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号至8号,暂时抛开城市的喧嚣与繁华的同学们,回归到了最纯真与质朴的田园生活中,钱塘实验小学六年级全体同学来到了洞桥营地,开展了两天一夜的学农活动。白天沐风栉雨,在田间地头努力耕种;夜晚篝火联欢,在星辰夜空下载歌载舞。
一、开营仪式
来到营地,第一印象就是这里的空气多么清新,航母楼多么威武,训练营的飞碟造型多么奇特!同学们心情格外“晴朗”。
随着“自学、自理、自护、自律、自强!”的响亮欢呼声,开营仪式拉开了序幕。
二、农事初体验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7号下午同学们在教官带领下初下农田,学习除杂草、挖番薯、种油菜苗,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及兹春未深,数亩犹足佃”。在这块土地上,看着绿油油的幼苗随风舞动,仿佛看见了农民伯伯在田间,辛勤劳作的模样:他们用自己的汗水滋养每一亩稻田,灌溉每一株幼苗。同学们更深刻地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意。
三、农活大比拼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第二天一早,同学们以小队形式在当地农户、教官和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各家各院。摘菜、洗菜、农家饭的制作、农具的使用、农家小吃制作,同学们一一体验学习,整个过程不亦乐乎。
最有意思的是什么呢?每个六年级同学心里都有自己难忘的一幕。
看,周景萱小队的同学们在农户徐奶奶带领下,拔花生,拍豆子,体验了小小农民的快乐。回到屋内,同学们便开始了“厨艺大赛”。在徐奶奶的悉心指导下,大家不顾脸上密密麻麻的汗珠,也不顾自己酸痛不已的手臂,更不顾被浓烟熏的黑乎乎的脸,用惊人的毅力坚持着。手下切菜的“嚓嚓”声,翻菜的“嘶嘶”声更是一下子也没有停过。
终于,在一个小时的努力下,同学们终于吃上了由自己的努力做成的第一顿饭。
再看,王旭涛同学小队——
队员们各个抡起袖子,生火的生火,洗番薯的洗番薯,不一会番薯就上锅烤了。三五个男孩挤坐在灶台后,目不转睛地盯着火堆,时不时地给加点柴火。几个心急火燎的同学则搓着双手每过一会儿就转过来问问番薯的情况。奶奶微笑着说,烤番薯才没这么快呢!大概过了半小时,番薯熟咯!十多号人顿时一窝蜂似的围住灶台,小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躺在锅中的美味。烤熟的番薯颜色变深了,有的裂开了一条缝,露出金灿灿的薯肉。一位心急的同学忍不住咬了一口,那软糯糯的薯肉香甜润滑,入口即化,口齿流香。
还有厉害的种菜小分队,一听名字,你就知道同学们下地体验了种油菜。手拿小锄头,哼着快乐的歌曲,队员们各个精神振奋,因为马上可以属于自己的第一颗菜啦!瞧,绿油油的小菜苗在同学们井然有序地“安排”下,稳稳扎根在土地妈妈的怀里。看着一片绿油油的成果,心里别提有多美了。
四、篝火晚会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第二天的晚上,我们迎来了此次学农活动的“重头戏”——篝火晚会。
有的同学吹起了悠扬的葫芦丝;有的同学带来了令人捧腹的相声;还有的放起了动感的音乐,跳起了青春洋溢,活力十足的爵士舞。伴着星光,迎着篝火,教官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意气风发地为我们带来一套行云流水的武术拳表演。画风一变,平时严肃的教官们开始扭着腰,踮着脚尖,翘着兰花指,排成一排,在舞台上秀起了优美的舞姿。台下一片哄笑,同学们的尖叫声此起彼伏。
接下来,全体六年级同学、老师和教官们一起跳起了集体舞,将篝火晚会推向高潮。
结束语:
学农,是学习自给自足,自力更生的能力。学习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在生活中独当一面。学农的时光有限,但学农的精神无穷。希望同学们让学农成为一笔永远的精神财富,无论是学习或生活,都应在适当的季节,适宜的土地播撒适合的种子,努力劳作,当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