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声音境界 还原诵读本质
年,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德召开的世界盲人联盟成立大会上,确定每年的10月15日为“国际盲人节(WhiteCaneSafetyDay)”。今天,我们一起聆听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刚开始的海伦对于生活是失望的,用消极的思想去面对生活,情绪非常的暴躁,常常发脾气,扔东西。她感觉现实生活中没有爱等等,她是多么希望能重新得到光明。
在她父母的寻求下,帮海伦找到了一位老师——莎莉文老师,这位老师成为了海伦新生活的引导者,使海伦对生活重新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激情。在莎莉文老师耐心的指导下,海伦学会了阅读,认识了许多的字,也让她知道了爱,感受到了身边无处不在的爱。随着时间的推移,海伦在老师和亲人的陪同下,体会到了许多不同的事物,比如:过圣诞节、拥抱海洋、体会秋季和冬天等等。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在海伦的求学生涯中,海伦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但同时她也结识了许多的朋友等等。
海伦在学习中,由于她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她学会了说话,写作。虽然在这过程中海伦遇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情,但她并没有放弃。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成功实现了她的大学梦想,进入了哈佛大学。在她的大学生活中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在繁重的功课中她非常的吃力,在老师的帮助以及她自己的努力下,最终她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还掌握了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和希腊语五种语言。
但大学毕业后她却遇到了悲伤的事,比如:慈母的去世。海伦后来还介绍了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伟人,比如:爱迪生、马克·吐温等等。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
这本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就是这位美国著名聋盲女作家的代表作。该书以自传体散文的形式,真实记录了这位聋盲女性丰富、生动而伟大的一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作者|海伦·凯勒朗诵|姚锡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作者:海伦·凯勒
朋友,如果我有三天能用眼睛看见东西的话,我最喜欢看到什么呢?我希望您也想一想这个问题。
假如你只有三天能够看见东西的话,你将怎样使用自己的眼睛?
假如你知道,当第三天的黑夜来临以后,太阳就永远不会在你面前升起,你将怎样度过这短暂插入的宝贵的的三天时光?你最高兴看到是什么东西呢?
虽然,我最喜欢看到是,在我的那些黑暗的年代里,对我变得最亲切的东西,我常常在我的内心呼唤着:让我看看这一切吧!这样,我就能把对他们的记忆,带到黑夜里去。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要看到那些好心的、温和的、友好的、使我的生活变得有价值的人们。首先,我想长时间地凝视着我亲爱的教师麦西夫人的脸,当我还在孩童时,她就来到我家,是她给我打开了外部世界。我要从她的眼睛里看出那使她能坚定地面对困难的坚强毅力和她那经常向我显示出的对于人类的同情心
我要将我的所有亲爱的朋友们都叫来,好好端详他们的面孔,将体现他们内在美的外貌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我还要看一个婴儿的面孔,这样我就能看到一种有生气的、天真无邪的美,它是一种没有经历过生活斗争的美。
我还要看看我那群忠诚的、令人信赖的狗的眼睛——它们的热情、温柔而淘气的友谊使我感到温暖。
我要用虔敬的目光凝视我所读过的那些凸字书,不过这眼光将更加急于看到那些供有视力的人读的印刷书。因为在我生活的漫长黑夜里,我读过的书以及别人读给我听的书,已经变成一座伟大光明的灯塔,向我揭示出人类生活和人类精神的最深泉源。
下午,我将在森林里作一次长时间的漫步,让自己的眼睛陶醉在自然界的美色里。
当夜幕降临,我能看到人造光明,而体验到双重的喜悦。这是人类的天才在大自然规定为黑夜的时候,为扩大自己的视力而发明创造的。
第二天,我将伴着曙色起床,我要把这一天用来对整个世界,从古到今,作匆匆的一瞥。我想看看人类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看看历代的兴衰和沧桑之变。
当然,这只能参观博物馆了。我经常到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去,无数次地用手抚摸过那里展出的物品,我多么渴望能用自己的眼睛看一看这经过缩写的地球的历史啊,那里实在是一个使用眼睛的地方。你们有视力的人可以在那里度过无数个大有所获的日子,而我,在想象中能看东西的短短的三天里,对此只能作匆匆的一瞥就得离去。
我的下一站将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正像自然历史博物馆揭示了世界的物质方面那样,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将展现出人类精神的无数个侧面。在它的巨型大厅里,当我们观看埃及、希腊、罗马的艺术时就看到了这些国家的精神面貌。通过我的双手,在那些栩栩如生的大理石雕像上停留过,他们都是我指尖上的朋友,我能理解这些用手触摸过的艺术品的意义,然而那些只能看不能摸的东西,我就只好猜测那一直躲避着我的美。现在我能用自己眼睛来看他们了!整个宏伟的绘画世界将向我敞开,我要设法通过艺术来探索人类的灵魂。
我将在戏院或电影院度过这能看见东西的第二天的夜晚。我多么希望用自己的眼睛看一看哈姆莱特那迷人的形象,我多么想模仿优雅的哈姆莱特的每一个动作。哦!我想看的戏实在太多了。这个晚上,戏剧文学中的许多高大形象将争先恐后地出现在我的眼前。
你们有视力的人,想看什么都行啊。不过我怀疑,你们当中究竟有多少人,当全神贯注的在看一部戏一部电影或者别的景象的时候,会意识到或者感受并且感激到视力所产生的奇迹呢?
