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是一条充满故事的河,它见证了南京的前生今世,无论世事如何变换它一直静静的流着,来南京不去秦淮绝对是种遗憾。秦淮河画舫是游览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的经典项目,也是游客来南京旅游不能或缺的一大体验。
以夫子庙古建筑群为中心、十里秦淮为轴线、明城墙为纽带,串联起南京众多的景点,就是最著名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来到南京,不游秦淮河;就如到了北京,不吃烤鸭,总会有点遗憾。
秦淮河,有南北两个源头,两河在江宁区方山埭西北村汇合成秦淮河干流。干流到南京通济门外九龙桥分为二支:一支过九龙桥直向西,由东水关进入南京城,后经过夫子庙,习惯上把这支称为内秦淮河(即十里秦淮)。另一支由通济门经中华门绕行城外,为外秦淮河。人们常说的秦淮游船,一般指内秦淮,夫子庙附近的秦淮,一般是大成殿前的泮池码头上船。有机会可体验下俞平伯、朱自清笔下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作为六朝古都,南京最出名的古地名当属秦淮河了,至今依旧沿用。而现在最繁华的河段,就是夫子庙了。作为古代学术机构的专有名词——泮池,大多为封闭式池塘,而偏偏这里则是秦淮河的一部分。画舫码头设在此处,对岸是九龙壁,可谓是全国最热闹的泮池了。最好在晚上前来搭乘画舫,两岸古建筑被红灯笼所衬托,像是穿越千年回到繁华的古金陵。
十里秦淮,六朝烟月,明清金粉,让秦淮河远远超出了一条河流的本身之美。明清以降,它是东南的科举文化中心,无数才子佳人在这里上演爱情的离歌,最有名的莫过于李香君、侯方域的《桃花扇》了,在国破山河、凄苦别离的历史背景下,更是烘托了秦淮河的烟笼风情。
对于秦淮河夜色,最有发言权的当然是唐代大诗人杜牧了,他的一首《夜泊秦淮》成为了咏唱秦淮河经典的永恒。可以说,游客基本上都是奔着这首诗来的。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你可知道秦淮河的夜色有多美了吧?
坐着画舫,才能体会到那种幽谷的风情。而且,在船上,必有沿岸有味道的故事。比如在桃叶渡,王献之送小妾是一个温情的故事,可见王谢家族人物的风流。现在的画舫是电动的,坐满发船。
一江明月,回首。一杯浊酒,相逢。一年春时,桃红。一眼回眸,尘缘。这里是秦淮河畔,是“一池春水胭脂色,流到前朝梦里来”的迷恋,是“古韵凌波十里欢,风摇画舫雨含烟”的爱恋,是“水边多少丽人行,秦淮帘幕长干市”的眷恋。
十里秦淮,六朝金粉。终究,过往的金陵,化作轻盈入河的雪花,有痕也无痕。而今,车水马龙,人潮涌动,只能在热闹中追寻昔日的美好,在古迹中嗅出曾经的斑驳。繁会秦淮,长乐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