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岛寻梦,解读一本惊世绝古的生死情书

微信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shishang/13036.html

梦岛,对我而言,那是太熟悉不过了。无数次心情舒畅地绕岛快走慢跑。但和梦岛相伴久了,我非但没有日久生厌之感,反而更加日久生情了。梦岛在我心里,成了一本可以每天细细品读的惊世绝古生死情书。

抚州梦湖,以被称为“东方莎士比亚”的家乡文化名人汤显祖创作的《临川四梦》而以梦冠湖作为纪念。它将当地文化特色与现有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结合临川文化和《临川四梦》有关戏剧情节,修建了玉茗广场、梦园、梦桥以及梦石、梦亭、梦灯诗廊等多处景观,营造了汤显祖笔下“远色入江湖、烟波古临川”的美妙景色。

梦岛更是梦湖上的一颗明珠。它位于碧波荡漾的梦湖中部,四面环水,与沿湖周边的各个景带隔水相望,遥相呼应,形成一条迤逦多姿、环湖合抱、独占鳌头的亮丽风景线。在几千亩的梦湖水域中,仅70亩的梦岛,显得温润清雅。梦岛上梦园是为纪念我国明代伟大的戏剧大师汤显祖及其代表作《牡丹亭》而立。以杜丽娘与柳梦梅爱神雕像、牡丹亭和杜府花园为主景,兼有烟波画舫、九曲情桥、湖山石等人文景观点缀其中,花红柳绿,曲径通幽,吸引着大批市民到此游玩。与其说梦园的形状是一座湖中的小岛,不如说她是一位滑翔在水天之间的张扬弹力、伸展自如的天使,恰如杜丽娘那奔放热烈、追求自由、崇尚至情的天性。

要解读汤显祖《牡丹亭》这本惊世绝古的生死情书,非上梦岛不可。进入梦园的入口,是侧面及桥面均为花岗岩,栏杆则采用汉白玉的美丽梦园桥,当我们踏过这座长米、桥面宽11米的5孔拱桥,首先映入眼前的为一座高约9米的明代风格的石雕牌坊,牌楼结构精巧,古气苍苍,取名“至情牌坊”,正上有著名书法家林岫书写“梦园”二字。《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汤显祖曾言“吾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整部剧主题意在一个“情”字上,《牡丹亭》讲的是一个明朝版的“人鬼情未了”的故事。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中的至情理念:“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剧情也就贴近“情至”、“情真”、“情深”的理念来发展,所以梦园入口牌楼取名“至情牌坊”。

穿过至情牌坊,拾阶而上就来到了梦园中心-爱神广场,爱神广场是梦园的主景之一,广场中心“东方爱神”雕像是以《牡丹亭》中主要人物柳梦梅与杜丽娘缠绵爱情故事为主题的大型青铜雕塑,高15米、重50吨,主景是杜丽娘、柳梦梅“为梦而舞”激情奔放的动态造型,底座为牡丹花座,花座由一簇繁茂的群花组合而成,绽放的牡丹花就象一盆燃烧的火,从中央花芯位置升腾起一股巨焰,焰火幻化成梦幻雾像中的一对生死恋人。杜丽娘如梦境的空中游荡,左手向左肩后抛袖,右手随风让长袖自由飘舞,柳梦梅则紧紧拽住杜丽娘的腰带与裙角,仰头躬身半悬半跪。爱神雕像正是这样形象地演绎了杜丽娘与柳梦梅之间追求真爱、超越生死的恋情,象征对爱的生死不离和永不放弃。

寻视梦园广场右前方那古色古香的杜府,跨进“杜府”大门不知不觉间被牵进了“小庭深院”,杜府深院艺术地重现了南宋时期南安府杜太守的府邸,是《牡丹亭》中杜丽娘饮食起居、吟诗作画的地方。庭院由太守府、梳妆阁、雅堂、琴轩和游廊组成。同时杜府深院象征一个年轻蓬勃的生命在种种礼教的束缚中,一个美丽的青春少女被闭锁深闺,当我们穿行于天井回廊、书堂与闺房之间,领略南宋时期书画艺术极品墨香,目染古代情女佳话传奇同时,心下陡起寻梦问情之念,领悟杜丽娘的心里一种格外青春的激情和美丽的哀怨,你会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而去每栋建筑亲历一番探个究竟。

