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经典名句的出处,原来都在这里后知后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说起或听到那么一两句经典古诗词,却不知其所来由。

今日,小月搜集了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引用到的诗词名句,一起来读一读它的全篇诗文,并了解其诗句所包含的真实涵义吧!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诗人读书读得入神,每天都过得紧张而充实,全然忘记了时间,直到春天快过完了,才在不经意中发现。这一发现令诗人甚感意外,他觉得时光过得太快了,好像还有许多知识要学,时间总不够用似的。

因此,“一寸光阴一寸金”是诗人给我们留下的不朽格言,千百年来一直勉励着我们。我们应该更加珍惜时间,注重知识积累,不断地充实和丰富自己!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天若有情天亦老”是李贺的名句,其句妙就妙在运用反衬的手法,以无情的天公也会伤情变老,反衬出有情的人心中将会泛起多大的波澜。

如果天公有感情的话,也将因这兴亡盛衰的变化而伤感衰老。这是诗人对古今兴亡变化的感叹,也折射出他离京去国时的悲愤不甘!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宋·苏轼《和董传留别》

事实证明,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与素质是绝不相同的。

读书的作用不仅在于占有知识,还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尤其是常读书,日积月累,就会使人逐渐脱离低级趣味,养成高雅、脱俗的气质。所以,“腹有诗书气自华”,它强调的就是:华美的气质是饱读诗书的必然结果!

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清·慈禧《祝父母诗》

“可怜天下父母心”一句,可以说当人们看到父母为孩子殚精竭虑的时候,经常发出的感慨,殊不知,这首诗居然是慈禧所写!

为人父母,再坚强的外壳下,还是藏着一颗柔弱的心,而这颗柔弱的心,正是时刻温暖着子女的保护伞。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有缘千里来相会,三笑徒然当一痴。——清·黄增《集杭州俗语诗》

西施,是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貌若天仙,增半分嫌腴,减半分则瘦。而在情人眼中,另一半又何尝不是“西施”呢!在他们看来,另一半就是集天下所有美好的所在,用任何佳词形容都不为过!

玉树歌残迹已陈,南朝宫殿柳条新。福王少小风流惯,不爱江山爱美人。——清·陈于王《题桃花扇传奇》

南明福王从小就风流惯了,不爱惜江山社稷,只爱怀中美人。

我们在说“不爱江山爱美人”时,常常会带着几丝讥嘲。因为大部分人认为,拥有江山,就拥有了一切。可是很多时候,人心难测,尤其是美人之心。美人之慕,在爱恋她的人看来,绝不只单单一座江山便能换得,所以有的人甘心为了美人青垂,而放弃整个江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