷薄而出,但又不得出,缓急回环,跌宕起伏,是为沉郁顿挫。”你可以把这种分析方式迁移到杜甫诗歌的分析,甚至其他人诗歌的分析上,比如分析:

秋兴八首·其一

[唐].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从风格上来看沉郁顿挫(观点句),整首诗的感情悲慨壮大,而感情的表达波浪起伏,反复低回(解释句)诗歌颈联写观花落泪,故园之心情绪达到了顶峰,却没有继续任由情绪爆发,而是由写心,转而写衣单,写写捣衣之声,转入侧面烘托,使得诗歌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例子)这种写法体现出孔子所言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这样来操作,一边能让你把课本背熟,一边又能让你把诗歌赏析写得漂亮。

近年真题

23年南京师范文学考研真题(文学基础+古代文学专业写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