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艺术讲堂系列丨在北大清华必须秒抢

                            

讲座信息

01

昆腔音乐与度曲

周秦

11月11日周三19:00

长沙音乐厅麓山中厅

为便于全场实名制,公益票价1元(线上线下同步开抢)

1、声腔音乐是昆曲艺术的本质特征;

2、昆腔源流:玉山草堂雅集;魏良辅与新声昆山腔;

3、昆腔音乐的四大要素:曲牌、宫调、腔格、口法;

4、昆腔音乐的文献载体——曲谱:清宫谱和戏宫谱;

5、关于度曲:从选牌联套、填词订谱到擪笛歌唱。

02

超越死生大美至情——昆曲场上的《牡丹亭》

周秦

超越死生大美至情——昆曲场上的《牡丹亭》

11月12日周四19:00

长沙音乐厅麓山中厅

为便于全场实名制,公益票价1元(线上线下同步开抢)

1、汤显祖与《牡丹亭》:介绍《牡丹亭》的故事情节和创作背景,讨论《牡丹亭》的“至情”主题及其深远影响;

2、《牡丹亭》与昆曲艺术:介绍沈璟、冯梦龙的“改窜”和钮格、叶堂的“格正”,回顾《牡丹亭》在昆曲场上的演唱历程;

3、白先勇与青春版《牡丹亭》:介绍白先勇领衔打造推广青春版《牡丹亭》的过程,探讨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之道。

讲座流程

18:30听众入场

播放暖场视频—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视频片段

19:00讲座开始

21:00提问交流环节

主讲嘉宾介绍

周秦教授

苏州大学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昆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首席唱念指导

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昆曲艺术》主讲人

周秦教授幼承家学,通韵律,工诗文,擅擪笛度曲。年,考入江苏师院中文系明清诗文研究室,师从钱仲联先生治清代诗学,为其入室弟子。

年,主持苏州大学昆曲艺术本科班教务。

年起,担任中国昆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承办中国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主编《中国昆曲论坛》。

年以来,应白先勇先生之请担任青春版《牡丹亭》的首席唱念指导,复先后同台湾国光剧团、台湾戏曲学院合作编演昆剧《梁祝》、《孟姜女》,担纲谱曲教唱。多次亲赴台北、香港等地讲学教习,推动昆曲在两岸三地的传承。

年,苏州市人民政府颁发“昆曲评弹传承荣誉奖”奖章。

年,文化部授予“昆曲优秀理论研究人员”荣誉称号。

著有《寸心书屋曲谱》《苏州昆曲》《昆戏集存》《紫钗记评注》《蓬瀛五弄》《湘昆:复兴与传承》等著作。

走进“昆曲”

昆曲,原名“昆山腔”、“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明朝汉族音乐以戏曲音乐为主。明代时称南戏为《传奇》。明以后,杂剧形渐衰落,《传奇》音乐独主剧坛,兼收杂剧音乐,改名“昆曲”。

昆曲姓昆,源头在巴城。从黄幡绰传下的歌调到顾阿瑛“草堂雅集”形成的昆山腔,是昆曲的源起。

到了明代的巴城人梁辰鱼用魏良辅的“水磨腔”填词,创作了昆剧《浣纱记》,则使昆曲从此走上了舞台,脱颖而出,成为了“百戏之祖”,昆曲的历史发展脉络在巴城清晰呈现。

昆曲表演的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谐和。昆曲是一种歌、舞、介、白各种表演手段相互配合的综合艺术,长期的演剧历史中形成了载歌载舞的表演特色,尤其体现在各门角色的表演身段上。

昆曲《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与《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也叫“临川四梦“。剧中歌颂青年男女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坚决反对压迫。体现出追求内心精神的完全超脱、绝对自由的道家思想。《牡丹亭》是明代大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为《牡丹亭》提供了基本情节。

《牡丹亭》与《西厢记》《窦娥冤》《长生殿》(另一说是《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和《桃花扇》)并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汤显祖在该剧《题词》中有言:“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温馨提示

1.本场讲座不指定位置,位置先到先得;

2.本场讲座有暖场视频播放,进入讲座场地后,轻声找到喜欢的座位欣赏高清视频;

3.讲座期间敬请全程关闭手机、闹钟等响闹装置,请勿携带食品、饮料入场,请勿接听、拨打电话、语音、视频等,保持会场安静;

4.讲座期间可以拍照、录像,但请勿拍摄、转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