第三天,也是我想象中能看见东西的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我没有时间去悔恨或渴望,要看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今天我要在现实世界里,在从事日常生活的人们中间度过平凡的一天。于是纽约成了我选择的目标。
我匆匆忙忙登上那些大型建筑之一帝国大厦的顶层,不久之前我在这里通过秘书的眼睛“看到”了脚下的城市。我急于要把想象力和真实感作一次比较。我相信在我面前展开的这幅画卷一定不会使我感到失望,因为对我来说它将是另一个世界的景象啊。
现在我开始周游这个城市。我站在热闹的一角,仅仅看看来往的人群,看到微笑,我感到欣慰;看到果断,我感到骄傲;看到疾苦,我产生怜悯。
我要到花园大街去,到贫民区去,到工厂去,到孩子们玩耍的公园去。我的心充满了对人和物的憧憬,我的目光决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事物,我确信,我一定会成为橱窗前的常客,看着那五光十色多姿多彩的陈列品,一定会感到赏心悦目啊!!
我怕在这最后一天夜晚,我还会再次跑到剧院去看一出狂喜的滑稽戏,以便能欣赏人类精神世界里喜剧的泛音。
到午夜,我从盲人痛苦中得到的暂时解脱就要结束了,永久的黑夜将重新笼罩我周围。只有当黑暗重新降临时,我才会感到我没有看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不过我脑海里将塞满了那美妙的回忆,以至根本没时间去懊悔。
朋友,如果有朝一日,你也会变成了一个盲人,如果你真的面临那样的厄运,那么你的眼睛将会尽量投向以前从未曾见过的事物,为即将来临的漫长黑夜储存记忆。你所看到的每一件东西,对你都是那么珍贵、那么亲切,你的目光将饱览那出现在你视线之内的每一件物品。最后,你将真正看到,一个美的世界在你面前展开。朋友,让你充分利用每一个感官,通过自然给予你的几种接触手段,为世界向你显示的所有愉快而美好的细节而自豪吧!
不过,在所有感官中,我相信,视力是最令人赏心悦目的。
姚锡娟朗诵《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3:55来自声境界海伦·凯勒(HelenKeller,年6月27日—年6月1日),美国现代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年6月27日,在亚拉巴马州塔斯喀姆比亚市常春藤巷出生。年2月,因突发疾病丧失了视觉和听觉,病因不明。年3月3日,开始学习美式手语。年5月,受到格罗弗·克利夫兰总统的接见。年10月,开始就读于赖特—赫马森聋人学校。年10月,被剑桥女子学校录取,为就读哈佛大学女子学院做准备。年3月,创作自传《我的一生》。
年,发表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年7月,出版文集《我感知的神奇世界》。年春,加入马萨诸塞州社会党。年1月,出版文集《走出黑暗》。年10月,出版自传《我的信仰》。年春,自传《中流》出版。年12月,入选美国盲人基金会理事会。年春,出版自传《海伦·凯勒日记》。年12月,出版传记《我的老师》。年9月,获得总统自由勋章。年6月1日,在睡梦中去世。
作者:海伦·凯勒(美国现代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朗读:姚锡娟
著名戏剧家、电视艺术家。女,安徽歙县人,年8月生于上海。年毕于上海电影专科学校表演系,至广州市羊城话剧团当演员。从艺四十余年,在《第十二夜》、《家》、《三代人》、《年青的一代》、《广州惊雷》、《泪血樱花》、《游园惊梦》、《急流》、《哦,女人们……》等数十部话剧中担任主角。年涉足影视译配工作,几十年来为数十部国外影视片配音。年因译配《血疑》中大岛幸子一角荣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女配音演员奖和第三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女配音演员奖。
年首次播讲古典长篇名著《红楼梦》,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优秀文艺节目奖。此后还录制了《红楼梦精选》、《屈原》、《桃花扇》、《项链》、《白雪公主》和《杨开慧》等许多广播剧。
年年分别以《急流》、《哦,女人们……》中扮演的女主角获广东省艺术节的表演一等奖和广州市建国四十周年文艺创评活动的优秀表演奖。
年荣获中国话剧研究会颁发的“金狮奖”。年作为中国戏剧代表团的成员访问日本。年以中国广东戏剧代表团付团长的身份赴美国参加“奥尼尔在世界舞台上”的活动并出演奥尼尔名剧《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的女主角玛丽,年荣获广东戏剧家协会颁发的首届广东戏剧家突出贡献奖。
继年在广州举行“姚锡娟艺术语言欣赏会”之后,年推出十张系列CD《回眸一笑》,汇集其语言艺术精华。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曾任广东话剧院艺术指导,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广东省文联副主席等职。广东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