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秦淮名妓李香君如愿嫁给心上人侯方域。谁料洞房之夜,李香君却突然怒火大发,她脱下婚服发簪狠狠地摔在地上,指着新郎大骂:“拿着这些东西滚回去!”
李香君乃是秦淮八艳之首,虽是烟花女子,但出身官宦人家。她原本姓吴,父亲曾是一名武官。但她3岁那年,父亲身为东林党被魏忠贤残害,家道中落的李香君只得流落街头。
8岁那年,李香君正在秦淮河边乞讨,遇到了一位名叫李贞丽的中年妇女。李贞丽是一名歌妓,她看李香君伶俐可人,便带回去收做养女。李香君也就随了养母的姓,有了后来的名字。
此后,李贞丽将自己的一身本事倾囊相授,李香君聪慧过人学得很快,李贞丽只好想办法再请其他人来教。
当时有名的江南贡院,也就是科举乡试的地方,也在秦淮河畔,多的是文人雅士。李贞丽便想尽办法把这些人拉到自己那里,只要这些人能对李香君指点一二,她宁愿分文不取。
在养母的无私教导下,李香君的琴棋书画都取得了很高的造诣,再加上天姿国色的美貌,她的名气逐渐攀升,有人想见她一面可能要花费上百两银子。
16岁那年,李香君和一个名叫侯方域的青年才俊一见钟情。侯方域是明末四公子之一,也是户部尚书侯恂之子,他曾扬言:“我非李香君不娶。”
两人相恋4年后,终于决定修成正果。但是他们家世相差悬殊,肯定无法明媒正娶。当时有个习俗,叫做“梳拢”:如果有客人看上歌妓,只要给妓院一笔厚重的礼金,举办一场隆重的仪式,并邀请一些好友名士来做见证,以后这名歌妓就只为这一人服务。
侯方域倒也不含糊,礼金说给就给,还请了不少名流参加梳拢仪式,好不热闹。
可没想到,白天还喜气洋洋,晚上入洞房的时候,李香君却突然闹起脾气,要将新郎赶出去。
原来侯家因为属于东林党,受阉党所害,早就败落,侯方域根本就没钱做梳拢,还是他的好友杨龙友给他的钱。但这笔钱其实也不是杨龙友的,而是一个叫阮大铖的人借给他的。
阮大铖也是个才子,但人品下作,为了抱魏忠贤的大腿,不惜自降身份给人家做干儿子,还到处帮干爹拉拢人才。而他之所以愿意出这笔钱,就是为了拉拢侯方域。
洞房那晚,侯方域才把这笔钱的来历告诉了李香君,李香君可是跟阉党有着杀父之仇,自己的心上人却企图和这些人同流合污。她一怒之下将阮大铖出钱的东西全部卸了下来,之后变卖首饰四处借钱,终于凑够钱如数还了回去,还对阮大铖臭骂一顿,并告诫侯方域和此人断绝来往。
阮大铖丢了好大的面子,于是想尽办法报复。他先是捏造罪名陷害侯方域,使得侯方域无奈远走他乡,之后他又逼着李香君嫁给一个叫田仰的巡抚做妾。
谁料李香君宁死不从,竟在迎亲当天企图跳河,被人拦下后,又转身“嘭”地一声撞向门柱,血溅当场,在一把扇子上留下了几处红色的血斑,而这把扇子正是侯方域送她的定情信物。
田仰看李香君闹成这样,也不想强人所难,只好作罢。杨龙友看到此事也十分感动,将扇子上的血迹点缀成桃花,这才有了后来的戏曲《桃花扇》。
即使这样,阮大铖还是没有放过李香君,等李香君身体好些后,阮大铖又把她送到南明后宫做歌妓。没想到李香君依然没有屈服,她竟趁着献曲的机会,当着南明皇和众大臣的面,把痛骂奸臣的话写进唱词里,场面十分尴尬。
一介烟花女流之辈,面对权势依然能坚贞不屈,这令众多名流雅士倾佩不已,更感到汗颜。相比之下,她的情郎侯方域实在是没骨气。
年,清军攻破南京城,南明就此灭亡。李香君趁乱逃出皇宫,打算去找心心念念的心上人,可是途中她听说了一个消息,立马止住了脚步:
原本曾声明与清军势不两立的侯方域,却在回到北方老家不久后,参加了清朝的科举考试,从此叛变。
这让气节高尚的李香君如何能接受得了。
《桃花扇》中的结局是两人终成眷属,但事实并非如此。关于李香君的结局,民间流传三种说法:两人双双出家;李香君流落异乡寂寥而死;李香君独自在栖霞山下的道观出家。说到底,就是不知所终。
或许不知所踪才是最好的结局,她的故事也就能随着她所忠于的大明王朝一起结束。
故事虽然结束了,但是李香君的气节却令世人难忘。
明末清初时,有一位袁道台听说了李香君的传奇故事,没想到这位地位低下的烟花女子,在国家灭亡之际,依然能坚守气节,用生命捍卫尊严。他十分感动,于是将李香君的故居媚香楼作为自己的府第,这才使得媚香楼成为秦淮河畔仅存的遗迹,保存至今。
谁说商女不知亡国恨,曲中自有男子都无法相比的节操。