从杜府西侧小门出来走到梦湖亲水平台边,看见湖上一船形水上建筑物。名为“烟波画船”,“烟波画船”取《牡丹亭》里著名的《惊梦》中杜丽娘唱词:“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中“雨丝风片,烟波画船”之意。烟波画船不远为梦岛最南边的一排2层临水楼轩,为“云霞翠轩”,取自《牡丹亭》名句“朝飞暮倦,云霞翠轩”之意。古代轩为四面开窗的建筑,扶栏而上成为观看梦湖风景的最佳景点。

有好多朋友对昆曲的了解就是从杜丽娘在《游圆》中那著名的唱段开始:“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一个闭锁深闺的美丽青春少女违背“女子深藏简出”的禁令走出闺房,面对庭院,但美好景致见景伤情。“姹紫嫣红开遍”,在春天里并不稀奇,我们都看得见,但让人心惊的是,“都付与断井颓垣”。中国文学中有一种对比反差的写法,“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样的姹紫嫣红、春光明媚,却无人欣赏,陪伴它的只有断井颓垣。这般情景,不正像杜丽娘这样一个美丽的青春少女被闭锁深闺吗?一个年轻蓬勃的生命在种种礼教的束缚中,在她那种家庭教育的压抑下,她的心里有一种格外的激情和哀怨。

因《游圆》见景伤情的杜丽娘,只能在梦中来到一个“世外桃源”与梦见的柳梦梅“千般怜惜,万种温存”,尽情释放、发泄那久被封禁的情感,心情由“寻”而“欢”。而当梦醒回眸时,孤身百事空,惊忆梦中人,移步花园中《寻梦》,梦中后花园那些梦中意象都翩然而至,一处处寻觅梦中境、情中物,一阵阵欢喜激动。但最终梦中情人遍寻无踪迹而感到空虚寂寞。最后唱出“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所谓“由人恋”,意为对美好的事物想爱就爱;“随人愿”,意味着为了追求美好的事物要生死相随;“无人怨”,意为即使死了也无怨言。

绕过云霞翠轩向东,来到了“湖山石”边,周边柳林梅林,处处香花芳草,穿插几条曲径通幽,结合其它一些景观小品,相映成彰。在石山中掩隐着一处紫檀幽洞,洞中藏有紫檀画匣,这紫檀画匣儿关系到杜丽娘的生前遗愿,亦牵涉到故事后面发生的柳梦梅的寻找杜丽娘以及杜丽娘的回生。

湖山石边是梦园的主景牡丹亭,古朴典雅的牡丹亭与爱神雕像同在一条中轴线上相对应,高26米,由著名戏曲评论家郭汉城亲自题写“牡丹亭”。它采用三层四檐口,内有楼梯可登高,一楼观影阁,二楼藏经阁,三楼牡丹亭,四楼听涛阁,外围双层栏杆环亭。牡丹亭基台石栏杆上的石板雕刻,娓娓叙述《牡丹亭》剧情故事,绕亭观之,如同看连环画。汤显祖以亭名牡丹,国色天香、雍容华贵,以栏为芍药,娉婷娇娜、风姿绰约,这名花双绝清香流溢、艳压群芳,正是以其姹紫嫣红的风姿意象让人想像杜丽娘青春的美丽与丰盈,她的爱情艳异丰满、富有生命力。

从牡丹亭下来就到了九曲情桥。九曲情桥是连接湖湾两岸的一座步行小桥,以九曲十八转象征杜丽娘与柳梦梅缠绵的情感故事转折不断,就像这桥弯弯曲曲。同时“九”也代表有情人地久天长,故名“九曲情桥”,这里千百年来,一个“情”字当头,曾令多少痴男痴女陷入愁肠寸断之绝唱,使文人墨客大发伤春悲秋之骚慨,感于情,怜于情,伤于情,痛于情,怅恍于情,泣笑于情,魂断于情……那么,当我们走过这段“九曲情桥”,心中引起强烈共鸣的又何止是《牡丹亭》的一段曲情呢。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五彩灯带把梦岛、梦桥、牡丹亭和“东方爱神”雕像装扮得五彩缤纷,而这一切又倒映湖中,如梦如幻,构成了一幅别有风味的迷人彩画。在我的心里,梦园就是这样一本惊世绝古的生死情书,翻开它,不仅有“醉美”的风景渗入灵魂深处,还会让自己重温《牡丹亭》并悉心体味湖山石边、牡丹亭畔、芍药栏前杜丽娘与柳梦梅幽会的文学梦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1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