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尾“留白”引观众回味
红色的大幕拉启,画有秦淮山水的舞台背景渐渐显露,如同多个屏风拼接而成,如将观众拉入故事发生的明代末年。
有趣的是,整场戏下来,《媚香留情》布景都维持不变。“既省去换景的时间,也想还原原汁原味的历史图景,仅利用现代的舞台剧灯光来营造不同场景氛围。”编剧、主演新剑郎告诉记者,《媚香留情》改编自清初作家孔尚任的原著《桃花扇》,讲述明代文人侯朝宗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
“因为耗时长、报酬不高,现在能写粤剧剧本的人不多,质量也参差不齐。”曾写过20多个粤剧剧本的新剑郎坦言,自己通常在繁忙的演出之余抽空构思剧本,思考成熟后再一鼓作气地写,比如《媚香留情》剧本的前期构思花费了近几个月的时间,下笔写只用了40个小时。
最让他满意的改编是最末一场:侯朝宗重上媚香楼,一切物是人非,只在梦里见到李香君。“在‘情约今生来世’的动人唱词中,全剧就此终了。没有再多写后续,给观众留出想象的空间,我觉得这样更有味道。”
新剑郎看过不少如《白蛇传情》等广东的新编粤剧,他发现,广东粤剧在结合现代理念和舞台样式上颇有讲究,注重群戏和演出的规范化,保证每场都是同样的水准。“香港的新编粤剧则更为生活化,每一场演员都可能有即兴发挥的部分,这两者其实都可以相互借鉴,呈现更好的舞台效果。”
演员交流??
探讨三地演员不同的演绎方式
今年30岁、已有10年粤剧从业经历的陈纪婷自称是剧组里“资历最浅”的演员,在《媚香留情》中饰演春香。记者见到她时,她正与新剑郎、南凤、阮兆辉、邓美玲等粤剧名伶同台排练,在前辈的指导下不时调整动作细节。
而在此前,剧组已经组织了多次讲戏,所有演员拿着剧本围读,青年演员可以随时提出疑问,和前辈们一起理顺剧情。多名粤剧名伶携青年优秀演员倾力出演,以旧带新、以作承传,这是《媚香留情》的一大亮点。陈纪婷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很多剧种中都有大量的武戏,场面好看,粤剧也有,但是更注重戏中有‘情’。在情感的表达上下功夫很难,我们通常都会琢磨、观察前辈们的一颦一笑,包括舞台上的站位,都是最宝贵的舞台经验。”
除了向前辈“讨教”,陈纪婷也常与广东、澳门的青年演员们“相互切磋”。在去年粤港澳粤剧新星汇上,她见到来自广东粤剧院的严金凤、康健、莫伟英和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的张雪茵、江伟林、莫颖霖等粤剧青年演员,共同演绎经典粤剧《白蛇传》,在粤港澳三地陆续上演。“在后台我们都会坐下来交流演出心得,探讨各自对于白素贞这一人物角色的理解,解读三地演员不同的演绎方式和习惯,更有利于打开我们认识剧本和人物的视野。”
新剑郎期待,在三地新老粤剧人的共同努力下,未来能有一部由粤港澳三地联手打造的优秀粤剧作品,在非粤语地区也得到推广。
培养观众??
进校园给学生上粤剧课
“舞台上有多少人在演戏没关系。要是台下没人看戏,台上有再多人也没用。”在新剑郎看来,粤剧的传承,不仅是培养粤剧演员,还要培养粤剧观众。20年来,新剑郎一直在做粤剧推广,比如在粤剧演出之前,让演员到台前展示化妆过程,科普粤剧妆容,或者单独排一些20分钟左右的短剧目,吸引观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