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古村寨纪游》连载之三十七:
鹤舞群峰——鹤峰县
鹤峰古称容米,也叫雍尼、容美,传说中是一位绝代仙姝的名字;后来,有白鹤从一眼井中腾飞,负载这位姑娘为山地播下缤纷落英。
落英化作万亩桃林,于是,烟雨溇水就成了诗人笔下的桃源洞府;四百多年前,即有土生土长的家族诗派在这里代复一代嬗延传承。
民歌、围鼓、傩戏、柳子戏……尽情展露山地民族文学与艺术的长盛不衰;茶叶、药化、磷矿、葛仙米……和谐交响现代农业、工业与科技的完美结晶。
一曲《柑子树》,相恋的干姊干妹们堂堂正正踏上新世纪的红地毯;董家河画舫,走马坪银杏,与八峰耸翠、毛竹天枢一并勾勒古桃源的圣境。
鹤峰县:古称拓溪、容美,又称容阳。南北朝称溇中蛮。元、明至清初均为容美土司辖地。清雍正十三年(年)改土归流后始名鹤峰,置直隶州,后属宜昌府。光绪三十年(年)升直隶厅,隶属施鹤道。年从宜昌行政督察区划入恩施行政督察区。年后,属湖北省恩施专员公署,年属恩施地区。年4月成立土家族自治县,年恢复鹤峰县,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辖。
诗画屏山行
初春四月,阳光正好。自鹤峰县城所在地容美镇往东,沿平整的柏油路蜿蜒前行,一路紫薇红,菜花黄,新绿遍野。沿途农舍精致,或独立成院,或比邻而立,散缀山林田间。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岚,近处百亩蔬菜水果大棚安静地倚在碧绿的溇水河旁,悄然露出丰腴的模样。路随山转,水伴车行。渐渐地,当溇水变成一条绿带迤逦在山脚时,眼前便出现一座上书“土司爵府”的石制门楼,这就是屏山村了。
“悬浮船”。
我曾看过屏山的地图,南北长,东西窄,南低北高,海拔渐次抬升,依地势被分别唤为下屏山、中屏山、上屏山。从空中俯视,林木葱茏、四面绝壁的屏山,宛如一艘巨船,“停泊”在溇水大峡谷与黑龙渊峡谷之间。
屏山,曾是容美土司爵府所在地,第十四代容美司主田楚产始建行署于此,后连续七任土司王于此经营,直至清雍正年间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随着最后一代土司王田旻如自毁爵府,自缢于万全洞内,绵延年的容美土司制从此终结,成为历史。
过爵府门楼,前行几百米,一座石拱公路桥飞架黑龙渊峡谷两岸绝壁,唤为铁锁桥,因初时只有两根粗铁链凌空飞架作为土司爵府与外界的唯一通道而得名。明万历年间,土王田楚产在此主持修建了一座木制风雨廊桥取代铁链,清朝时期虽维修多次,但木桥不经风雨,逐渐腐坏,上世纪六十年代,政府拆除危桥,修建公路桥,现在依旧是屏山村民进出的唯一通道。站在桥上俯望,百米峭壁峡谷,一弯幽碧清水,几条木船停泊,恍若时光静止,亘古千年。同行的朋友告诉我,网红照片屏山“悬浮船”就摄于谷底。
俯瞰屏山峡谷。
过铁锁桥百米远的杜宇楼,下石梯,穿“傩愿洞”隧道达谷底,坐称为“豌豆角”的木船溯水而上,桨声欸乃,碧波荡漾。抬头仰望,铁锁桥高悬拱如弯月,峡谷幽深,水清见底,大自然鬼斧神工,最窄处不过五米开外,仅容一艘“豌豆角”可通过。舟行十余分钟,在桃花坞弃船上岸,沿栈道徒步,峡谷风光一览无余。朋友说,此处作为屏山的核心旅游景点,一家旅游开发公司正在全力打造,配套设施日臻完善。说说笑笑中,从谷底慢慢沿石梯步爬升,近一个小时的登山未感疲惫。山顶返回柏油路时,朋友告诉我,从这里往前走约十几分钟,就是土司爵府遗址。
