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阳脸
四大名旦四红的戏:
1红娘:即是戏名也是人物名。2《红线盗盒》3《红拂传》4:《红绡》
戏名:《红鬃烈马》《红色娘子军》《红梅阁》《红桃山》《红逼宫》
《锁麟囊》:从麟囊到薛小姐出嫁到最后团圆,都是红红火火。
《玉堂春》:罪衣,红色。《红灯记》:李铁梅穿红,戏名有红。
《走麦城》:红脸的关公,红生行当红豆馆主、李佩红:艺人。红罗伞:《长坂坡》里曹操使用。山桃红:曲牌名撒红票:旧时戏班或演员自行推销的戏票。红缨枪:把子。《金山寺》里白素贞用过。
红氍毺:红色台毯,代指舞台。
02
剧目:《红娘》,《红灯记》,《海棠红》(评剧),《红楼梦》,《红丝错》(越剧),红鸾禧(《金玉奴》),《红鬃烈马》(京剧)。唱词:“你红袖可添香”(越剧《三笑》),“红梅花儿开”(京剧《江姐》)。
人物:六岁红(评剧演员),红线女(粤剧演员),李佩红(京剧演员)。
颜色:“满堂红”(京剧《玉堂春·三堂会审》的一种演法)。
03
《牡丹亭·游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西厢记》里的红娘昆曲《红楼梦》《红梨记》《西厢记·拷红》京剧《红楼二尤》《红灯记》《红鬃烈马》
昆曲曲牌
4
京剧《锁麟囊》“耳听得悲声惨心中如捣”评剧《花为媒》“这才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豫剧《抬花轿》“府门外三声炮花轿起动”
都是出嫁的喜悦之事,都穿红衣,事事不同……
05
我曾于年4月、11月,分别在北京繁星戏剧村和天津大剧院多功能厅,观看了由谭正岩、吴昊颐和窦晓璇主演的小剧场京剧《碾玉观音》。
一见钟情,两小无猜,三度重逢,轮回续梦。与君结发,愿化青丝,剪而复生,苍而不朽。演员为观众精彩地演绎出了催人泪下的剧情,肝肠寸断的表演,唏嘘不已的感叹和人鬼相恋的传奇。整场戏主人公的服装都是以白和淡绿为主色的,唯有最后璩秀秀和崔宁喜结连理,所着大红戏装的出现,才没能使观众带着伤感和失落离开剧场。大红色的出现,不仅满足了国人“大团圆”的审美心理需求,同时也为整出戏添上了富有色彩的一笔,让人至今难以忘怀。
(图片来于网络,出处见水印,侵删)
06
京剧《柳迎春》红梅绽放幽香正逢小春,添兽炭畏严寒紧掩朱门。
昆曲《牡丹亭》这一霎,天留人便,草籍花眠。则把云鬓点,红松翠偏。昆曲《桃花扇》今宵灯影纱红透,见惯司空也应羞。
还有昆曲《红梨记》
07
美:红红火火的舞美在结婚的场次出现。
剧目:《红箱缘》、《红军啊姆》、《红色娘子军》等等。
08
剧目当然是《红鬃烈马》啦,记得在《杨门女将》里穆桂英有一句唱词是“红烛高烧映寿幛”
09
京剧《马前泼水》朱买臣“你看我身穿着大红;腰横着玉带;足蹬着朝靴;头戴着乌纱,颤颤巍巍两朵芙蓉花。”
10
我家就在红楼上,还望君子早降光。
《锁麟囊》
线儿长长针儿迷,含着眼泪绣红旗。
11
京剧《红娘》《红鬃烈马》《红拂传》《红线盗盒》《红灯记》,越剧《红楼梦》,黄梅戏《红罗帕》《红丝错》。
12
《女驸马》中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新鲜
13
《刑场上的婚礼》洞房
14
《红灯记》豫剧《拷红》越调《火焚绣楼》(红日儿出东方)
15
LuLu
《红娘》、《凤还巢》中的『洞房』、《锁麟囊》中『春秋亭』、《玉堂春》里苏三的行头、《野猪林》中『别妻』一折林冲的行头。
16
红岩上红梅开,这是学的第一段程派戏
17
京剧《卖水》:脸上擦的是什么花粉,口点的胭脂什么花红……脸上擦的桃花粉,口点的胭脂杏花红。
18
《红鬃烈马》《红梅阁》《红娘》《大红袍》……不计其数。
19
曲牌名-
20
《玉堂春》三堂会审,有个满堂红的穿法,蓝袍也穿红
转载自:中华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