医院的烈士纪念碑。
土司爵府建在下屏山与中屏山之间,当年盛况早已无处可寻,只有一幢幢木板黑瓦翘角的土家民居掩映在茂林修竹中。在相邻的几处农家院子里,有石磉墩、石鼓、石槽、麻石长条散落。据考证,这些形制较大的物件就是当年爵府的建筑配件,可以想象,“自汉历唐,世守容阳”的土司爵府当年应是楼宇恢宏,气势磅礴的,雄踞在这海拔近千米的山中平地之上。这里曾经也热闹繁忙,爵府差役市井山民进进出出,在十里长街买卖顺易;府中大戏楼“恒演不衰”孔尚任的《桃花扇》;南明王朝宰相文安之视此处为“桃源圣地”,在此隐居数年;清代文人顾彩在这里与田氏土司唱和应答,旅居山中数月,改编排演《南桃花扇》,留下著作《容美纪游》;而土司王田舜年在他的小昆仑九峰读书台上读经博史,历经数年收集整理九位田氏诗人的诗集,收录编纂为《田氏一家言》;土司王还在山中设学堂,送子女到枝江学习汉文化,土汉民族交融源远流长……
爵府遗存。
漫步在这块浸润着土司文化的土地上,到处都感受到历史的印迹——多年前田舜年亲笔书写、镌刻在戏楼两块巨石上象征民族交往团结的“山高水长”四个大字清晰可见;小昆仑上藏书楼虽已湮没,但草木葳蕤,依旧是“春色伴清幽”,峭立群峰;土牢、点将石、烽火台、向文宪将军墓散落在耕地林间,无声诉说当年容美土司经济文化的繁盛、制度的严苛,还有战争带来的纷扰。白云苍狗,岁月不老。
屏山百米峭壁谷底,一湾幽碧河水,几条木船停泊。
继续乘车前行几公里,到达中屏山,屏山村委会设在此处。这是山中一片较大的平地,村民多聚居在此。屏山村现有10个村民小组,户人家,全居于下、中屏山,平日多种植烟叶、饲养猪羊,也有外出务工者,随着屏山旅游逐渐兴起,不少农户办起了农家乐和民宿。山中植被丰厚,空气清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山民淳朴热情,每到夏秋季游人如织。这里曾建有湘鄂边苏区规医院,上世纪三十年代,在鹤峰开辟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贺龙元帅相中这里的僻静与隐敝,为处在烽火硝烟年代的人们暂时置放了一张张病床,直到红军撤离鹤峰。听朋友的介绍,站在医院的旧址上,看着眼前整齐的田垄,盛放的桃花,水泥小洋房,脑中浮现出穿着白大褂跑进跑出的医生护士、担架上的战士和院子里晾晒的绷带……和平,从来都不会唾手所得。
万全洞。
走走停停中,4个多小时过去,屏山之行也接近尾声。当我们在田家大院端起酒杯,在朋友即兴编唱的悠扬山歌里,我思绪飞扬。半日时光,在这屏山之上,我仿佛穿越了百年,看时光镌刻了历史,惊艳着当下……
(文/严芳图/胡美华)
小贴士:屏山村离鹤峰县城10公里,有乡村交通车直达。自驾从鹤峰县城向东往九峰桥方向,全柏油路。黑龙渊峡谷旅游区正在开发中。据建设方宝通旅游开发公司负责人介绍,今年“五一”试营业,实行游客限数制度,以保护峡谷水体。土司爵府遗址遗存较多,村民多能介绍一二。屏山村开有多家“农家乐”和民宿,蔬菜、腊肉均是村民自种自养,按菜品人均40元至60元不等,供自由选择。农家乐及民宿环境整洁有序,主人热情周到,茶水、棋牌娱乐一应俱全。
(图文来源:《恩施古村寨纪游》一书,武汉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